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 第594章 常宁老宅中封存的亡者记忆

常宁小镇的青石板路蜿蜒至巷尾,那座清代老宅便立在那里。黛瓦上的青苔浸着百年湿气,雕花窗棂朽得能看见内里的蛛网,唯有门楣上 “苏氏宅第” 的匾额,还残存着金漆的微光。镇上老人都说,这宅子沾着血光 —— 光绪二十三年,苏家少奶奶柳氏就是在东厢房的拔步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那时柳氏刚诞下死胎,血染红了半幅藕荷色绣裙。弥留之际,她攥着陪嫁的青铜古镜,指腹反复摩挲镜背的缠枝莲纹。那镜子是她出嫁时母亲给的,镜身薄如蝉翼,映人时连鬓角的碎发都清晰可见。柳氏生前最爱对着它梳妆,晨露未曦时便坐在镜前,让丫鬟用桃木梳将青丝绾成圆髻,再簪上支赤金点翠步摇。可那天,她望着镜中苍白的自己,突然咳出一口血,溅在镜面上,晕成一朵暗红的花。

“把镜子锁起来...” 她气若游丝,“别让它再照见我这般模样。”

柳氏死后,古镜就被锁进了阁楼的樟木箱。可没过多久,宅子里便开始闹鬼。有丫鬟说深夜路过阁楼,听见里面传来梳头声;更有人说在月光下看见镜中浮出个穿旗袍的人影,正对着空气描眉。苏家怕惹上晦气,举家迁走,老宅就此荒废,古镜的传说却像巷子里的雾气,在镇上弥漫了百年。

2005 年的春天,镇政府的修复队推开了老宅的朱漆大门。带队的是刚毕业的文物专业学生林舟,他踩着积灰的楼梯上阁楼时,樟木箱的铜锁已经锈得打不开。“哐当” 一声,撬棍撬开木箱的瞬间,林舟闻到一股混杂着樟脑与霉味的气息 —— 古镜躺在红绸布上,镜面蒙着薄灰,却依旧能映出他年轻的脸庞。

“别碰!” 当地向导陈阿婆突然喊住他,布满皱纹的手死死抓住门框,“那镜子邪门得很,我年轻时见过有人半夜对着它梳头,第二天就疯了!”

林舟却来了兴致。他学的是文物鉴定,不信这些鬼神之说。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古镜,走到窗边借着天光细看。镜背的缠枝莲纹还很清晰,只是镜面边缘有几道极细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刮过。就在他眯眼观察时,阳光突然穿过云层,斜斜地照在镜面上 ——

镜中突然浮出个模糊的人影。

那影子穿着旗袍,头发绾成圆髻,正缓缓抬起手,似乎要触碰林舟的脸。林舟吓得手一抖,古镜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镜面却没碎。其他队员闻声赶来,围着镜子看了半天,只看见镜面上自己的倒影。

“是光线的问题。” 文物专家李教授蹲下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镜面,“这些划痕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为刻上去的。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划痕会形成类似人影的图案。”

李教授解释说,柳氏死后,苏家可能怕镜子再惹出是非,故意在镜面上刻了划痕,制造 “鬼影” 的传说,让外人不敢靠近。可镇上的村民却不相信。陈阿婆拿着柳氏生前戴过的银簪,站在镜子前抹眼泪:“我外婆是苏家的丫鬟,她说少奶奶最在意自己的模样,怎么会愿意让别人看见她死后的样子?她是不甘心啊!”

修复工作还在继续。林舟把古镜放进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里,每天都会去看一眼。有天傍晚,他看见夕阳透过雕花窗棂,照在镜面上,那道人影又出现了 —— 这一次,他清楚地看见影子的嘴角带着一丝浅笑,像是终于有人看懂了她的心事。

后来,老宅改成了民俗博物馆,古镜成了镇馆之宝。游客们围着镜子,听讲解员讲述柳氏的故事,有人惊叹于古人的工艺,有人感慨于那段尘封的往事。只有陈阿婆每次来,都会对着镜子轻声说:“少奶奶,现在好多人都记得你呢。”

镜面依旧光滑,只是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那几道划痕像是被岁月磨得更浅了些。仿佛那个封存了百年的亡者记忆,终于在阳光里,找到了安息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