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252章 初现的裂痕与星火的日常

寰宇科技“追光者”脑环发布的热潮,如同七月的台风,来得猛烈,去得也快。短短一周后,网络上那股被资本强行煽动起来的狂热开始降温,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同晴空远方飘来的几缕阴云。

在星火科技,工作依旧按部就班,节奏却带着一种内敛的力量。

上午九点,林烨准时踏入办公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柠檬清新剂味道。他脱下西装外套,挂在门后的衣架上,露出里面熨帖的浅蓝色衬衫。办公桌上,助理已经整理好了当日的优先文件,最上面一份是周伟团队提交的关于“星火脑环2.0”传感器阵列灵敏度提升的实验报告。

他刚坐下,内线电话就响了。是陈薇。

“看到今天早上科技论坛的几个热门帖子了吗?”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静中带着一丝了然。

“还没来得及看。”林烨拿起平板,熟练地打开了几个国内外知名的科技社区和社交媒体平台。

果然,在那些曾经被“追光者”水军刷屏的板块,如今冒出了一些真实的用户反馈帖,标题颇为醒目:

【“追光者”体验报告:性能猛兽还是烫手山芋?】 【求助!脑环玩《星际征途》两小时,太阳穴位置可以煎鸡蛋了!】 【设计师慎入!寰宇“追光者”长时间建模严重过热,导致自动降频!】

点开帖子,内容大同小异。用户们详细描述了自己在长时间高负荷使用“追光者”后,设备贴近皮肤的部位(尤其是太阳穴和额前区域)温度明显升高,甚至到了烫手的地步。随之而来的便是性能下降——画面卡顿、AR投影闪烁,最要命的是设备为了保护硬件,会自动降低处理速度和显示亮度,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下面跟帖者众多,不少人在附和,表示自己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只是程度不同。

“零星反馈,但很典型。”林烨快速浏览着,语气没有任何意外,“集中在高负载场景。”

“和我们预判的一致。”陈薇在电话那头说,“寰宇的客服已经开始行动了。”

林烨切换页面,果然看到一些用户贴出了与寰宇官方客服的对话截图。客服的话术几乎模板化:

“尊敬的用户,您好。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您所反映的发热问题,经初步判断,可能源于个别批次工艺偏差导致,并非普遍现象。建议您暂停使用,并联系我们的售后服务中心进行检测,如确属质量问题,我们将为您免费更换新机。”

或者是:

“感谢您的反馈。设备在运行大型应用时会产生一定热量,属于正常物理现象。请确保在通风良好、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用,并避免连续超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这属于**型使用场景。”

这种将问题归咎于“个别批次”和“用户使用不当”的傲慢态度,进一步激怒了一些认真反馈问题的核心用户。论坛里的抱怨声有扩大的趋势。

“他们在试图降温,但用的是油。”林烨点评道,放下了平板。

“需要做点什么吗?”陈薇问。

“按兵不动。”林烨回答,“让林曼的团队继续监测,收集更详尽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导致设备重启、数据丢失或者引发用户不适的严重案例。现在还不是我们下场的时候。”

“明白。”

结束通话,林烨按下内部通讯键:“通知吴总、周总,半小时后小会议室,碰一下产业园二期工程的设计方案。”

与此同时,星火科技的员工餐厅里,正是早餐高峰的尾声。

芯片架构团队的顶梁柱王皓,正和他手下的几个骨干工程师坐在靠窗的位置。桌面上摆着吃空的餐盘,几个人却都没离开,正围着王皓的个人终端,看着上面显示的“追光者”拆解图(来自某知名拆解网站)和热成像模拟图。

“看这里,散热鳍片的密度和布局,根本不足以应对tdp(热设计功耗)瞬间飙升的场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工程师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点,“他们为了追求极致的轻薄,牺牲了最基础的散热冗余。”

“材料也有问题,”另一个女工程师补充道,“用的是成本更低的复合塑料,导热系数太低,热量堆积在内部散发不出去,不烫才怪。”

王皓默默听着,拿起手边的保温杯,喝了一口已经温热的枸杞菊花茶。他妻子今天早上特意检查过水位,逼着他带出来的。“基础原理。”他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一句,意思是这属于最基本的工程学错误。

几个工程师纷纷点头,脸上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技术者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寰宇这种牺牲稳定性和安全性换取纸面参数和外观的做法,简直是舍本逐末。

市场部所在的区域,则是另一番景象。

市场部总监林曼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套装,正站在公共办公区的白板前,快速书写着关键词:“过热”、“卡顿”、“客服回应”、“用户不满指数”。她身边围着几个负责舆情监测和市场分析的员工。

“大家注意,”林曼声音清晰,“目前舆论还处于早期发酵阶段,寰宇正在努力将问题‘个案化’。我们的任务是,不动声色地让这些‘个案’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技术博主和垂直媒体。”

她点了点白板上“用户不满指数”几个字:“量化它。统计负面反馈的增长速度、主要集中平台、用户情绪关键词。我们要的不是主观感受,是数据支撑。”

一个年轻员工举手问道:“林总监,我们需要引导一下评论吗?或者让合作的KoL发声?”

林曼果断摇头:“不需要。现阶段,任何主动的、带有星火标签的介入都会显得刻意,甚至可能引火烧身。我们只需要确保,真实的声音不会被湮没。记住,我们是观察者和数据收集者,不是煽风点火的人。”她顿了顿,强调,“真实,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

总裁办公室楼层的休息区,吴坤正拉着刚刚开完会的林烨吐槽。

“嘿,你说这寰宇,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吴坤灌了一大口冰水,“那么明显的散热缺陷,他们真就敢照搬照抄?连最基本的可靠性测试都不做吗?”

林烨靠在舒适的沙发椅上,手里端着一杯助理刚送来的热茶,目光落在窗外园区里正在练习团体操的新员工身上——公司即将举办夏季运动会。他淡淡地说:“利益驱动,时间紧迫。他们太想抢在窗口期关闭前占领市场了。”

“欲速则不达啊!”吴坤感慨,“咱们当年为了一个散热片的角度,做了上百次风洞模拟,熬了多少个通宵。他们倒好,直接拿来主义,也不管这‘主义’带不带坑。”

“所以,他们是寰宇,我们是星火。”林烨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时,陈薇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几份需要林烨签字的文件。她听到两人的对话,接口道:“刚刚法务部李文也提到了,寰宇的这种应对策略,虽然能暂时压下一些小问题,但如果后续出现更严重的质量事故,他们面临的将是集体诉讼和更严厉的监管审查。他们在透支品牌信誉。”

吴坤一拍大腿:“对嘛!我就说这么搞要出大事!等着瞧吧,这才哪儿到哪儿。”

林烨接过陈薇递来的文件,快速浏览后签上名字,一边说:“通知供应链,密切关注寰宇上游元器件的采购动态,尤其是散热相关组件的。他们可能会试图寻找替代方案。”

“已经安排了。”陈薇点头,“另外,周伟想申请增加‘脑环2.0’原型机的极端环境测试项目,包括高温高湿下的长时间满载运行。”

“批准。”林烨毫不犹豫,“我们不能再犯任何对手犯过的错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