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血玉传承 > 第73章 九戾·穹煞 赵新志与“赵鑫智”(一)

听到这里,郑克洪只觉一股热血直涌头顶,猛地从石凳上弹起身来,双手不自觉攥紧,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赵叔!您说的……您说的难道就是那位被清廷视为心腹大患,江湖上人称覆清九戾、穹顶煞星的——九戾·穹煞?”

他这一声喊得又急又响,夜空中还带着几分回音。赵老板吓得脸色骤变,顾不上手中的酒壶,慌忙上前一步捂住郑克洪的嘴,另一只手还紧张地朝四周扫了扫,压低声音急道:“我的小祖宗!这都几更天了?你就不怕被镇上巡逻的清廷兵丁听见,或是被哪家耳朵尖的住户听了去?传出去可是掉脑袋的祸事!”

被赵老板这么一提醒,郑克洪才猛然回过神,意识到自己方才失了分寸。他虽一身傲骨,从不惧清廷的强权压迫,可眼下这镇上还住着近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自己若是因一时激动暴露了行踪,或是牵扯出九戾·穹煞的名号,这些百姓定会被清廷迁怒,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就算日后他能领兵回来为众人报仇雪恨,那些逝去的生命也再也回不来了。想到这里,郑克洪脸上的激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愧色,他轻轻拉开赵老板的手,低声道:“赵叔,是我莽撞了,对不住。”

话音刚落,郑克洪忽然眼睛一亮——他前阵在秘境中修习阵法,其中恰好有一套简易的隔绝阵法,能隔绝声音与视线,正适合此刻使用。他当即抬头对赵老板说:“赵叔,您先稍等片刻,我这就布个简易的隔绝阵,这样咱们说话就不怕被人偷听、偷看了。”

不等赵老板开口问“何为隔绝阵”,郑克洪已抬手摸向腰间的乾坤袋。那袋子看着小巧,内里却别有洞天,他伸手一掏,便取出三颗通体莹润、泛着淡淡灵光的灵石——这正是此前他在驻地布置“北斗七星隐天大阵”时用过的,灵气尚足。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扬,三颗灵石便如长了眼睛般,“嗖”地飞向两人周围的三个方位,精准嵌入地面预先看好的阵眼之中。几乎是灵石落定的瞬间,一层肉眼难辨的无形能量薄膜悄然展开,将两人周身一丈之内的区域彻底笼罩,连空气中的风似乎都被挡在了外面。

另一边,赵老板本想开口问问那“发光石头”是什么,可话还没到嘴边,就见郑克洪抬手掷出三颗灵石。紧接着,更让他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地面上骤然升起一层薄薄的白色光罩,那光罩透着柔和的光晕,将两人稳稳护在中间,可还没等他看清光罩的模样,光罩又像从未出现过一般,悄然消失了。直到这时,郑克洪才笑着拍了拍手,对满脸惊愕的赵老板解释:“赵叔,您现在可以放心了!这隔绝阵看着不起眼,实则管用得很——咱们在里面就算大声说话,外面的人也听不见半点声音;就算有人走到跟前,也看不见咱们的身影,只会觉得这里是空的。”

经郑克洪这么一解释,赵老板才恍然大悟,伸手摸了摸身前的“无形薄膜”,只觉指尖触到一层软软的屏障,心中又惊又奇,忍不住叹道:“克洪啊,你这手段也太神奇了!竟和当年九戾大哥展露的本事一样,跟仙人似的!”

见郑克洪听到“九戾大哥”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赵老板便主动开口解释:“其实啊,我原名不叫赵新志,叫赵鑫智。”说着,他端起桌上的酒杯,蘸了点酒水,在桌面干净处一笔一划写下“赵鑫智”三个字,字迹虽简单,却透着几分郑重。“后来为了提醒自己身系国仇家恨,才改名叫赵新志。”他又蘸了点酒,写下“赵新志”三字,“你方才听我提起九戾大哥,想必心里有不少疑问,今日既然咱们聊到这份上,我就把当年的事慢慢跟你说。”

“我本是漳州府华安银塘人,祖上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旁支后裔,世代姓赵。在明末清初之前,我们赵家一直做海上贸易,生意做得极大——北到山东,南到南洋,都有咱们赵家的商船。那时咱们赵家的布匹,因为花色好、质地佳,在海外极受欢迎,每年单是海商贸易的净利,就有将近三十万两白银,说一句‘日进斗金’都不夸张。就算到了南明快倒台的时候,家族贸易受了些影响,年净利也还有十万两,在当地仍是首屈一指的富商。”

说到这里,赵老板(赵新志)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他却浑然不觉,只觉得喉咙里烧得发疼,眼底也泛起了红:“可这一切,都毁在了清军手里。丙戌年(1646)之后的三年,清军打进福建,在全境大肆屠杀,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整整杀了三年啊!你能想象吗?原本热闹的城镇,没过几天就成了空城,街上到处是尸体,河里飘的也全是人,连井水都被染成了红色……那种人间炼狱的惨状,我到现在一闭眼还能看见。”

他停顿了片刻,用力揉了揉眼睛,才继续说道:“那三年里,我们家族和现在的郑家一样,为了活命,只能分批四处躲避——年轻力壮的进山躲在山洞里,老弱妇孺就藏在废弃的破庙里。可躲得过清军的屠刀,却躲不过三年屠杀后紧跟着的灾荒。地里的庄稼没人种,存粮也早吃完了,饿殍遍地,当时福建十室九空,真的一点都不夸张。直到庚寅年(1650),福临亲政,下旨停止了屠杀,可那时的福建全境,早已荒无人烟,曾经的富庶之地,只剩下满地白骨和断壁残垣。”

“福临亲政那年,我刚满十八岁。你知道吗?屠杀开始前,我们赵家算上旁支,一共有近一千人,子侄后辈里有读书的、有经商的、有习武的,人才济济,多热闹啊。可等我十八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祖祠,和剩下的族人汇合时,活着的只剩十八个人了——其中还有两人被清军打断了手脚,身体残缺,连自己吃饭都做不到。”说到这里,赵新志的声音再也忍不住,哽咽起来,眼泪顺着脸颊滚落,滴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酒渍。

郑克洪看着赵新志悲痛的模样,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忽然想起之前在马厩里见过的那位沉默的大叔,便轻声问道:“赵叔,您说的那两位身体残缺的族人……马厩里半躺着的那位大叔,莫非就是您赵家的人?”

“是,他是我小叔,按你们那边的说法,就是我父亲的弟弟。”赵新志抹了把眼泪,声音低沉地说道:“你上次见他时,是不是觉得他总是不说话,一直半躺着?那都是被清军害的啊!他当年才十三岁,亲眼看着我小爷爷被清军砍断了四肢,疼得满地打滚,最后流血而死;看着我小奶奶被清军侮辱,之后又被活活打死。清军还觉得不够,用木板狠狠拍碎了我小叔的双腿,把他扔进河里,逼他只用一只手游到对岸。我小叔为了活命,游到一半就故意沉下去,装成死人,飘在河上,才骗过了岸上的八旗兵,捡回一条命。可自那以后,他受了太大的刺激,再也没说过一句话,连眼神都变得呆呆的。这些年,我走到哪都带着他,生怕他再受一点委屈。”

赵新志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赵家从那场灾难里活下来后,足足休养了二十年,可到现在,族人数量还没超过五十。我与清廷,早已是不共戴天之仇!可惜我从小身体底子弱,连提刀都费劲,没法习武,不然当年九戾大哥在福建招兵抗清时,我肯定跟着他去,就算战死沙场,也比现在这样苟活强!”

“那其他十六位族人,后来都去了哪里?”郑克洪见赵新志情绪稍缓,便继续问道。

赵新志听到这个问题,眼神飘向远处的夜空,陷入了回忆,缓缓说道:“后来啊,那十六人里,有三人觉得福建太危险,就坐船去了台湾,投靠了那里的反清势力;有几位年纪稍大、擅长经商的,去了南洋,想在那边重新做起生意,为反清攒点钱财;剩下的十人,都留在了大陆各地——要么加入了天地会、小刀会这些反清组织,直接拿起刀跟清廷干;要么就做些小生意,暗中为反清组织提供粮食、药品和消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自豪:“其中有两个孩子,当年年纪还小,是我看着长大的。康熙元年那年,他们刚满十八岁,我觉得他们是块好料子,就把他们引荐给了九戾大哥。九戾大哥见了他们,很是喜欢,当场就收他们做了关门弟子,教他们习武、练术法。后来九戾大哥来过咱们镇上几次,每次都带着他们两个。上次见他们还是一年前,九戾大哥跟我说,他们现在已经到了‘筑基中期’。我也不懂这‘筑基中期’是什么意思,只听九戾大哥说,他们现在可厉害了,身手比当年的我强百倍不止,两人联手的话,连九戾大哥自己都未必能打赢他们!”

一旁的郑克洪听到“筑基中期”四个字时,瞳孔骤然一缩,心头狠狠一震——筑基期是修士才有的境界!他之前就猜测九戾·穹煞可能是修士,可一直没敢确定,如今听赵新志说,九戾竟能教出筑基中期的弟子,那九戾必然是修士无疑!这个猜测得到证实,郑克洪心中又惊又喜,对九戾·穹煞愈发敬佩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