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306章 形态之争

“星火之眼”项目组一成立,整个星火科技的节奏仿佛又被拧紧了一扣。研发区的白板上画满了各种光学路径草图,讨论声、争论声比往常更加热烈。

项目启动会开完没两天,关于产品具体该长啥样的第一次正式设计会议,就在大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会议室里泾渭分明地坐成了两拨人,空气里都带着点火药味。投影幕布上并排挂着两张概念图,一张极简,像普通眼镜加了点科技感;另一张则更具“设备”感,镜腿明显更粗壮,结构也更复杂。

主持会议的周伟感觉头皮有点发麻,他清了清嗓子:“关于‘星火之眼’的最终形态,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说,务必讨论出一个最优解。”

他话音刚落,硬件部的老李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指着那张极简的概念图,语气激动:

“各位,我觉得这根本不用选!必须是轻量化路线!”他拿起桌上一个笨重的工程样机——那是用现有零件勉强拼凑出来验证基础功能的,沉甸甸的,他掂量了一下,“大家想想,咱们做的是眼镜!是要架在用户鼻子上的东西!你功能再牛逼,要是戴上去跟顶了个哑铃似的,压得鼻子疼,耳朵也疼,不出半小时用户就想把它扔了,那还有什么体验可言?”

他环视四周,目光尤其扫过对面那几位:“我们硬件部和结构部的兄弟,为了减重,头发都快薅秃了。一克一克地抠啊!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必须有所取舍!为了保证佩戴舒适性,一些非核心的、或者对功耗要求太高的功能,比如极限亮度下的超长续航,或者部分极端环境下的传感器,该砍就得砍!先保证用户能舒服地戴上去,愿意长时间戴,这才是第一位的!”

老李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点头,尤其是负责市场和用户调研的同事。确实,现有市面上的AR设备,很多就败在了沉重和不适感上。

“李工,你说得对,舒适性很重要。” 对面,算法团队的负责人李晶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了。他年纪轻,但在技术上有种近乎执拗的坚持。

“但是,”他话锋一转,指向那张功能更强的概念图,“我们‘星火之眼’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神经视觉’交互,是无缝融合的体验!这背后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阵列,需要高亮高清晰的显示模组,还需要保证足够支撑一个工作日(至少8小时)的电池容量。”

他拿起那个笨重的工程样机,语气带着点无奈:“这些东西,目前以我们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水平,暂时还做不到像普通眼镜那么轻巧。如果为了追求极致的轻,把这些核心部件都阉割了,那我们的交互精度怎么保证?显示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续航会不会尿崩?那我们做出来的,和巨象、曜日那些靠手势和语音的‘残次品’有什么区别?我们最大的优势不就没了?”

李晶越说越激动:“我们不能因为迁就形态,就牺牲掉产品的灵魂!我认为,在革命性的体验面前,用户可以容忍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只要它带来的价值足够大!我们先保证功能的完整和强大,把体验做到极致,重量问题,可以随着技术迭代慢慢优化!”

“慢慢优化?”老李有点急了,“市场会给咱们慢慢优化的时间吗?用户买的是现在能用的产品,不是未来的蓝图!一个戴起来不舒服的设备,你功能吹上天,用户第一次体验就给你差评,后面还有机会吗?”

两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支持轻量化的,多是硬件、结构、市场部门;支持功能优先的,则以算法、软件和部分追求极致体验的产品经理为主。会议室里吵成了一锅粥,双方都有一堆数据和用户反馈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轻量化派觉得功能派不接地气,功能派觉得轻量化派因噎废食……” “说到底就是技术和工艺还没到那个完美平衡点……” “能不能用更贵的材料?比如碳纤维?” “成本呢?吴总第一个跳起来!”

林烨和陈薇一直坐在旁边,安静地听着,没有轻易表态。林烨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在两拨人和两张概念图之间来回移动。

争论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眼看谁也说服不了谁,场面有点僵持不下。

这时,陈薇轻轻碰了碰林烨的胳膊,递给他一个眼神,然后优雅地站了起来。她一站起来,会议室里嘈杂的争论声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大家都知道,这位陈总看问题,角度往往又准又狠。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陈薇开口,声音平和,自带一种安抚和聚焦的力量,“李工是从用户最直接的生理感受出发,李晶是从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出发。本质上,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做出一款伟大的产品。”

她走到幕布前,目光扫过众人:“但是,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定义的目标用户,无论是前期的b端企业用户,还是未来潜在的c端大众用户,他们选择一个产品,尤其是在工作场景下,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她顿了顿,自问自答:“是‘价值’和‘效率’。我们的AR眼镜,对于工程师来说,是能远程秒解故障、节省几十万停机损失的工具;对于医生来说,是能提升手术精度、挽救生命的神器;对于设计师来说,是能将抽象构想瞬间可视化的魔法棒。”

“那么,请问,”陈薇看向支持轻量化的一方,“如果我们的设备,因为过度削减功能,导致交互卡顿、显示模糊或者续航不足,影响了他们核心价值的实现,即便它轻若无物,他们会买单吗?”

老李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没说出话来。

陈薇又转向支持功能优先的一方:“反过来,如果我们的设备功能强大到逆天,但沉重得让用户无法坚持完成一个完整的手术或者维修任务,甚至导致疲劳和不适,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健康,那么它提供的价值,是不是也要大打折扣?”

李晶也沉默了。

“所以,”陈薇总结道,“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轻便’和‘功能’之间二选一,而是要在当前的技术边界内,找到那个最优点——一个能让目标用户为了其提供的巨大价值,而‘愿意承受’的重量和体积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舒适性与功能性的最佳平衡点。”

她看向林烨,微微一笑:“林总之前说过,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这个体验,既包括佩戴的物理舒适度,更包括使用过程中功能强大、流畅可靠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和效率提升。两者缺一不可。”

陈薇这番话,如同在浑浊的争论中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开始从更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

林烨这时才终于开口,他赞赏地看了陈薇一眼,两人眼神交汇,默契十足。他站起身,走到幕布前,将两张概念图往中间拉了拉。

“陈总说的,就是我的最终决定。”林烨的声音沉稳有力,一锤定音,“我们不走任何一个极端。‘星火之眼’的形态设计,必须在舒适性与功能性之间,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

他具体指示道:“硬件部、结构部,你们的任务不是一味追求减重,而是要在保证核心功能模块(显示、计算、传感、电池)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运用一切可能的技术和工艺,去优化结构,去选择更轻更坚固的材料,把重量和重心控制到人体工程学允许的最佳范围内。”

“算法和软件团队,”他又看向李晶等人,“你们也要动起来,从软件层面优化功耗,从交互逻辑上减少不必要的计算负载,帮硬件兄弟减轻压力。我们要的是协同作战,不是互相拆台。”

他最后总结道:“记住我们的目标——做出一款用户戴得上、愿意戴、并且一戴上去就再也离不开的产品。这个平衡点,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用最极致的努力和智慧去共同寻找和定义。我不接受‘做不到’,只接受‘如何做到’。”

林烨的拍板,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虽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方向已经无比清晰。不再是互相指责和割裂,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共同攻克的技术难题。

会议结束后,两拨人虽然还是各执己见,但气氛已经缓和了很多,开始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讨论着具体如何实现那个“平衡点”。

林烨和陈薇最后走出会议室。

“还是你看得透。”林烨轻声对陈薇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一下就把问题的本质点出来了。”

陈薇笑了笑,挽住他的手臂:“我只是站在用户和市场的角度说了几句实话。真正难的,是接下来他们要去实现这个‘平衡’。这可是个考验功力的技术活儿。”

“我相信他们。”林烨看着窗外,目光坚定,“星火的团队,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