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依旧带着刺骨的寒意,战场的硝烟虽暂时散去,但那股紧张的气息却如蛰伏的猛兽,随时可能再次爆发。林悦站在秦军大营的武器库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前几日的水淹七寨之战,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战斗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秦军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弓弩,在远距离攻击匈奴骑兵时,射程明显不足,许多箭矢还未飞到敌人面前,便失去了力度,纷纷坠落,这让秦军在战斗中错失了不少先机。
“林姑娘,您怎么站在这里发呆呢?”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悦回头一看,原来是蒙恬将军。蒙恬身姿挺拔,身着一袭银色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林悦的信任和期待。
林悦叹了口气,指着武器库说道:“蒙将军,我方才查看了一下武器库,发现我们的弓弩射程实在是个大问题。匈奴骑兵机动性强,若我们不能在远距离对他们造成有效打击,一旦他们冲近,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蒙恬点了点头,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林姑娘所言极是,我也一直在为此事发愁。不知林姑娘可有解决之法?”
林悦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我倒是有个想法,不过还需要工匠们的配合才能实现。”
蒙恬眼睛一亮:“林姑娘但说无妨,只要能提升我军武器的性能,我定全力支持。”
林悦带着蒙恬走进武器库,来到一辆“连弩车”前。这“连弩车”是秦军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武器,可一次发射多支箭矢,对敌人进行密集攻击。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射程有限,而且操作起来不够灵活。
“蒙将军,我想用现代的滑轮原理来改良这‘连弩车’。”林悦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减小摩擦力,如果我们能在‘连弩车’上安装滑轮装置,就可以让弓弦在发射时更加顺畅,从而增加箭矢的射程。”
蒙恬听得似懂非懂,但他知道林悦聪明过人,她所说的方法必定有其道理。他仔细地观察着“连弩车”,思考着林悦的提议:“林姑娘,这滑轮装置制作起来是否复杂?我们的工匠能否胜任?”
林悦笑着安慰道:“蒙将军放心,滑轮装置的制作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木材和绳索即可。我已经在心中画好了图纸,只要工匠们按照图纸制作,应该没有问题。”
蒙恬点了点头:“好,那就按照林姑娘的意思办。我这就去召集工匠,让他们听从你的指挥。”
不一会儿,一群工匠被带到了武器库。他们大多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看到林悦这位年轻的女子要指挥他们改良武器,心中难免有些疑惑和不服气。
“这位姑娘,你懂什么武器改良啊?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工匠,都没听说过什么滑轮原理。”一个年长的工匠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林悦并没有生气,她微笑着走到工匠们面前,说道:“各位大叔,我知道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工匠,在武器制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技艺。但我所说的滑轮原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武器的性能。大家不妨先听听我的想法,再决定是否尝试。”
工匠们听了林悦的话,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也安静了下来,准备听听她到底有什么高见。
林悦拿起一根绳索和一个木制的圆盘,开始向工匠们讲解滑轮的原理和作用。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例子,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讲解得清晰明了。工匠们渐渐地被她的讲解吸引住了,眼中露出了好奇和兴奋的神情。
“原来这小小的滑轮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姑娘,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那个年长的工匠率先表态,其他工匠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林悦见工匠们接受了她的想法,心中十分高兴。她拿出早已画好的图纸,详细地向工匠们讲解了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和安装位置。工匠们听得认真仔细,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林悦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林悦的指导下,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砍伐木材,有的负责制作滑轮,有的负责安装绳索。武器库里充满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滑轮装置终于制作完成,并成功安装到了“连弩车”上。林悦和蒙恬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工匠们进行第一次试射。
“放!”随着工匠的一声令下,弓弦拉动,箭矢如流星般飞射而出。只见那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远远地落在了远处的靶子上。
“成功了!射程比以前远了好多!”工匠们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蒙恬也激动不已,他走上前去,仔细地观察着改良后的“连弩车”,眼中满是赞叹:“林姑娘,你真是天才啊!这滑轮原理果然厉害,让我们的‘连弩车’射程大幅提升,以后对付匈奴骑兵就更有把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