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风带着忘川特有的阴寒与死寂吹拂而过,卷起岸边的细微沙尘。林帆与瞳潼立于岸边,身后是那片刚刚吞噬了十余强敌、此刻已恢复“平静”的墨黄色河面,身前则是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未知对岸。
林帆脸上无喜无悲,仿佛刚才那场借刀杀人、兵不血刃清除所有竞争者的谋略,只是信手为之。他抬手一挥,一道乌光闪过,那艘由他亲手炼制、以年份久远阴魂木为主材、并以太极符文精心加固过的黑色小舟,稳稳地出现在岸边浅水之中。
小舟不过三丈长短,通体乌黑,造型古朴,舟身之上那些玄奥的黑白符文缓缓流转,散发出圆融中正、隔绝污秽的意韵。它虽不如那幽冥骨舟那般神异,能与忘川河水同源共鸣,但其上承载的林帆的太极道韵,却足以抵御河水的侵蚀,提供一条相对安全的渡河路径。
两人纵身一跃,轻盈地落在小舟之上。舟身微微一沉,随即稳稳浮起,那太极符文光芒微闪,将接触到的河水中的寒意与怨念悄然化解。
瞳潼站在船尾,回头望了一眼那浩瀚而危险的河面,紫眸中闪过一丝复杂,轻声道:“哥哥,他们都死了。”
林帆立于舟头,操控着小舟缓缓驶离河岸,向着对岸的方向破浪而行。他的声音平静而淡漠,如同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贪心不足,自取灭亡。”
若非他们利令智昏,被幽冥骨舟蒙蔽了心智,又岂会如此轻易地踏入他早已看破的死亡陷阱?修真之路,机缘与风险并存,但更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对危险的敬畏。这些人,死於自身的贪婪,而非他林帆之手。他只是顺势而为,利用秘境本身的杀局,清理了前路的障碍。
小舟在他的操控下,速度平稳,坚定地驶向对岸。
忘川河宽阔无比,即便以林帆的目力,对岸也只是一个模糊的黑色轮廓。暗黄色的河水在舟下流淌,粘稠而沉凝,散发出无孔不入的神魂侵蚀之力。偶尔有模糊的怨灵虚影从河水中浮现,伸出无形的手臂试图攀附小舟,但在触及那流转的太极符文时,便在无声的尖啸中化作青烟消散。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强威胁,林帆并未完全依靠小舟的防御。他心念微动,那尊古朴的阴阳鼎虚影再次自他头顶浮现,虽未完全凝实,但垂落下的道道纯阳之气,如同一个温暖的光罩,将整艘小舟笼罩其中。
纯阳之气至刚至正,乃是这些阴邪之物的绝对克星。一些较为强大的水鬼刚刚靠近光罩范围,便如同遇到了天敌,发出凄厉的神魂尖啸,身体在纯阳之光的照射下迅速消融、净化,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这使得他们的渡河过程,远比之前那些试图强渡或用简陋阴魂木舟的修士要轻松和安全得多。
或许是因为河心处那巨大漩涡刚刚吞噬了众多生灵,散发出的空间撕裂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震慑了河中其他一些潜在的危险存在,这一路行来,除了些不开眼的水鬼,并未遇到更强大的袭击。
林帆一边稳守心神,操控小舟方向,一边在脑海中回味着方才浅滩上的战斗。尤其是最后那一下,将数名化神巅峰的合力攻击引导、偏转,借力打力,不仅化解了自身危机,更祸水东引,重创了血煞宗和御兽山。
“太极之道,重意不重力,尚化不尚抗……阴阳流转,四两拨千斤……”他心中有所明悟,对太极领域的运用,尤其是“引导”与“借力”这两个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这并非简单的技巧,而是对力量本质、对天地规则的一种理解和运用。若能将此道臻至化境,日后对敌,无疑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小舟终于穿透了河面上浓郁的煞气水汽,稳稳地触碰到了对岸的土地。
踏上岸边的瞬间,一股远比河对岸更加沉重、更加古老的压迫感便扑面而来。
脚下的土地并非暗褐色,而是一种近乎纯粹的墨黑,仿佛被无尽的死气与怨念浸染了万古。空气中的九幽煞气浓度提升了数倍不止,粘稠得几乎化不开,那侵蚀神魂的寒意如同冰冷的针,不断刺激着修士的灵台,若是心志不坚或修为稍弱者在此,恐怕不需片刻便会心神失守,沦为只知杀戮的疯魔。
放眼望去,地势起伏,远处是连绵不绝的、如同巨兽脊背般的漆黑山峦,隐没在更加浓郁的灰色煞气迷雾之中,给人一种无比压抑和危险的感觉。根据那残缺地图的标注,所谓的“恶鬼滩”和“冥雾峡”,应该就在这个方向。
河岸边,可以看到一些零星的、显然是更早渡过忘川河的修士留下的痕迹——熄灭的篝火余烬、临时开辟又废弃的简陋洞府、甚至还有一些激烈打斗后残留的法术痕迹和早已干涸发黑的血渍。能够成功渡河抵达此地的修士,数量显然比河对岸少了很多,但毫无疑问,能来到这里的,无一不是实力、运气、心性俱佳的强者,或者,是更加危险、更加不择手段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