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但周野没有做任何解释。
唯有关羽,无比感激。
他红着双目,看着刘备远去的方向。
自今日起,他们兄弟情尚在,君臣义已断。
他盼望着能再见到兄长,并希望兄长能平安。
他也将在这为周王效忠,以报答厚恩。
至此,凉州彻底平定。
送走刘备后,周野第一时间去见了一人——和徐庶等人一道过来的贾诩。
两人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只是在见这一面之后,周野将凉州全权交给了贾诩。
他要求贾诩尽快恢复凉州军士气,要萎靡落败的凉州军,迅速拥有一战之力。
甚至,比起他们的巅峰时代,更加激昂。
凉州荒凉,军师屡败,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贾诩很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点不难。
凉州军拉出去打仗,只要能保障后勤,那就有了现实作战基础。
他们需要补充的,是后方稳定的军心——所以,他们需要土地!
凉州必须大改,必须流血!
即便在过去的岁月,凉州大地流的血已足够多了。
但那些血流的大多数都是底层,都是被迫走上战场,亦或者除了抢杀没有活路的凉州底层。
而那些藏身坞堡中的人,则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动乱吸血壮大。
对于中原大地而言,他们或许并不富裕,但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和资源。
凉州的混乱持续了太久,这里洗牌的频率也非常之高。
但无论牌转过几次手,最终落入谁手中,那些牌终究还是在的。
贾诩得砍了他们,将这些东西重新分发下去,将破碎的凉州完成一次革新。
而重新得到土地,身份发生转变的凉州之众,便会为此再聚战心。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贾诩也是最适合去做的人。
等到凉州事安排完毕后,周野方才收兵归去。
伴随着周王离开,陆逊等各部兵马也随之而退。
又从军中留下一些人辅佐贾诩,镇抚凉州之地。
这场地跨凉司二州,倾尽曹刘的大战方算结束。
此战以刘备势力彻底被剿,余部逐出汉土赎罪为终端。
不过,曹操走的早,虽说有损失,倒不至于伤筋动骨。
他带着人马一路撤回本土,随后先在陈留歇下。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魏王很心焦,又对刘备那边无能为力。
在此歇下,既有严防周军继续来袭,又有第一时间探听刘备消息的意思。
连续两月,没有半点好消息传来。
每日的战报更新,皆是周军又占了某一处,哪一处的昭王旧部又投降云云。
直到曹操得到周野回军的消息,他的眼皮重重垂了下去。
良久,一叹。
“诸王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啊。”
所谓王者,其实只剩自己一人。
至于对面那位,一个王字又哪里配得上他呢?
凭他的实力,其实早可称帝,为天下至尊了。
他转过身,向内殿走去。
“大王。”
荀攸突然走了进来,喊了一声:“周氏有信送到。”
“让我猜一猜。”曹操笑了一声:“必是劝降的,对不对?”
“是。”荀攸颔首。
“地跨六州,雄踞二十五郡,我虽不如他周云天,焉有不战而降之理!?”
曹操回头,步子震的地板起了一层轻灰。
那不算高大的身体挺的笔直,似乎瞬间变得巍峨伟岸起来。
荀攸当即躬身:“我这便回信!”
“去吧。”曹操一挥手:“真到了动手的时候,他还是会来劝说的。”
听说,诸葛亮已在徐扬之地备兵。
看周野的意思,是要才熄北战,又要从南边发力?
到了这一步,到了这彻底孤身奋战的一步,曹操反倒撇除了任何畏惧之心。
他只想试试,即便自己手中这口剑看上去远不及周野锋利。
可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无非一搏,无非一胜负而已。
解剑认负,连刘璋都是被迫才走了这条路的。
难道他曹操连刘璋都不如么?
“玄德虽败,却如珠玉在前啊!”
南阳。
兵归即狂欢。
这番出兵,南定交州,开临邑、扶南两国之土;北扫凉州、定羌土、雄望西域。
加上北国,周野名义上所辖的领土已超越了大汉最巅峰的时候。
虽然那些边鄙之地实控颇难,人烟稀少,但终归是他打下来的耀眼版图。
这一次,众人却默契的没有再行劝进。
反倒是身在徐扬的诸葛亮,从千里之外送来一张表。
所言与尊位无关,而是希望周野能暂停刀兵。
为此,他自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诸葛亮认为,曹操手中尚有郡二十五,又地处中原,不乏人口,绝不会轻易投降;
此番开战,断然能胜,但双方都要为此付出代价,最为受苦的还是百姓;
曹操现在所据之土,用不了多久也会是周野的地盘,现在把他打废了,其实伤的还是周野的子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