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参谋部办公室,陆小龙正埋头整理昨夜前线传回的电文。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堆满文件资料的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带。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与前线截然不同的工作节奏——不再有枪炮声和丛林中的危机四伏,取而代之的是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键盘敲击的节奏。
“陆少尉,林参谋请你去他办公室一趟。”文职军官的声音打断了陆小龙的工作。
陆小龙抬头,迅速整理了一下军装。林参谋突然召见,让他心中泛起一丝疑虑。自从三天前他凭借前线经验发现了第7防区的潜在问题后,参谋部里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有人欣赏他的敏锐,也有人对这个“空降”的战场英雄抱有更深的戒备。
林参谋的办公室位于走廊尽头,门牌上简洁地标着“情报分析一室主任”。陆小龙敲门后听到一声沉稳的“请进”。
林国栋参谋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手中拿着一份文件。他四十岁上下,身材修长,穿着熨烫整齐的SNLA军官制服,肩上的上尉军衔徽章擦得锃亮。听到陆小龙进来的声音,他缓缓转身,金属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审视。
“报告长官,陆小龙奉命前来。”陆小龙立正敬礼。
林参谋微微点头,示意他走近。“不必拘礼,坐。”他指向办公桌前的椅子,自己则绕到桌后坐下。
陆小龙依言坐下,腰杆依然挺直。他注意到林参谋桌上摆放着几张照片——一张是林参谋与波岩司令的合影,另一张似乎是他与家人在某个城市公园的合照。照片中的林参谋穿着便服,笑容温和,与眼前这位严肃的军官判若两人。
“适应参谋部的工作了吗?”林参谋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还在努力适应,长官。”陆小龙谨慎地回答。
林参谋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些许意味不明。“从战场到办公室,确实需要调整。前线来的军官往往觉得我们这些参谋只会纸上谈兵。”
陆小龙没有接话,等待对方切入正题。
林参谋从抽屉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件,推到陆小龙面前。“这是一周内各部队传回的情报汇总,尚未整理。我需要你在今天下班前,提炼出关键信息,写一份简明的情报摘要。”
陆小龙粗略翻看了一下文件。里面是各种格式的报告、电文副本、手写笔记,甚至有些是当地山民口述记录的零散信息。内容杂乱无章,时间顺序混乱,信息源可信度参差不齐。这显然不是常规的情报整理任务,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考验。
“有问题吗?”林参谋观察着他的反应。
“没有,长官。我会按时完成。”陆小龙平静地回答。
林参谋点点头,又补充道:“提醒你,情报工作与战场杀敌不同。在这里,过度解读和遗漏关键信息同样危险。我要的是客观、准确的分析,不是臆测。”
“明白,长官。”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陆小龙深吸一口气,开始面对这场考验。他先将所有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根据信息来源和内容分类。前线侦察报告、巡逻队日志、当地线人提供的消息、无线电拦截记录...每类信息都有其价值和局限性。
随着阅读深入,陆小龙发现这些情报中隐藏着一些微妙但值得注意的线索。多个来源提到吴登部队在边境几个偏远村庄的活动增加,但描述都很模糊。一条无线电拦截记录显示吴登的某个指挥官提到了“特殊物资”,但没有具体内容。最引起他注意的是三份不同部队的报告都提到在夜间观察到异常信号弹,但颜色和位置描述不一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小龙完全沉浸在情报分析中。他凭借在前线与吴登部队交手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零散信息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规律。午后,当办公室其他参谋陆续去用餐时,他仍留在座位上,面前铺满了标注过的地图和笔记。
李中尉路过时停下脚步,瞥了一眼陆小龙的工作现场,语带讥讽:“哟,我们的战斗英雄改行当文员了?这些纸上谈兵的工作还习惯吗?”
陆小龙头也不抬:“情报工作也是战斗的一部分,中尉。”
李中尉嗤笑一声走开了。陆小龙不为所动,继续他的分析。他知道,在参谋部,实力才是最好的回应。
下午三点,陆小龙已经初步梳理出情报的主线。他判断吴登部队可能在策划一次针对SNLA后勤线的骚扰行动,但规模和时间不确定。然而,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当地山民提到有一支“装备奇特”的小队在不常活动的区域出现,描述与吴登常规部队不符。
这一细节唤起了陆小龙的记忆。在军校期间,岩坎教官曾讲过吴登有时会雇佣外国雇佣兵执行特殊任务。这些雇佣兵装备精良,战术刁钻,专门用于渗透和破坏。
陆小龙犹豫了片刻。如果他提出这种可能性,可能会被指责为过度解读。但如果不提,万一判断正确却忽略了这一线索,后果可能很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