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账簿掀起的惊涛骇浪,在谢砚之冰冷如铁的目光下,被暂时压入了深不可测的寒潭。他并未多言,只将那半本残破的罪证收走,如同收走一枚随时会爆裂的雷火弹。小院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唯有书房内堆积的卷宗与空气中无形的低气压,昭示着风暴正在暗涌。
然而,就在这山雨欲来的压抑中,一股截然不同的、带着市井烟火气的喧嚣,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悄然漫入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甲辰恩科,开考在即!
贡院附近的街巷,仿佛一夜之间被青衫纶巾的士子们填满。客栈爆满,书肆拥挤,茶馆酒肆中处处是引经据典、高谈阔论的年轻面孔。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焦虑、野心,以及……挥之不去的铜钱气息。
云映雪坐在小院书房内,窗外隐隐传来的读书声和车马喧嚣,并未打扰她的专注。她面前摊开的,并非那烫手的匿名账簿,而是厚厚几摞誊录清晰的资料——历届科举三甲名录、翰林院馆课文章风格辑录、京城各大书院名师押题偏好分析、乃至近十年京城物价波动与举子消费习惯统计!
她的指尖在黄铜算盘上跳跃,快得如同穿花蝴蝶,发出密集而精准的“噼啪”声。算珠碰撞,每一次归位,都仿佛在冰冷的数字洪流中,锚定一个清晰的节点。迦南之毒带来的疲惫被一种久违的、属于商贾血脉的亢奋所取代。那双清亮的眸子,不再只盯着复仇的深渊,更闪烁着洞悉人性与捕捉商机的锐利光芒。
谢砚之推门而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灯火下,云映雪微微蹙眉,口中念念有词:“……丙申年榜眼,张鹤龄,其殿试策论开篇必引《盐铁论》,尤重‘轻重之术’,此乃其授业恩师、前国子监祭酒李松年之偏好……嗯,可列为重点参照……”
她手边一张素笺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类似的分析,条理清晰,标注分明。旁边,算盘上的数字定格在一个极其精确的数字上——那是她根据历年数据,结合今年举子人数、消费能力估算出的,潜在“信息咨询”市场容量。
“你在做什么?”谢砚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他刚从睿王处密议归来,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用那半本账簿撬动东宫根基,却见云映雪沉浸在这些看似与复仇无关的琐碎数据中。
云映雪闻声抬头,眼中锐利的光芒未减,反而多了几分狡黠的亮色,如同精明的猎人发现了新的猎物。她将算盘往前一推,算珠上那个巨大的数字在烛光下仿佛闪烁着诱人的金光。
“谢账房,”她刻意用了这个称呼,嘴角弯起一个精明的弧度,“看到外面的盛况了吗?十年寒窗,一朝跃龙门。这跃龙门之前嘛……临门一脚,最是心焦。心焦,就舍得花钱!”
她指尖点着面前那堆分析资料:“历年殿试策论偏好、翰林清贵口味、京城名师押题秘辛……甚至,哪些考官偏好骈俪华章,哪些又欣赏质朴务实?这些,对那些两眼一抹黑、只知埋头苦读的举子们来说,就是千金难买的‘指路明灯’!”
谢砚之眉头微蹙:“你想贩卖科场秘闻?此乃大忌!” 他声音冷了下来,以为她利令智昏,要铤而走险。
“贩卖秘闻?不不不,”云映雪连连摆手,笑容狡黠得像只小狐狸,“那是下下策,自寻死路。我说的是——‘备考策略’!” 她拿起一张写满字的纸,上面赫然是几个醒目的标题:
**《甲辰恩科制胜锦囊:翰林清贵口味深度解析》**
**《殿试策论破题九要:从丙申榜眼到辛丑状元的文风密码》**
**《京城名师押题风向标:不可不知的十大高频考点》**
**《贡院周边食宿交通全攻略(附性价比最优清单)》**
“这些,”云映雪手指敲着纸面,算盘珠在她另一只手下发出清脆的伴奏,“全是基于公开可查的历年资料、馆课文章、以及合理的市场调研分析!无一字涉密,无一事违规!我要卖的,是‘信息整合’的服务,是帮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方向!是帮他们……把钱花在刀刃上!”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那些动辄花费数百上千两,去钻营什么‘关节’、‘门路’的,是饮鸩止渴,自掘坟墓!而我这个,”她拿起那张纸抖了抖,“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买的是心安理得,买的是高效备考!谢账房,你说,那些既想中举、又惜命、更怕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寒门士子,会不会趋之若鹜?那些家底丰厚、却苦于信息不对称的富家子弟,会不会觉得物超所值?”
谢砚之的目光扫过那些标题,再落到云映雪熠熠生辉的眼眸上。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女子的脑子转得确实快。利用公开信息做深度整合分析,规避了所有法律风险,却精准地切中了所有举子最核心的焦虑与需求。这思路……刁钻,却无比实用。
“所以,”云映雪将那张纸放下,双手按在算盘两端,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真正的商机光芒,“我打算推出——‘金榜题名·状元套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