凌晨四点,SNLA司令部作战室内灯火通明。陆小龙和林参谋站在巨大的战术地图前,最后一次核对他们的分析报告。桌上散落着卫星照片的放大打印件、信号拦截记录和地形分析图,每一份材料都被仔细标注和交叉引用。
准备好了吗?林参谋低声问道,他的眼睛因熬夜而布满血丝,但目光锐利如鹰。
陆小龙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手中那份不到五页的报告,凝聚了他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成果,可能决定着数百甚至数千士兵的生死。
作战室的门被推开,值班军官示意他们可以进入简报室。波岩司令已经到场,与他同来的还有几位高级参谋和前线指挥官代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怀疑的气氛。
陆小龙跟随林参谋走进简报室,立刻感受到数道审视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质疑,更有明显的不屑。他注意到梭温的父亲——后勤部长梭吞将军也在场,正与一位前线指挥官低声交谈。
开始吧。波岩司令坐在会议桌首端,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参谋首先发言,简要介绍了情况背景和情报来源。然后他向陆小龙点头示意。
陆小龙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他强迫自己忽略那些怀疑的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析上。
根据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多源情报分析,陆小龙开始陈述,声音出奇地冷静,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吴登部队正在准备一次大规模远程偷袭,目标极可能是我军位于桑卡河谷的后勤中心。
他调出第一张卫星照片:这是二十四小时前拍摄的,显示在吴登控制区深处的这片林间空地。注意这些阴影模式——过于规则,不符合自然地形特征。经过增强处理,可以辨认出这是伪装网下覆盖的车辆轮廓。
会议室里有人发出不以为然的轻哼。一位满脸疤痕的前线指挥官——貌丁将军粗声说:就凭几张模糊的照片?我在那里打过仗,那地方根本不适合大部队行动!
陆小龙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调出第二组图像:这是红外热成像。注意这些异常热源,分布模式与车辆发动机运行高度吻合。热信号强度表明这不是普通运输车,而是装甲运兵车和可能的自行火炮。
他切换到信号情报分析:同时,我们监测到该区域无线电活动急剧增加,使用加密级别远高于往常。通信模式分析显示,这是部队集结协调的典型特征。
梭吞将军慢悠悠地开口:年轻人,丛林里热源很多,可能是村民生火,也可能是动物群。无线电活动增加也许只是他们日常调度。你的推断太过跳跃了。
陆小龙感到一阵烦躁,但保持镇定:将军,我考虑了这些可能性。但热源模式与村庄位置不匹配,且信号特征与民用频率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
他调出最后一张图:这是地形分析叠加最新气象数据。通常认为难以通行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因近期干旱和一次小规模地震,形成了一条此前未知的可通行通道,正好指向桑卡河谷方向。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波岩司令向前倾身:这条通道能通行什么规模的部队?
根据地形和卫星显示的车辆规模,估计至少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包括轻型装甲单位。陆小龙回答,足够对桑卡河谷造成严重威胁。
貌丁将军嗤笑一声:桑卡河谷有我们两个连的守军,地形易守难攻。就算真有部队过来,也是送死!何必大惊小怪?
林参谋接过话头:问题在于,桑卡河谷不仅存放着我们前线部队百分之四十的补给,还是医疗后送中心。如果失守,不仅会导致前线补给中断,还会造成大量伤员无法后送。
所以你的建议是什么?波岩司令直接问道。
陆小龙深吸一口气:立即加强桑卡河谷防御,增派至少一个营的兵力,特别是反装甲武器。同时派出侦察队沿可疑路线核实情况,并准备炮兵支援。
会议室顿时炸开了锅。
荒谬!梭吞将军第一个反对,从前线抽调一个营?现在正面压力这么大,抽调兵力可能导致防线崩溃!
貌丁将军附和:我的部队已经 stretched thin(捉襟见肘),再抽人走,吴登主力压上来怎么办?就凭这个...这个学员的猜测?
另一个前线指挥官补充:桑卡河谷地形险要,两个连足够防守。我认为这是过度反应,会被吴登牵着鼻子走!
陆小龙感到 frustration(挫折感)上升:这不是猜测,而是基于多重证据的分析。如果吴登真的从这条路线偷袭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梭吞冷笑:如果?就凭你的,我们要重新部署整个防线?你知道调动部队需要多少资源吗?后勤压力有多大吗?
会议室里分成两派激烈争论起来。前线指挥官们普遍反对抽调兵力,认为正面压力才是真正威胁。参谋部一些人支持陆小龙的分析,但声音被淹没在质疑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