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薄的晨雾如同鬼魅般缠绕在缅北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将一切染上一种灰蒙蒙的不真实感。陆小龙匍匐在一处长满蕨类和苔藓的石灰岩突起后方,整个人几乎与潮湿的岩石和腐殖土层融为一体。他身上的丛林迷彩服沾满了露水和泥点,冰冷的湿气透过布料渗入肌肤,但他浑然不觉。
他的全部心神,都聚焦在手中那具高倍率望远镜的目镜上,以及远处山谷底部那条蜿蜒如蛇的简易公路上。
这里已经是SNLA控制区的西北边缘,再往前,就是地图上标注的与佤邦联合军势力模糊交错的争议地带。按照司令部的情报,这片区域近期有些“异动”,需要“猎鹰”小队前来摸清虚实。然而,抵达预定侦察区域已经两天,“猎鹰”小队像梳子一样仔细梳理了这片植被茂密、地形复杂的区域,除了发现一些陈旧的走私小径和零星兽群足迹外,所谓的“异动”连影子都没见到。
这种过分的“宁静”,让陆小龙心头那股自离开军校后就一直盘旋不散的不安感,愈发浓重。他感觉自己和小队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这片广袤而寂静的山林中徒劳地兜着圈子,远离了真正可能爆发风暴的中心。
“队长,三点钟方向,河谷拐弯处,有动静。”耳机里传来岩迈压得极低的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占据了侧翼另一个制高点,视野覆盖着更广阔的区域。
陆小龙立刻微微调整望远镜的角度,镜头掠过墨绿色的林海,聚焦在岩迈所指示的位置。
起初,视野里只有被晨风吹动的树冠和一如既往的空旷土路。但几秒钟后,一队车辆如同从地底钻出般,骤然出现在镜头里!
不是常见的民用卡车或吉普,而是三辆覆盖着伪装网的轻型军用越野车,车顶架着机枪!它们没有开灯,引擎声被山谷的风声和距离所掩盖,正以相当快的速度沿着谷底公路行驶,方向却不是朝向正面战线的芒卡河谷,而是……向着东南方,SNLA控制区的腹地纵深!
陆小龙的呼吸瞬间屏住,心脏猛地一缩。
这个方向……这个编队……绝对不正常!
正面战线在西南方的芒卡河谷,所有军事调动理应围绕那里进行。这支装备精良的小型车队,为何会脱离主战线,出现在这个偏僻区域,并向看似平静的腹地移动?
“扎图,听到吗?记录!”陆小龙的声音通过喉麦传出,冷静得近乎冷酷,“时间,拂晓6点17分。坐标:7-Alpha-9至7-Bravo-3区域。发现敌军车队,数量三,型号为改装型丰田陆地巡洋舰,装备车顶机枪,无明显隶属标识。行进方向:东南偏南。速度:约每小时60公里。”
“收到,记录中。”扎图的声音从后方隐蔽的通讯点传来,伴随着轻微的键盘敲击声。他同时负责操作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和通讯中继。
车队很快消失在河谷的拐弯处,被茂密的植被吞没。
“保持监视。”陆小龙下令,目光依旧死死盯着车队消失的方向,大脑飞速运转。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这不像是一支迷路的巡逻队,更不像补给车队。它们的行动透着一股明确的目的性和……隐蔽性。选择拂晓时分,利用山谷地形规避视线,速度很快,似乎急于到达某个地点。
“岩迈,你那边还能看到吗?”
“失去目视接触。他们进入盲区了。”岩迈回复。
陆小龙缓缓缩回岩石后面,背靠着冰冷湿滑的石壁,取出防水地图铺在腿上。他的手指沿着车队行进的方向划过,指尖最终落点……虽然无法精确判断其最终目的地,但大致的轴向,隐隐指向SNLA控制区的核心区域,那里有后勤枢纽、指挥节点,以及……那座如今防御空虚的军校!
一个冰冷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窜入他的脑海: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司令部收到的关于西北方向“异动”的情报,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目的就是将“猎鹰”这支距离军校最近、反应最快的精锐侦察力量调离关键区域?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早已瞄准了毫无防备的后方?
“队长,”耳机里再次响起岩迈的声音,这一次带着明显的凝重,“雷达显示,11点方向,约五公里外,另一股小型车队信号,行进方向……大致相同。速度更快。”
还有?!
陆小龙猛地抬起头,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岩迈指示的新方向。但由于地形阻挡,无法直接目视确认。
“能识别型号吗?”陆小龙追问,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迫。
“信号微弱,分散,像是…摩托车?数量不少,至少七八个信号源,但移动轨迹很统一。”岩迈的报告基于雷达信号的解读,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经验告诉他这绝非寻常。
摩托车队?在这种地形复杂、远离主战线的区域?这更像是……特种渗透部队或快速突击队的配置!他们的机动性更强,更善于利用小路和复杂地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