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血玉传承 > 第90章 大战开启,祖孙相见

血玉传承 第90章 大战开启,祖孙相见

作者:黄莲居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22:17:03

最终郑应德同意让郑克洪跟随,但是不能阻碍义军的军事行为!郑克洪也保证到,绝对不会插手两军的厮杀!

随后郑克洪与张宝宝约定在风陵渡口见,随后张宝宝将手下义军八千人全部带出,急行军到风陵渡口,而此时的弘恺想着明天早上再渡河前往陕西!时间在弘恺这边平静的度过,但是这夜幕之下张宝宝部队却是一刻也未停留的的赶向风陵渡口,直至第二日都没出太岳山脉,随后郑应德找到郑克洪说道:我们到时候肯定需要在陕西境内对清廷的队伍进行狙击,现在我们俩先到前方探路,为大军做好策应。

郑克洪表示赞同,其实郑克洪并不在乎义军在哪里对八旗军进行攻击,他只在乎自己十六族爷爷不能出事,其他人并不在乎,只要十六族爷爷不出事就是对老祖最好的交代!

随后郑克洪用灵力包裹着郑应德,两人御空在夜色下飞行了一个多时辰就来到了风陵渡口,看到渡口处支起的帐篷郑克洪和郑应德爷孙俩相视一笑。没想到现在清军还有时间支帐篷,看来八旗军的战力已经不行了!

作为支援部队,一切行军负担都要尽量减少,这样会拖慢支援部队的行军速度,这是在战时一支部队必备的军事素养,但是此时弘恺的部队在爷孙两人眼里是毫无战斗力的。

此时郑克洪用神识覆盖下方的部队,而郑应德用灵识观察下面的部队,两人同时看到对方眼里的兴奋。此时还未到卯时,大部分的军士都还在睡梦中,守卫巡逻的军士也是精神不佳,毕竟白天赶了一天的路,他们此去云南军士众人都没有多大的兴趣,都认为只是走个过场,毕竟当年明汉军都无法阻挡满清骑兵!

此时帷帐之中一十岁的少年正在熟睡,这就是那位小贝勒——弘恺,只要将其控制在手里,那福清到时候肯定会投鼠忌器!现在的爱新觉罗·高塞就是未来张宝宝和清廷谈判的筹码,现在再来一个爱新觉罗·弘恺,那就是双保险。这也是郑应德与张宝宝执意要狙击福清郡王的先遣部队,因为这里面有一张未来义军的护身符,是义军和清廷谈判的筹码!

此时郑应德传音道:洪儿,你现在将你的神识全部覆盖下面,看看周边还有没有其他势力在附近。如果我们两现在绑走弘恺,是不是能帮助对方吃下这些八旗军,如果没有我们到时候还是要带人过来将这支先遣部队处理掉,因为你也看到了,这只先遣部队的装备太过精良,到时候与义军交战的话,肯定会对义军造成不小的压力!

郑克洪听完郑应德的解释,双目微阖,神识如一张无形巨网陡然铺开,瞬间笼罩了方圆三十里地。在他的感知中,两处隐蔽的埋伏点如同蛰伏的猛兽,正散发着危险的气息。那里的人数虽只有三百左右,可每一个都气息沉凝,修为竟都在内劲巅峰之上;更令人心惊的是,其中竟有近二十位宗师中期以上的修士,而最可怕的是,还有五位筑基修士隐匿其间。

就在这时,郑克洪的神识捕捉到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 一位筑基巅峰的修士。让他心头一震的是,那人腰间竟佩戴着一块郑家独有的血玉。可无论郑克洪如何催动神识仔细探查,对方的面容始终笼罩在一片模糊之中,仿佛脸上的那块面巾蕴含着某种诡异的力量,能将他的神识隔绝在外。

郑克洪立刻将自己的发现用神识传音告知了郑应德。郑应德面露难色,他的灵识范围较短,只能覆盖数百米,根本无法触及那处埋伏点。他思索片刻,让郑克洪以灵力为引,悄然将自己的灵识包裹着,送到那位筑基巅峰修士的头顶,准备一探究竟。

然而,郑应德的灵识尚未靠近,就被对方察觉。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并未因这无礼的探查而怒火中烧,只是传来一句平淡却意味深长的话语:“同室操戈!”

郑克洪与郑应德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疑惑,随即收回了探查的念头,悄然回到爱新觉罗?弘恺的帷帐上方,如同两尊静默的雕塑,注视着下方的一切。周围又恢复了之前的寂静,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郑克洪心中却疑窦丛生,刚才那些埋伏之人究竟是谁?

就在他沉思之际,那些埋伏之人已然行动起来,如同暗夜中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向着满清驻地摸去。筑基修士沉稳地在后压阵,而走在最后的是三人,为首的正是那位筑基巅峰的修士,他身后左右跟着两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此时,若是赵记面馆的赵新志在场,定会一眼认出他们,并告诉郑克洪他们的身份。

这后面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新志的同族,左边的是赵信,右边的是赵宝。而被他们护在中间的那位,正是郑克洪的九爷爷 —— 郑瑞海,江湖上人称 “九戾?穹煞”。

此时,郑瑞海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缓缓抬起头,朝着郑克洪和郑应德藏身的方向望来。当郑克洪的目光与郑瑞海的眼睛对上的刹那,他浑身一震,那是他幼年时期难以忘记的眼神!那双细长的眼睛里,交织着慈祥和狠辣 —— 对家人后辈的慈爱,如同春日暖阳,能融化冰雪;对敌人汉奸的憎恶与狠辣,恰似寒冬利刃,能割裂一切。

郑瑞海的侠义之名,在江湖上早已如雷贯耳,而郑家作为前明遗臣,世代传承着复明之志,这份家国情怀在他身上尤为炽烈。早年间邻县遭遇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当地县令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勾结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百姓们走投无路,只能在绝望中哀嚎。郑瑞海得知此事后,单枪匹马闯入县衙。当时县衙内外守卫森严,刀枪林立,可他凭借着一身过硬的功夫,如入无人之境。他一脚踹开县令的房门,彼时县令正和粮商推杯换盏,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见郑瑞海闯进来,县令吓得魂飞魄散,粮商也面如土色。郑瑞海没给他们多说废话的机会,一把将县令揪起来,厉声喝道:“百姓们在外面饿死,你却在这里大鱼大肉,你们可有良知?” 随后,他逼迫县令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了受灾的百姓。百姓们捧着救命的粮食,对郑瑞海感恩戴德,纷纷称赞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可也正是他这身超群的资质、侠义之举,以及郑家前明遗臣的身份,引来了清廷的极度忌惮。清廷深知郑家世代心怀复明之志,见郑瑞海武艺高强又深得民心,怕他日后成为威胁自己统治的中坚力量,便想将他招揽到麾下以绝后患。他们派了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高官厚禄来到郑家,许以郑瑞海要职。郑瑞海却对这些嗤之以鼻,他冷冷地对使者说:“我郑瑞海身为前明臣子之后,只认黎民百姓,不认你们满清的高官厚禄。你们清廷窃我河山,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绝不会与你们同流合污。”

使者被拒后恼羞成怒,回去向朝廷复命。清廷见招揽不成,便决定对郑瑞海下毒手。他们先是捏造罪名,污蔑郑瑞海勾结反贼意图复明谋反,随即派兵围剿郑家。那一天,郑家老祖主坐中堂接见了西安府府台,两家达成协议,只要以后郑瑞海不再出现在陕西境内,朝廷就会撤兵,还郑家清白!

他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家园,看了一眼至亲的家人,然后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来到晋省。从此,他便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涯,清廷的追兵如影随形,他只能在刀光剑影中艰难求生,但心中的那份侠义、对清廷的愤恨,以及身为前明遗臣后代的家国大义,却从未消减。

此刻郑克洪知道下面之人就是自己的九爷爷,便知道此时身后的定是那两个赵姓的关门弟子。郑克洪此时已经忘记他之前的承诺,因为他做不到家人单独拼杀!

随后郑克洪给郑应德神识传音道:族爷爷,那人是我九爷爷,身后乃是南明泉州赵家之人,您和我一起下去共同杀敌!

当郑应德听到是自己的侄子,便没做犹豫,两人迅速飞身到郑瑞海身旁,致使赵家兄弟过度紧张已经做出了防御!但是看到郑克洪胸前的血玉,两人又放下戒备,那是对前来之人的完全信任。当郑克洪和郑应德来到郑瑞海身旁时,赵氏兄弟向两边散开留出空间给两人,此时郑克洪激动地对着老者叫道:九爷爷我……

只是还未说话就见郑瑞海打断道:后面再说,这小贝勒身边有少林的罗汉,修为战力在筑基中后期,不可大意!

郑克洪见自己的九爷爷如此的慎重,便没再开口而是用神识将整个营地笼罩,然后找出三个罗汉,第一遍没有仔细查探,竟然没发现这其中一个和尚竟然是老熟人,此时的郑克洪却不知不觉的笑出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