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95章 等待中的进击:绘制“燎原”星图

“玄武-1.0”的GdSII文件如同一位被送入遥远深空探测器的信使,承载着星火科技的全部期望,驶入了华芯国际晶圆厂那庞大而精密的制造流程中。反馈的周期被设定为漫长的数月,这是一个无法被代码和算法加速的物理过程。

对许多团队成员而言,这是一段难得的、可以稍微喘息的调整期。公司强制推行了轮休制度,吴坤组织了几次团建,陈薇则抓紧时间完善着公司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控体系。

但林烨,这位星火科技的领航员,却并未让自己沉溺于等待的焦虑或休憩的松弛。对他而言,这数月并非真空,而是战略布局的黄金窗口。“玄武-1.0”的成功与否固然至关重要,但它只是一个基石,而非终点。他必须确保,无论这块基石是否稳固,星火都有清晰的前进方向。

于是,在公司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一面巨大的白板成为了林烨新的“画布”。他常常一个人待在里面,一待就是数小时。白板上不再是复杂的电路图和算法公式,而是变成了各种产品框图、技术节点和生态图谱。

周伟有一次推门进去,看到林烨正对着白板沉思,上面已经画得密密麻麻。

“烨哥,又在规划未来?”周伟笑着走过去,递给林烨一杯咖啡。

林烨接过咖啡,眼神依旧明亮地盯着白板:“老周,来得正好。‘玄武-1.0’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但要想真正‘燎原’,我们必须想清楚,接下来的一步、两步,甚至五步,该怎么走。”

他拿起白板笔,在“玄武-1.0”的方框上画了一个圈。

“首先,是基于‘玄武-1.0’的下一代消费级产品。我们内部给它代号‘星曦·pro’。”林烨在“玄武-1.0”旁边画了一个更轻薄、更流线型的设备示意图。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更轻薄——借鉴手机行业的堆叠技术,目标厚度降至8mm以下,佩戴无感;续航更长——依托‘玄武-1.0’的低功耗和新的电源管理算法,目标续航提升至72小时;功能更强——集成更成熟的‘脑波纠错’算法,支持更丰富的意图识别,并且,”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要初步集成环境感知能力。” “环境感知?”周伟疑惑道。 “对,比如简单的光学传感器,用于识别用户是否正看向屏幕,从而实现自动亮屏息屏。或者结合加速度计,实现更精细的手势交互补充。我们要让设备开始‘理解’上下文,而不仅仅是被动接收指令。”林烨解释道,“这需要你的软件团队提前开始预研上下文感知算法框架。”

周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这确实是在‘玄武-1.0’能力上的自然演进。”

“但这还不够。”林烨的目光投向白板上更远的地方。他在“星曦·pro”后面,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圈,里面写上“脑联生态”四个字。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林烨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NeuroInput不应该只是一个孤立的输入工具。它应该成为一个平台,一个连接层。”

他开始在圆圈周围画上许多小点,并标注起来: “设备生态:不仅仅是我们的指环或头戴设备,未来可以开放协议,让第三方厂商生产兼容的控制器,用于智能家居、AR\/VR设备、甚至工业控制。” “应用生态:我们需要打造一个面向开发者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让他们可以基于我们的技术,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应用——不仅仅是打字和游戏,可能是冥想辅助、专注力训练、无障碍交互解决方案、甚至……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服务生态:与云服务结合,实现用户设置的同步、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可视化(比如专注力报告),为未来的高级服务铺路。”

林烨越说越快,思路如同泉涌:“想象一下,老周。未来某一天,一个设计师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来操控3d建模软件的参数滑块;一个孩子可以通过‘想法’来控制他的玩具赛车队列;一个行动不便的人可以通过思维模式直接调节智能家居的环境……NeuroInput将成为连接人脑与数字世界最自然的那座桥梁!”

周伟被林烨描绘的宏大蓝图深深震撼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家硬件公司的范畴,这是一个旨在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标准的生态野心。

“这个生态的核心,”林烨用笔重重地点在“脑联生态”圆圈的中心,“就是安全、**和开放。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最严格的数据安全和用户**保护准则,这是信任的基石。同时,在确保核心体验的前提下,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他放下笔,看向周伟,眼神灼灼:“所以,在这等待的几个月里,我们的任务很重。硬件团队要开始‘星曦·pro’的预研和Id设计;你的软件团队要开始着手SdK的开发规划和上下文感知算法的研究;陈薇和bd团队需要开始接触潜在的生态合作伙伴,播撒种子;法务和专利团队要开始为整个生态构想进行知识产权布局……”

周伟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和兴奋同时袭来。他明白了,林烨根本没有把等待期看作是休息,而是看作了一个为下一次更大飞跃助跑的绝佳机会。

“我懂了,烨哥。”周伟深吸一口气,“我立刻组织团队,分解任务。我们不能等芯片回来才开始行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那间会议室的白板变得越来越满,越来越复杂。林烨就像一位星际探险家,在绘制着通往未知领域的星图。他时而独自沉思,时而召集核心骨干进行小范围头脑风暴,将宏大的构想逐步分解为可执行的技术路径和商业策略。

公司的节奏并没有因为流片等待而慢下来,反而在林烨的驱动下,转向了另一个维度的紧张和忙碌。一种面向未来的、更具战略性的兴奋感,开始在团队中弥漫开来。

他们不仅是在等待一枚芯片的归来,更是在积极准备着一个属于星火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