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 第866章 夜校魅影与先生风骨

沙河镇的秋总是来得早,刚过九月,路边的梧桐叶就簌簌往下落,卷着尘土贴在沙河镇中学的围墙上。这所中学坐落在镇子边缘,一半挨着农田,一半靠着废弃的砖窑厂,平日里倒也有书声琅琅,可一到夜里,便只剩风吹过空旷操场的呜咽声,像极了老人的叹息。

李中平是今年刚到这儿的代课老师,二十出头的年纪,脸上还带着大学毕业生的青涩。他老家就在邻镇,当初看到沙河镇中学招代课老师的公告时,没多想就报了名 —— 一来是离家里近,能时常回去看看母亲;二来是他打小就敬佩老师,总想着能站上讲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可真到了这儿,他才发现这所老学校比他想象中更 “冷清”,尤其是晚上,教职工宿舍大多空着,只有他和看门的老保安张叔两个人住。

李中平胆子小,这是从小就有的毛病。小时候走夜路,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得一路小跑着回家;现在住在学校宿舍,每天晚上下了自习,他都要赶紧锁好门,连窗户都要仔细检查两遍才敢睡觉。这天晚上,他照例送完最后一批学生出校门,回到宿舍刚想烧点热水,却突然一拍脑袋 —— 教案落在教室里了。明天早上第一节就是他的课,没教案可不行。

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经九点半了,学校早就熄了灯,整个校园黑沉沉的,只有校门口的一盏路灯亮着,昏黄的光勉强照到教学楼门口。李中平犹豫了半天,还是咬咬牙拿起手电筒,揣着钥匙出了门。

夜里的风比白天凉多了,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他沿着操场边的小路往教学楼走,手电筒的光在地上晃来晃去,照得路边的杂草影子歪歪扭扭,像一个个站着的人。走着走着,他突然觉得背后有点不对劲 —— 总像是有轻轻的脚步声跟着他,不紧不慢,和他的步伐正好错开。他心里一紧,猛地回头,手电筒的光扫过去,空荡荡的路上只有落叶在风里打旋,什么都没有。

“肯定是风吹的声音,别自己吓自己。” 他小声嘀咕着,加快了脚步。可没走几步,那脚步声又响起来了,这次还带着点若有若无的衣角摩擦声。他攥紧了手电筒,手心全是汗,连呼吸都放轻了。好不容易走到教学楼门口,他几乎是跑着冲了进去,楼道里黑漆漆的,只有应急灯亮着微弱的绿光,照得墙壁上的标语都透着诡异。

他的教室在二楼,走上楼梯时,每一步踩在台阶上的声音都格外响,在空荡的楼道里来回回荡。他不敢抬头,只盯着自己的脚,飞快地走到教室门口。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哒” 一声,锁开了。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尘土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旧书本的油墨香。月光从窗户里透进来,洒在课桌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有的像人的侧脸,有的像伸出的手。

李中平定了定神,把手电筒的光打向教室后面的柜子 —— 他的教案就放在那里。他快步走过去,拉开柜门,在一摞作业本下面翻找着。就在他指尖碰到教案封面的那一刻,突然觉得后颈一凉,一股阴冷的气息顺着衣领钻进来,像是有人在他背后对着他呼气。

他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心 “咯噔” 一下沉到了底。那种不祥的预感像潮水似的涌上来,让他浑身发麻。他慢慢地、慢慢地转过头,眼睛死死盯着讲台的方向。

月光下,一个人影静静地站在讲台上,背对着他,一动不动。那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像是个老教师。李中平的心跳陡然加快,声音都在发颤:“谁…… 谁在那里?”

那人没动,也没说话。教室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砰砰” 的,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李中平咽了口唾沫,又提高嗓门喊了一声:“请问您是哪位老师?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儿?”

这次,那人好像终于听到了。他慢慢地、慢慢地转过头来。

李中平的眼睛瞪得溜圆,手电筒 “啪” 地掉在地上,光对着天花板,照得屋顶的蛛网清清楚楚。他看到了 —— 那个老头的脸确实是人的脸,皱纹深刻,嘴唇干裂,可他的头颅,竟然像个没有关节的球似的,以 360 度的角度慢慢转了一圈,而他的身体,自始至终都没有动一下!

“鬼…… 有鬼啊!” 李中平只觉得头皮发麻,双腿发软,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他想跑,可双腿像被钉在地上一样,怎么都挪不动。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老头站在讲台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眼神里没有恶意,只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几秒钟,也许是几分钟,李中平突然反应过来,拼尽全力往后退,转身就往教室外跑。他连滚带爬地冲下楼梯,跑出教学楼,正好撞上进门的老保安张叔。

“小伙子,咋了这是?慌慌张张的。” 张叔扶住他,闻到他身上的汗味,又看他脸色惨白,眼神涣散,赶紧问道。

“鬼…… 教室里有鬼!头能转一圈!” 李中平抓住张叔的胳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话都说不完整。张叔听了,却一点都不惊讶,只是拍了拍他的背,说:“别慌,别慌,跟我去传达室坐坐,喝口热水就好了。”

传达室里烧着煤炉,暖洋洋的。张叔给李中平倒了杯热水,又从抽屉里翻出一个铁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你看看这个,就知道咋回事了。” 张叔把报纸递给李中平。

李中平接过报纸,手指还在发抖。报纸的日期是七年前的,标题赫然写着:“沙河镇中学老教师勇斗歹徒,不幸因公殉职”。他顺着往下看,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报纸上写的老教师,名叫王建国,是沙河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教了三十多年书,退休后因为学校缺老师,又主动返聘回来。那天下午放学,王老师送完学生,刚走到校门口的小巷里,就看到两个社会青年堵着一个初一的学生要钱。那学生兜里没钱,两个青年就动手打他,还抢他的书包。王老师一看就急了,赶紧跑过去阻拦,一边护着学生,一边掏出手机报警。

可那两个青年正是附近出了名的混混,平时就横行霸道,见王老师多管闲事,还敢报警,顿时恼羞成怒。其中一个人从兜里掏出一把弹簧刀,朝着王老师就捅了过去。王老师没躲开,被捅中了腹部,可他还是死死地抱住那个学生,不让混混靠近。另一个混混见同伙动了手,也上来踹王老师,王老师倒在地上,还在喊着 “快跑,快去找人”。

等其他老师和学生赶过来的时候,王老师已经没气了,他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作业本,那是他下午没批改完的,上面还留着他红笔的痕迹。后来警察来了,很快就抓住了那两个混混,判了重刑,可王老师却再也回不来了。

“那…… 那个‘鬼’,就是王老师?” 李中平抬起头,看着张叔,眼眶有点红。

张叔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就是王老师。他这辈子就惦记着学生,惦记着上课,走了也放不下。这几年,有时候晚上我值夜班,还能看到教学楼里有灯光,上去一看,教室门开着,讲台上好像有个人影,可走近了又没了。有时候下雨,还能看到有人在教室窗户外面站着,像是在看里面的课桌。”

“他…… 他为什么会那样?” 李中平想起刚才看到的头颅转动,还是有点害怕,可更多的是心疼。

“嗨,那都是传言传变样了。” 张叔说,“王老师走的时候,头磕在石头上了,可能是后来大家越传越邪乎,就说成头能转了。其实啊,他就是放心不下学校,放心不下孩子们。你刚才看到的,估计是他的影子,月光照着,加上你吓慌了神,才看错了。”

李中平沉默了,手里的报纸被他攥得皱巴巴的。他想起刚才在教室里看到的那个中山装背影,想起报纸上写的 “手里紧攥着未批改完的作业本”,心里一阵发酸。他突然明白,王老师不是什么 “鬼”,而是一个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连死后都放不下学生的好老师。

第二天早上,李中平早早地起了床,先去了教室。教室里安安静静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讲台上。他走到讲台上,摸了摸桌面,好像还能感受到一丝温度。他又走到王老师当年坐过的办公桌前 —— 那桌子现在空着,上面还放着一个旧笔筒,里面插着几支用了一半的粉笔。

“王老师,谢谢您。” 李中平在心里默默地说,“以后,我会好好教这些孩子,不辜负您的期望。”

从那以后,李中平再也不害怕晚上的校园了。有时候他晚上留在教室批改作业,会觉得背后暖暖的,像是有人在看着他。他知道,那是王老师在陪着他,陪着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而沙河镇中学的那个 “传说”,也渐渐变了味道 —— 不再是让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坚守与热爱的故事,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流传着,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后来,李中平在教室里挂了一张王老师的照片,照片上的王老师穿着中山装,笑得很慈祥。他经常给学生们讲王老师的故事,讲王老师如何保护学生,如何热爱教学。孩子们听了,都很敬佩王老师,上课也更认真了。

秋风吹过教室的窗户,吹动了讲台上的教案,也吹动了照片上王老师的衣角。李中平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认真的小脸,突然觉得,自己选择当老师,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而王老师的精神,就像这秋天的落叶,虽然落了,却化作了养分,滋养着新的生命,永远不会消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