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139章 思维的边界与图书馆的偶遇

星火科技cEo办公室的隔音效果极好,足以将外间的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偶尔爆发出的技术争论隔绝在外。然而,此刻的林烨,却感觉自己被另一种更加喧嚣的噪音所包围。

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声音,而是来自他大脑内部,来自“超维记忆库”深处,来自无数未来科技分支交织成的、令人目眩神迷又倍感压力的思维风暴。

他站在白板前,上面还残留着“燎原”项目最后一次评审会的部分图表和数据。但他的手指划过那些熟悉的曲线和参数,眼神却有些飘忽。

“更轻量化……”他喃喃自语。指环1代虽然设计出色,但长时间佩戴仍会有异物感。下一代产品,能否像一枚普通的戒指,甚至是一片轻薄的贴片?这需要材料学的突破,需要芯片集成度的再一次飞跃。

“更强大……”玄武-1.0只是起点,算力足以支撑现有的交互和部分扩展应用,但要实现他脑海中那些更宏伟的蓝图,还远远不够。神经信号的解析需要更精细,反馈需要更迅捷,能耗需要更低。玄武-2.0、3.0的架构图已经开始在他脑中模糊勾勒,但那意味着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未知的技术风险。

“更专用……”指环1代是一个成功的通用型消费电子产品。但未来呢?是否需要针对不同场景开发专用设备?比如,专注于极致沉浸感的VR\/AR头戴设备?专注于生产力创作的脑控输入套装?或者……

他的思维滑向了更深、更敏感的领域——“脑联”生态的深层应用。

健康监测。这几乎是必然的延伸。通过高精度采集脑电波、心率、血氧甚至更复杂的生物电信号,实现对用户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睡眠质量分析、情绪压力评估、癫痫或中风的前兆捕捉……这背后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潜力巨大,但随之而来的数据**、伦理问题和医疗监管壁垒,也如同高山般横亘在前。

脑机接口医疗辅助。这是他内心深处更迫切的渴望。让瘫痪患者通过思维控制外骨骼重新行走,让失语者通过脑信号合成语音重新“开口”,让盲人通过视觉信号编码重见光明……这些在上一世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如今有了“超维记忆库”的指引,是否有机会提前实现?这不再是商业竞争,而是近乎于使命的召唤。

但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技术实现难度呈指数级上升。这不仅仅是算法和芯片的问题,还涉及到了解刨学、神经科学、材料生物相容性等众多他并不熟悉的领域。 伦理和社会的争议将空前激烈。读取脑信号?这触碰了人类最根本的**禁区。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公众的接受度、法律的界定、道德的讨论……每一项都可能将星火推向风口浪尖。 巨象(赵天宏)和其他对手绝不会坐视星火进入这些高价值领域,他们的反扑只会更加凶猛和不择手段。

纷繁的思绪像一团乱麻,缠绕着他,让他有些喘不过气。办公室的四面墙,似乎正在缓缓向他压来。他需要空间,需要跳出这充满了代码、电路图和商业策略的环境,需要一点能刺激新想法的“意外”。

他看了一眼日程表,周末两天,奇迹般地没有安排任何会议。他做出了决定。

“李静,”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帮我清空周末所有非必要安排。如果有急事,电话联系。”

“好的,林总。”李静干练地回应,没有多问一句。

周六清晨,临深市立图书馆。

与工作日西装革履的形象截然不同,林烨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连帽卫衣、牛仔裤和运动鞋,背着一个双肩包,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刷卡走进了市立图书馆。

这里没有星火科技的前台和炫酷的展厅,只有高耸的书架、弥漫的旧书墨香和一种令人心安的静谧。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零星有几个早起的学生和老人埋首于书桌前,只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极轻微的脚步声。

这种氛围让林烨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入知识与时间沉淀的味道。

他此行的目标很明确——生物医学工程区和认知科学区。这些领域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超维记忆库”中存在着大量相关的未来知识碎片;陌生是因为他缺乏系统性的、基于当前时代背景的理论基础。他需要了解现在的技术走到了哪一步,瓶颈在哪里,从而找到那条能将未来知识“平滑”引入现实的最佳路径。

他在迷宫般的书架间穿梭,手指划过一本本厚重大部头的书脊:《神经工程学原理》、《脑电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相容性材料》、《认知神经科学前沿》……他凭借直觉和记忆库的模糊指引,挑选了十几本看起来最可能有所启发着作,抱起来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抱着人类对自身大脑探索的厚重历史与未来。

找了一个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下,他很快沉浸其中。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神经网络结构图、实验数据曲线,在他眼中却仿佛活了过来,与他脑海中的未来碎片相互印证、碰撞、激发。

“原来这个信号滤波方法在现在已经有雏形了,但效率太低……” “这种高分子材料……记忆库里有它的改良版本,生物相容性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关于视觉皮层信号编码……现在的理论还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先发表几篇高质量的论文,慢慢引导学界的方向,为后续应用铺路……”

他完全忘记了时间,时而凝神细读,时而奋笔疾书,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灵感火花和关键点,时而又停下来,望着窗外葱郁的树木出神,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知识整合与推演。

偶尔有坐在附近的学生,会对这个看起来年轻却抱着如此深奥专业书籍、阅读速度飞快且时而眼神放空的“同龄人”投来好奇的一瞥,但很快又沉浸回自己的世界中。

时间悄然流逝,午后的阳光变得愈发慵懒。

林烨感到眼睛有些酸涩,他抬起头,揉了揉眉心,准备休息一下。他站起身,打算去茶水间接杯水。

就在他穿过阅览区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中学生,抱着一本厚厚的编程教材,有些犹豫地拦住了他,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和一丝兴奋。

“请……请问,您是星火科技的林烨先生吗?”男孩的声音不大,带着青春期特有的沙哑和紧张。

林烨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在这里,这身打扮,还会被人认出来。他下意识地压低了一点声音,微笑着点头:“是我。你好。”

“哇!真的是您!”男孩的眼睛瞬间亮了,音量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引得旁边几个人抬起头望过来。男孩立刻意识到失态,赶紧捂住嘴,脸涨得通红,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我、我太喜欢你们的指环了!我用它做了一个控制智能家居的插件,还、还参加了你们开发者社区的比赛……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您是我的偶像!”

男孩的纯粹和热情感染了林烨,驱散了他刚才思考沉重问题时的疲惫。他笑着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谢谢你的支持。开发者社区很棒,有很多像你一样有创意的年轻人。继续努力,未来也许有机会来星火一起工作。”

“真的吗?太好了!”男孩兴奋极了,慌忙地从背包里翻找,“林、林总,能……能请您给我签个名吗?就签在这本书上!”他递过来的正是那本编程教材。

林烨看着教材封面上《python核心编程》几个字,不禁莞尔。他接过笔,在扉页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一句鼓励的话:“致未来的技术大神:代码改变世界。——林烨”

男孩如获至宝,紧紧抱着书,连连鞠躬道谢,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这个小插曲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泛起了小小的涟漪。有几个人似乎也认出了林烨,开始低声议论,投来好奇和敬佩的目光,但并没有人再上前打扰。

林烨接完水回到座位,心情变得轻松了不少。被认可、被期待,这种感觉很好,同时也提醒着他肩上的责任。他所思考的,所努力的,不仅仅是为了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为了能够点燃更多像这个男孩一样的年轻人的梦想,为了能够真正做出一些改变。

他重新翻开书页,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未来的路很难,布满荆棘且迷雾重重。但每一次技术的微小突破,每一个用户发自内心的笑容,每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和鼓励,都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对抗巨象,为了打造一个科技帝国。更深层次的驱动力,是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渴望,是运用技术去改善甚至拯救生命的可能性。

窗外的天色渐渐变暗,图书馆亮起了柔和的灯光。

林烨合上最后一本书,将笔记整理好放回背包。他的头脑依然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许多问题依然没有答案,但最初的迷茫和焦虑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的方向感和沉甸甸的决心。

下一代产品的形态?医疗应用的切入点?伦理的边界?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厚重的典籍与他对未来的惊鸿一瞥之间,需要他一点点去挖掘、去融合、去创造。

他站起身,悄然离开图书馆,融入了京海市华灯初上的夜色之中。

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而图书馆内,那个得到签名男孩,依旧激动地翻看着扉页上的签名,眼神炽热,仿佛看到了自己无限可能的未来。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身影,也合上了面前伪装成杂志的监控设备,悄然发送出一条信息:“目标在市立图书馆停留四小时,主要查阅生物医学及认知科学类书籍。行为无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