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老领着林帆、瞳潼以及那名冷峻青年,穿过数道笼罩着禁制光晕的廊桥与殿宇,最终来到一处位于半山腰、环境清幽的小院前。院门上书“静心苑”三字。
“我青元剑宗外门弟子数万,资源有限,故而择优而授。”韩长老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三人,“你三人在此次考核中表现最佳,故特许入住这‘静心苑’。此苑独立小院,灵气浓度是普通外门弟子居所的三倍,且更为安静,便于修行。”
他顿了顿,继续道:“宗门规矩,新入外门弟子,首年无需承担强制任务,可自由选择听讲、修炼或接取自愿任务积累贡献。藏经阁前三层对你们开放,可凭身份令牌借阅功法剑诀。每月初可至执事殿领取定额丹药与灵石。若有疑问,可询执事殿或传功长老。”
说着,他取出三枚质地更为精良、背面刻有小小“静”字的青色令牌,以及三个储物袋,分别递给三人:“此乃你等身份令牌与本月份例。好生修行,莫要辜负宗门期望。”他的目光在林帆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隐含深意。
“多谢韩长老。”三人齐声道谢。
韩长老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身形一晃便消失不见。
那冷峻青年率先开口,声音如其人般带着几分冷硬:“陈锋。”算是自我介绍,目光主要落在林帆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与战意。显然,林帆悟道岩上引动四道剑痕的表现,让他将其视为了潜在的对手。
“林帆。”
“瞳潼。”
林帆和瞳潼也报上姓名。
陈锋点了点头,不再多言,选了左边第一间小院,推门而入。
林帆和瞳潼对视一眼,选了相邻的中间和右边小院。
小院不大,但布置雅致,有独立的练功房、静室,院中还有一小片灵植圃。正如韩长老所言,此地的灵气浓郁精纯,远胜外界,确实是一处修炼宝地。
林帆在静室中盘膝坐下,首先拿出身份令牌和储物袋。令牌不仅是身份象征,内部还记录着宗门贡献点(初始为零),并可接收宗门通告。储物袋中则是十块上品灵石,三瓶适合化神期修士服用的“凝元丹”,以及一套青元剑宗的制式青色法袍,一件下品灵器级别的飞剑“青锋剑”,还有一本厚厚的《青元剑宗外门弟子规戒及须知》。
他先快速浏览了一遍弟子手册,将重要的门规戒律记下,例如严禁同门相残、不得私自将宗门核心传承外传、需按时完成指定任务(一年后)等等。同时也了解了宗门的主要机构:执事殿(处理日常事务、发放任务)、传功阁(传授功法、解答疑惑)、藏经阁(存放典籍)、炼丹阁、炼器阁等等,以及贡献点的获取和使用方式。
“第一步,算是稳妥了。”林帆放下手册,心中稍定。有了这个身份,他们便能合理地留在天罡大世界,利用宗门的资源稳步提升,同时暗中观察,了解此界格局。
接下来的日子,林帆和瞳潼开始了规律的外门弟子生活。
每日,林帆会花费固定时间打坐修炼,吸纳静心苑浓郁的灵气,稳固化神中期修为,并进一步磨合丹田内下方太极与上方法相的运转。他并未急于提升境界,而是将重点放在夯实基础,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上。
他也开始系统地接触青元剑宗的剑道体系。藏经阁前三层对他开放,里面收藏了海量的剑诀、心法、游记杂谈以及各种修真百艺的基础典籍。
林帆并未好高骛远地去寻找那些名声在外的强大剑诀,而是从最基础的《青元基础剑诀》看起。这门剑诀是青元剑宗所有剑道的基础,讲究中正平和,炼化青元剑气,虽然威力不显,但根基扎实。
以他的境界和眼界,翻阅这些基础剑诀和低阶功法,几乎是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精髓,并理解了青元剑道注重“气与意合,意与剑合”,循序渐进,炼化出的青元剑气醇厚绵长,后劲十足的特点。这与他霸道凌厉、引动周天星辰之力的周天剑罡路径不同,但其中关于“意”的锤炼、关于剑气控制的精细法门,对他颇有启发。他尝试着将一些理念融入自身,使得对周天剑罡的掌控更加精细入微。
除了基础剑诀,他也借阅了一些讲述天罡大世界历史地理、奇物志、妖兽图鉴之类的杂书,进一步丰富见闻。
瞳潼则对攻击性的剑诀兴趣不大,她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身法、遁术以及一些涉及空间原理的辅助类典籍上。青元剑宗虽以剑道为主,但藏经阁中也收录了不少其他流派的功法作为补充借鉴。她凭借强大的空间天赋,学习这些遁术身法事半功倍,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改良,身形越发鬼魅难测。
每隔几日,宗门会有传功长老在传功阁公开**,内容涉及剑道理解、修行疑难、甚至炼丹、制符的入门知识。林帆和瞳潼也去听过几次。**的长老多是化神后期乃至炼虚期,见解独到,即便不是直接传授高深功法,也能触类旁通,让人受益匪浅。林帆往往能从中捕捉到一些与自身《万象衍天诀》或周天剑骨能相互印证的点,收获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