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源井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其生机磅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难保不会引来其他窥探者。林帆伤势稍稳,便凭借《幽冥录》对黄泉境气机流转的感知,在源井秘境边缘,寻到了一处被天然阵法掩盖的废弃洞府。
洞府入口隐蔽,内里却别有洞天。虽陈设简陋,仅余石床、蒲团,但胜在安全宁静,残留的禁制依旧能隔绝内外气息。两人当即决定在此蛰伏,彻底恢复。
林帆取出得自云鹤真人、幽冥宗弟子以及之前诸多战斗收获的储物戒指,将其中堆积如山的极品灵石、疗伤圣药尽数取出。霎时间,洞府内灵气氤氲,药香扑鼻。他并未吝啬,将最适合滋养神魂的宝物递给瞳潼,自己则拿起能固本培元、修复道基的丹药,如同服食寻常饭食般吞下。
最重要的,自然是那株黄泉圣心莲。林帆并未直接炼化莲台,而是继续剥离那混沌莲蕊,每次只取一丝,配合海量资源,徐徐图之。磅礴的生机与精纯灵力在他体内化开,如同最细腻的工笔,一点点修复着轮回池畔留下的可怕创伤,那些断裂的经脉、破碎的骨骼、受损的内腑,在莲蕊造化之力的滋养下,非但恢复如初,甚至变得更加坚韧、通透。
伤势在资源堆砌和圣心莲神效下飞速好转,林帆的心却沉静下来。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开始反复咀嚼、沉淀此次黄泉境之行的种种经历。
与敖焱的龙威对抗,奈何桥的心魔考验,冥雾峡的诡谲潜行,沉魂渊底的执念厮杀,轮回池畔的惨烈血战,往生梯的神魂拷问,寂灭之森的虚无镜像……一次次游走于生死边缘,一次次于绝境中爆发,对心智、对道境的磨砺,远胜百年苦修。
他的意识沉浸在识海,观想着那幅愈发凝实的太极道图。阴阳鱼的流转不再是简单的黑白交替,而是融入了生死的轮转,寂灭与新生的循环,空间的折叠与稳固。判官笔残片悬浮在侧,散发着生死道韵;《幽冥录》投影静静展开,阐述着轮回至理。这一切,都如水银泻地般,融入他对太极之道的理解中。
太极领域在他周身自然显现,范围并未扩大,反而更加凝练。领域之内,阴阳二气流转不息,时而演化生机勃勃的微缩世界,时而归于万物终结的绝对死寂,时而空间扭曲折叠,时而时间流速似乎都产生微妙变化。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微境界,心念一动,领域之力可如臂指使,分化万千。
他的修为,早已达到化神期的理论极限,进无可进。丹田气海浩瀚如星云,神识凝练如实质。那层通往炼虚之境的无形壁垒,已然清晰可见,甚至能感受到其后更加广阔天地散发出的诱人气息。但他强行压制着突破的冲动,继续以莲蕊之力与自身感悟,一遍遍洗练、夯实着这化神极境的根基。他要的,是最完美的突破。
一旁调息的瞳潼,亦收获匪浅。连番的极限压榨与生死危机,极大地刺激了她血脉的潜能。她对空间的感知更加敏锐,原本一些晦涩难明的空间运用技巧,此刻如同本能般了然于心。她甚至能初步尝试,在不进行长距离挪移的情况下,小范围地“凝固”或“加速”局部空间的时间流速,虽然极其消耗魂力且范围极小,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奇效。
她的天鹏法相虚影在不经意间流露时,那对银蓝色的光翼变得更加凝实,边缘处流转的空间符文也复杂了数倍不止。
时光在静谧的修炼中悄然流逝。当林帆消耗掉近半的灵石与丹药储备,并将那团混沌莲蕊炼化近半时,他体内的伤势已彻底痊愈,状态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气血充盈,灵力磅礴如海,神识圆融无瑕,太极领域运转间道韵自成。他感觉自身如同被锤炼到极致的精钢,只待最后那淬火的一瞬,便可蜕变为神兵。
是时候了。
两人离开蛰伏已久的洞府,目光投向黄泉境最深处,那片被所有幸存者视为最终战场与归宿的区域——幽冥殿。根据《幽冥录》记载以及多方信息汇总,那里不仅有离开此境的古老传送阵,更蕴含着黄泉境最大的秘密与机缘。
越是靠近幽冥殿,环境越发险恶。虚空之中遍布着细碎的空间裂缝,大地之上涌动着腐蚀灵力的幽冥毒瘴,更有各种强大的、由幽冥之气凝结而成的守护傀儡游荡,其中不乏实力堪比化神后期的存在。
能抵达此区域的修士,已屈指可数。林帆与瞳潼一路行来,遭遇了不过寥寥数人,个个气息强横,眼神锐利如鹰隼,彼此照面间,无需言语,浓烈的杀意与戒备便已弥漫开来。所有人都清楚,能走到这里的,无一不是踩着无数尸骨上来的狠角色,最终的机缘有限,最后的幸存者,恐怕十不存一。
当那座巍峨、漆黑、仿佛由整块幽冥巨石雕琢而成,散发着镇压诸天万鬼气息的幽冥殿出现在视野尽头时,殿前那片广阔的黑石广场上,已然聚集了八道身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