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悦在秦国推行“晨昏钟制度”,保障工人权益、提升工程效率后,秦国的各项工程建设在有序中蓬勃发展。骊山陵的修筑、长城的扩建以及各地宫殿的营造,皆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一处工地都洋溢着工人们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
然而,平静的工程进程背后,一场暗流涌动的危机正悄然逼近。赵高,这位心怀叵测、妄图复辟的奸佞之徒,自上次阴谋被林悦挫败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深知林悦在工程中推行的新政深得人心,若正面交锋,自己绝无胜算。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工程建设的关键材料——糯米灰浆。
糯米灰浆,乃是林悦结合现代知识与秦国传统工艺改良而成的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它以糯米汤为黏合剂,与石灰、砂石等混合,制成的灰浆具有粘性强、硬度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秦国各类工程的砌筑和修补中,为工程的质量和稳固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赵高暗中勾结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利用他们在商路的势力,截断了秦国境内大部分糯米的供应渠道。一时间,原本充足的糯米变得极为稀缺,价格飞涨。各大工地的糯米灰浆生产陷入了停滞状态,工程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皇后娘娘,不好了!如今糯米供应中断,糯米灰浆无法制作,许多工程都只能暂停,这样下去,恐怕会耽误陛下规定的工期啊!”秦风心急如焚地冲进林悦的宫殿,大声禀报道。
林悦正坐在案前,仔细研究着工程图纸,听到秦风的话,她微微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沉思片刻后说道:“秦风,莫要慌张。此事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我们先去工地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林悦带着秦风和小桃,匆匆赶往一处正在修筑城墙的工地。还未走近,便听到工地上传来工人们的叹息声和抱怨声。
“这糯米灰浆做不了,这墙可怎么砌啊?”“工期眼看就要到了,这可如何是好?”
林悦走进工地,看到工人们围在一堆砂石和石灰旁,满脸愁容。一位年长的工匠看到林悦,连忙迎上前去,无奈地说道:“皇后娘娘,没有糯米灰浆,这城墙的砌筑根本无法进行。以往用普通灰浆,城墙不牢固,容易坍塌,可如今连糯米灰浆都做不成了,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林悦看着眼前的困境,心中暗暗思索:必须尽快找到糯米灰浆的替代方案,否则秦国的工程建设将陷入瘫痪。她回想起在现代社会所学的化学知识,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碱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逐渐硬化。而黏土则具有一定的粘性,若将石灰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或许能制成一种类似现代水泥的材料。
林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她立刻对秦风说道:“秦风,你速去准备一些石灰和黏土,再找几个工匠来,我们要做一个实验。”
秦风虽心中疑惑,但还是按照林悦的吩咐,迅速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匠。林悦亲自指挥工匠们将石灰和黏土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接着,她让工匠们将混合好的材料制成小块,放在阳光下晾晒。
在等待材料晾晒的过程中,林悦并没有闲着。她观察到工地上筛选骨料(砂石)的方式十分落后,完全依靠人工用筛子一点点筛选,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筛选出的骨料质量参差不齐。这严重影响了灰浆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林悦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明一种高效的骨料筛选器。她联想到现代农场中常用的风车,风车可以通过风力带动扇叶转动,实现谷物的分离和筛选。若将风车的原理应用到骨料筛选上,或许能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林悦立刻找来一些木材和竹子,开始动手制作骨料筛选器。她先设计了一个类似风车的扇叶结构,用木材制成扇叶,安装在竹子制成的轴上。然后,在扇叶下方设置一个倾斜的筛网,筛网的孔径根据骨料的大小进行定制。最后,在筛网的下方放置一个收集骨料的容器。
经过一番忙碌,骨料筛选器终于制作完成。林悦让工匠们将待筛选的骨料倒入筛选器的上方,然后利用自然风力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产生的气流将骨料吹起,较轻的杂质被风吹走,而较重的合格骨料则通过筛网落入下方的容器中。
“成功了!这筛选器真是太神奇了,效率比我们以前人工筛选快了十倍不止!”一位工匠兴奋地喊道。
其他工匠们也纷纷围过来,看着筛选器高效地工作,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秦风看着林悦,眼中满是敬佩:“皇后娘娘,您真是智慧过人,这筛选器的发明,必将大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这时,之前制作的小块混合材料也已经晾晒干透。林悦拿起一块材料,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的硬度比预期的要好一些,但还不够理想。她决定调整石灰和黏土的比例,再次进行实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