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综合考核的尘埃落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轻松与欢庆。相反,一种新的、更加微妙且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如同热带雨林里潮湿闷热的瘴气,迅速弥漫了整个营地。成绩的公布,仅仅是第一幕的落幕,紧接着上演的,是更为现实、也更能决定每个人未来命运的第二幕——毕业分配。
所有通过考核、正式跻身“SNLA军官候补序列”的学员们,此刻都像等待被贴上标签、分发各处的货物,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盼、焦虑,甚至是恐惧。营地公告栏前,人头攒动,却又异常安静,每个人都屏息凝神,试图从教官们忙碌的身影和偶尔泄露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关于自己去向的蛛丝马迹。
小道消息和各类传闻早已在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分配去向,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未来:
一线作战部队:这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也是风险最高、但机会也相对较多的路径。尤其是被分配到前线精锐突击队、侦察连或主力战斗营,意味着将直接面对最残酷的战斗,死亡率惊人,但一旦存活下来并立下战功,晋升速度也最快。这是通往军功荣耀,也是直通地狱的血色捷径。
技术兵种:如通讯、工兵、炮兵观测、后勤运输等。相对安全,远离最前沿的厮杀,但对于渴望在战场上复仇或证明自己的年轻军官来说,也意味着可能被边缘化,远离权力和荣耀的核心。
司令部或后勤机关:这是少数有背景、有关系或者极少数理论成绩极其突出的学员可能去的地方。安全,舒适,接近权力中心,容易获得晋升,但缺乏实战履历,在SNLA这种崇尚战功的武装力量中,容易被一线军官看不起,视为“文职”或“关系户”。
留守训练营或地方守备部队:负责新兵训练或驻防相对安全的二线区域。最为平淡,几乎与战功无缘,晋升缓慢,被视为“养老”或“发配”的去处。
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学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换着打听来的消息,脸上写满了不安。坤赛搓着大手,既期待又害怕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分配到某个刀光血影的前线连队;梭温则更希望能进入侦察部队,发挥他的特长;昂山阴沉着脸,站在人群边缘,他虽然成绩不佳,但似乎并不太担心,眼神中甚至有一丝有恃无恐的意味,显然家族背景在此刻可能发挥作用。
而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会瞥向站在稍远处、神情相对平静的陆小龙。作为本届无可争议的状元,他的分配去向,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会去哪里?是直接被塞进某个炮灰连队当排长,还是被某个大佬看中,进入嫡系部队?他的华人身份和毫无背景的现状,是会成为阻碍,还是因其卓越的成绩而被破格重用?
各种猜测在暗流中涌动。
“我看,以小龙的成绩,进‘丛林之虎’突击队肯定没问题!那才是好汉子该去的地方!” 坤赛瓮声瓮气地说,语气中带着崇拜。
“不一定,” 梭温比较冷静,“突击队伤亡率太高了,上面舍得把这么好的苗子直接扔进绞肉机?也许会先放到主力团锻炼一下?”
“哼,华人小子,成绩好有什么用?没有靠山,能分到什么好地方?说不定就去守仓库了!” 昂山的一个跟班阴阳怪气地低声嘲讽,引来几声不怀好意的窃笑。
陆小龙听着周围的议论,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也并非全无波澜。他渴望战斗,渴望前往能最快接触敌人、积累战功的前线。他的血仇,需要敌人的鲜血来洗刷。但他也清楚,在SNLA这个派系林立的复杂体系里,个人的意愿往往微不足道,最终决定去向的,是上层势力的博弈和需求。
他不由得想起岩坎教官。这位严厉的导师,会为他争取吗?他的那份高度评价的推荐,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几名教官面色严肃地拿着厚厚的文件夹,走向公告栏。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过去。
负责分配工作的副教官长站上一个小木箱,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拿起名单,开始宣读:
“根据考核成绩、个人特长及部队需要,经军校指挥部审议并报司令部核准,本期军官候补生分配命令如下!”
“念到名字者,即刻起前往指定单位报到!不得有误!”
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伴随着不同的单位编号和驻地名称。有人欢呼雀跃(分到了心仪的精锐部队),有人面色惨白(分到了最危险的前线哨所),有人长舒一口气(分到了相对安全的技术岗位),也有人面无表情,默默接受。
坤赛被分配到了第3步兵团2营机枪连(主力团,正合他意),他兴奋地低吼一声,用力挥了挥拳头。
梭温被分配到了直属司令部的侦察支队第2小队(专业对口,精英单位),他眼中闪过亮光,用力点了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