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 第874章 姥姥的禁令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第874章 姥姥的禁令

作者:周周是那个周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6

烟台的风里总裹着海的咸湿,而所城里的风,还多了些六百年光阴酿出的沉厚。那片卧在芝罘区南大街南侧的老街区,是烟台城的根。打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起,它就以\"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名头立在海边,当年屯兵御倭的营垒,渐渐被官兵家眷的炊烟、商贾的吆喝、农民的田埂连缀起来,成了如今这模样。我儿时住的姥姥家,就在离它百米远的胡同里,推开门就能望见那片黛瓦青砖。

白天的所城里是我们这群野孩子的天下。横平竖直的街巷是天然的\"楚河汉界\",我领着西头的伙伴守着\"西城\",东头的小胖带着人攻\"东城\",一块泥巴捏的\"炮弹\"飞过墙头,就引爆一场夹杂着嬉笑的\"卫国战争\"。那些四合院更是捉迷藏的绝佳去处,朱漆斑驳的大门后有窄窄的夹道,雕花的窗棂后能藏下半个身子,连门墩石缝里都塞过我们偷藏的糖纸。阳光斜斜照进天井,映着我们奔跑的影子,连墙角的青苔都带着笑意。

可太阳一沉,那片热闹的街巷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连风都变得蹑手蹑脚。姥姥总会掐着点站在门口,粗布围裙上还沾着灶灰,声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天黑了,不许往所城里跑。\"有回我和小胖约着去摸墙角的蟋蟀,刚溜到巷口,就被姥姥攥着胳膊领了回来。她的手劲很大,指甲嵌在我胳膊上,眼里是我从没见过的慌。我追问了无数次,她都只是把我往怀里搂,嘴里念叨着\"听话,听话就好\"。

后来我才发现,不光是姥姥,巷子里所有家长都有这禁令。暮色一浓,各家的呼儿声就此起彼伏,把散在街头的孩子都往家里拽。有回我趴在姥姥家院墙上张望,看见所城里的灯稀稀拉拉的,只有几家窗纸透出微弱的光,更远处的胡同黑得像化不开的墨。有个胆大的孩子往巷口探了探,就被他娘揪着耳朵骂:\"不要命了?忘了你张爷爷的事了?\"那语气里的恐惧,让我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谜团在我心里搁了十几年。去年清明我回烟台,特意绕到所城里,遇见了守着老院的李奶奶。她是姥姥当年的老邻居,头发都白了,记性却好得很。我提起当年的禁令,她叹着气给我倒了杯热茶,慢慢讲起了旧事。

原来建国初期,所城里的老房子大多年久失修,好多院墙都塌了半截,胡同里没有路灯,夜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更要紧的是,有年冬天,张爷爷家的小孙子在巷子里追猫,掉进了一口废弃的枯井里。那口井藏在四合院的夹道里,井口被杂草盖着,等大人们找到孩子时,人都冻僵了。从那以后,老辈人就定下了规矩,天黑后不许孩子往所城里跑。姥姥那时候刚失去了早夭的儿子,把我当成心头肉,生怕我出半点意外,却又怕吓到我,从没跟我细说缘由。

李奶奶领着我往所城里走,如今的街巷都安上了路灯,老房子也翻修过了,青砖墙上挂着红灯笼,夜里亮起来像条火龙。走到深处,她指着一处新修的小花坛说:\"就是这儿,当年那口枯井,后来填上了。你姥姥那时候,每天天黑了都要站在门口望,看见有孩子往这边来,就扯着嗓子喊回去。\"我摸着墙上光滑的青砖,忽然想起小时候姥姥攥着我胳膊的温度,想起她眼里的慌,原来那不是神秘的警告,是藏了半生的疼爱。

风穿过新修的花窗,带着槐花的香。我忽然明白,所城里的夜晚从不是什么禁忌之地,那些黑黢黢的胡同里,藏着的是老辈人对孩子最朴素的守护,是刻在时光里的温柔。就像姥姥的禁令,裹着严厉的壳,里面全是化不开的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