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207章 灵光代价与无声守护

星火科技产业园,深夜。

“启明”项目专用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白色的灯光照射在杂乱无章的实验台和各种精密仪器上,映照着团队成员们疲惫而焦虑的脸庞。中央工作台上,静静躺着那个让所有人又爱又恨的“星火脑环”工程样机。

项目负责人周伟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还是不行。静态环境下信号勉强达标,一旦模拟真实使用场景,特别是多设备电磁干扰环境下,脑波信号的噪声比就急剧飙升,有效信号完全被淹没。”

算法专家李晶紧盯着屏幕上如同乱麻般的信号波形图,秀眉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我们尝试了所有经典的滤波算法,自适应、小波分析……效果都不理想。噪声和有效信号的频段有大量重叠,粗暴滤波会连有用的脑电波一起干掉。”

芯片架构负责人王皓叹了口气,他的压力同样巨大:“‘玄武2.0’的NpU算力足够,但现在的问题是前端采集的信号质量太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如果不能在信号预处理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就算神仙来了也没用。”

实验室里陷入一片沉默。脑环项目是星火技术升级的关键一步,承载着从消费级交互迈向专业级应用的野心。然而,这个横亘在眼前的信号干扰难题,像一堵无形的高墙,死死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一直沉默不语的林烨,缓缓从角落的椅子上站起身。他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底深处是掩饰不住的疲惫。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和思考,再加上“超维记忆库”那柄双刃剑的消耗,让他的精神力几乎触及底线。

“大家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换换脑子。”林烨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问题很棘手,但并非无解。我们缺少的,可能只是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角度。”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个略显笨重的原型机,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传感器触点。触感传来的瞬间,前世记忆中无数关于信号处理、生物电传感、乃至更前沿的神经接口技术的碎片,如同受到吸引般开始在他脑海深处微微闪烁。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那种深度的记忆提取,需要绝对专注和环境。

团队成员们依言暂时散开,有的去倒水,有的走到窗边透气,但空气中弥漫的焦灼感并未散去。

林烨对周伟低声道:“我去静一静,想想办法。你们继续尝试现有的优化方案。”

周伟看着林烨比平时更显憔悴的脸色,担忧地点点头:“林总,你也别太逼自己。”

林烨勉强笑了笑,转身走出了实验室。他没有回自己的豪华办公室,而是习惯性地走向了研发大楼顶层那个几乎无人使用的小露台。这里是他独处的秘密基地,能俯瞰部分园区夜景,更重要的是,这里足够安静,能让他与脑海中的“宝藏”进行深度沟通。

初秋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他发烫的额头。林烨靠在栏杆上,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排除。

“必须找到解决方案……”他心中默念,意识开始沉入那片浩瀚而危险的“超维记忆库”。

起初是混沌的,无数技术名词、公式、图表如同流星般划过。剧烈的刺痛感再次从太阳穴传来,这是精神力过度消耗的警告。林烨咬紧牙关,无视了身体的抗议,将意念集中——“解决高噪声环境下微弱生物电信号提取”。

仿佛触动了某个开关,记忆的洪流开始变得有序。一些来自未来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前沿论文摘要、技术报告的关键章节,逐渐清晰起来。他“看”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

一条路径专注于硬件革新,采用某种特殊的差分电极阵列和主动屏蔽技术,从物理层面抑制共模干扰。但这需要重新设计传感器,时间上来不及。

另一条路径则偏向算法颠覆,一种名为“多源信号融合降噪”的理念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不将噪声视为纯粹的敌人,而是利用多个辅助传感器(如肌电、眼动、甚至环境电磁噪声监测传感器)同步采集的数据,构建一个复杂的噪声模型,然后从混合信号中“减去”这个模型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与这种方法紧密结合的,是一种对共模抑制原理的极致运用。未来的研究者发现,大脑产生的有效信号在某些特征上具有独特的时空相关性,而环境噪声往往不具备这种特性。通过一种精心设计的自适应参考算法,可以极大程度地保留相关信号,剔除不相关噪声。

“就是它了!”林烨心中一震。这条算法路径,恰恰可以利用现有硬件架构,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性能突破!

他竭力记忆着那些关键的核心算法思想、滤波器的结构设计要点,以及几个至关重要的参数调整范围。这过程如同在狂风巨浪中捕捉几片特定的雪花,极度耗费心神。当最后一点关键信息被他牢牢刻印在脑海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猛地袭来,他几乎站立不稳,连忙伸手扶住栏杆,才避免摔倒。

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衬衫后背,大脑像是被抽空了一样,传来阵阵虚脱感。他知道,今天的极限已经到了。

拖着沉重的步伐,林烨脸色煞白地回到实验室。他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林总,你没事吧?”李晶率先注意到他的异常。

林烨摆摆手,示意自己还好。他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手指因为虚弱而微微颤抖,但落笔却异常坚定。

“各位,我们可能走错方向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传统的滤波思路是在一条浑浊的河里捞鱼,水太浑,鱼看不清。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先想办法让水变清,或者,学会在浑水里也能精准地摸到鱼?”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飞速勾勒出“多源信号融合降噪”和“自适应共模抑制”的核心框架。没有复杂的公式,只有清晰的逻辑框图和技术要点。

“……所以,我们需要引入肌电和眼动传感器作为辅助参考,实时构建环境噪声模型。这里,关键点在于这个自适应权重调整算法……”林烨的笔尖点在一个核心模块上,“它需要根据信号的信噪比动态调整融合策略,这是突破的关键。”

他又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脑电信号特有的时空相关性,设计更强的共模抑制算法,将普遍存在的环境电磁干扰视为“共模信号”最大程度地抵消掉。

随着林烨的讲解,李晶的眼睛越来越亮,她死死盯着白板,大脑飞速运转,之前困扰她的许多疑点竟然在这套全新的理论框架下迎刃而解!王皓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已经开始在心中构思如何在NpU上高效实现这些新算法。

“林总……这思路太厉害了!这完全跳出了现有的教科书范畴!”李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您是从哪里……”

她的话问到一半停住了,因为她看到林烨讲完后,几乎虚脱地靠在白板上,额头上全是冷汗,呼吸也变得急促。

“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向。”林烨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具体实现,就靠你们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来。”

说完,他再也支撑不住,身体晃了晃。周伟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扶住他。

“快,送林总回去休息!”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一身职业装、显然是刚结束外部会议赶回来的陈薇,出现在了门口。她一眼就看到了被周伟扶着、脸色苍白如纸的林烨,心头猛地一紧。

“怎么回事?”陈薇快步上前,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和一丝责备,目光扫过周伟等人。

“林总他……可能是太累了,刚才给我们讲解新技术方案,一下子有点虚脱。”周伟连忙解释。

陈薇没有再多问,她伸手探了探林烨的额头,触手一片冰凉湿腻。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周伟,李晶,这里交给你们。林总我带走了。”陈薇的语气不容置疑,她果断地接过搀扶林烨的责任,她的司机兼保镖不知何时已安静地等在了实验室门外。

“我没事……还能……”林烨还想挣扎。

“闭嘴,跟我走。”陈薇难得地用上了近乎命令的口吻,搀扶着他的手臂却异常稳定有力。

陈薇没有送林烨回他那个冷清得像个样板间的公寓,而是直接将他带到了自己位于公司附近的高档公寓。这里显然更有生活气息。

她让林烨在沙发上躺下,给他盖上了柔软的薄毯。然后熟练地走进厨房,煮了一碗清淡易消化的蔬菜粥。整个过程沉默却高效,带着一种与她平时在商场上杀伐果断截然不同的温柔。

当她把温热的粥端到林烨面前时,林烨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他想说些什么,却被陈薇用眼神制止了。

“先吃东西,然后睡觉。天大的事,明天再说。”她的语气缓和下来,但依然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

林烨默默地吃完粥,温暖的食物下肚,确实让他感觉舒服了一些。在陈薇的“监督”下,他躺在充满淡淡馨香的陌生客房里,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很快就沉沉睡去。

确认林烨睡着后,陈薇轻轻关上门,回到客厅。她并没有休息,而是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灯光下,她的侧脸线条柔和却坚定。

她先是登录公司内部系统,以副总裁的权限,悄无声息地将林烨明天上午几个不重要的会议全部取消或延期。然后,她开始处理那些原本需要林烨过目,但并非紧急到不能代劳的文件——一份供应商合同草案、一份市场活动的预算申请、几封需要回复的普通商务邮件。她在处理意见上清晰地标注“代林总处理,方案供参考”,既分担了他的压力,又保持了分寸感。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晨曦微露。陈薇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走到客房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听到里面传来林烨平稳的呼吸声,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她回到沙发坐下,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知道林烨身上有秘密,那种远超常人的技术洞察力来得太过惊人。但她也深知,这种“天赋”必然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今晚林烨的虚弱状态,印证了她的猜测。

“真是个……拼命三郎。”陈薇低声自语,语气中混杂着心疼、敬佩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愫。她拿起手机,给助理发了条信息,让对方上午去林烨常去的餐厅买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送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