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血玉传承 > 第69章 初见

血玉传承 第69章 初见

作者:黄莲居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22:17:03

郑克洪在云端隐藏到正午,就见两人一前一后来到约定之地,前方走的看似十七八岁的少年,但从气势上来看此少年应该有龙虎之威,在后面的虽然老态但也是在其身上闪现出灵力波动,显然是一位修士,为了不被对方察觉到,郑克洪并没有做过多的神识探查,生怕惊扰了对方。

两人来到约定之地后,郑克洪没有急着出去赴约,而是在云后用神识观察着下方,想要看看下面两方人马是敌是友,所以郑克洪站在云端静观其变。

底下的人并没有发现在蔚蓝的天空上一片飘在远处的云上有个人正监视着他们。而八月中旬的正午,太行山脉的每块石头像是被熔炉赤烤的铸铁,连空气都被烘得发颤,风卷着碎石子滚过地面,擦出细碎的声响,却连一丝凉意都带不来。少年(康熙)停下脚步,玄色衣袍早被汗水浸得贴在后背,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尖触到滚烫的发梢,眉头微蹙却没多言,只转头对身后的太监低声道:“再等等,郑先生既约了此地,想必不会失约。”

那老太监躬着身,袖管里的手悄悄掐了个引气诀——他这点灵力只能勉强抵御暑气,却连半分探查之力都没有,更别提察觉云端的郑克洪了。他喏喏应着:“主子放心,奴才已按您的吩咐,让护卫们在三里外的山坳里候着,绝不会惊动任何人。”

这话刚落,远处林间忽然传来几声短促的鸟鸣,声音被热浪揉得有些模糊。康熙眼底微亮,却依旧站在原地没动——他知道这是护卫传来的“安全”信号,只是郑克洪未到,他不愿先露了行迹。

云端的郑克洪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神识扫过三里外的山坳,果然捕捉到几缕收敛得极好的气息——那些人气息沉稳,动作间毫无灵力外泄,显然是精通隐匿的护卫。他心中暗忖:这少年行事倒谨慎,既赴约又留了后手,倒不像寻常世家子弟。

此时日头更烈了,康熙脚边的石头烫得能烙坏鞋底,他却依旧身姿挺拔,仿佛那灼人的热气与他无关。老太监忍不住又擦了擦汗,喉结动了动想劝主子到树荫下等,却见康熙忽然抬眼望向云端的方向——并非察觉了郑克洪,只是被晃眼的日光刺得眯了眯眼,轻声道:“郑先生该来了吧?”

就这样少年与老修士在烈阳下又待了差不多两个时辰,三方人马都没有急躁的迹象。郑克洪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变做了伪装,将自己的气息隐藏起来,在远处施展术法并拿出普通长剑用灵力包裹长剑让其漂浮在脚下,便从二十里之外,假之御剑而来。当老太监灵识感应到郑克洪时,此时时间已经来到申时,而山中已经散去了燥热,微风凉意在山中穿梭,让身边的绿叶都悄悄露出了神采!

老太监见郑克洪御剑而来便少了三分忌惮,随后秘法传音给少年,告诉他郑克洪已经过来了,为了不让郑克洪看出端倪,老太监让少年不要妄动,就当做不知道!

再过了将近半刻钟的时间,郑克洪缓缓降落在少年和老者的身后,而此时少年则用惊讶和不可思议的表情来迎接郑克洪!

当然此时的郑克洪也给对方演了一场戏,用锋芒毕露和目空一切来回应少年。

此时郑克洪才准备细细打量眼前的少年,只是微风不经意间将对方腰间的九龙玉佩,只是这一点郑克洪就已然明了,面前之人就是清廷的康熙皇帝—玄烨。

风卷着山尖的热浪扑过来,掀得玄烨玄色锦服的下摆猎猎作响,衣料上暗绣的流云纹在强光下泛着冷光,倒比周遭滚烫的空气多了几分寒意。他站在平台边缘,脊背挺得笔直,像是一柄收了鞘的剑,指尖却漫不经心地摩挲着腰间内侧——那里藏着的九龙玉佩,只在风势最急时露了半片龙鳞,便又被他按回衣内,仿佛那象征皇权的物件,不过是随手可藏的寻常配饰。

郑克洪的目光落在他脸上,见他唇角噙着浅淡的笑意,眉眼间带着少年人该有的清朗,可那双眼睛却深不见底。方才老太监低声提醒“山风大,主子当心着凉”时,玄烨笑着应了句“不妨事”,语气温和得像是在与亲近之人闲话,可垂下眼睫的瞬间,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厌烦,快得让人以为是日光晃眼生出的错觉。

他抬手扶了扶鬓边,动作优雅从容,指腹却无意识地掐着袖口的锦线——那是方才听老太监灵识传音护卫回报“山下已按吩咐清场”时留下的动作,明明面上是全然的信任,指尖的力道却泄了他心底的防备。连风吹乱额发,他抬手拢回时,目光扫过平台角落的阴影,看似随意,却将那处的草木动静都收进眼底,仿佛每一秒都在确认周遭是否绝对可控。

郑克洪看着他这般模样,忽然明白那九龙玉佩为何要藏在腰间内侧——这位少年天子,连显露皇权都带着三分谨慎,笑意是给旁人看的温煦,眼底藏的却是无人能窥的算计,连一句简单的应答,都裹着心口不一的两层意思。

郑克洪笑笑说道:看阁下不是一般人,看你身边之人应该是个阉人!

听到郑克洪直接摆明了说,玄烨并没有心虚,因为一般人还真用不起太监,所以再隐瞒身份没有任何意义,便开口道:我是当今皇上。玄烨为了让自己有几分威严便说道:念你是初次见朕,就免礼了!你们**门一脉为先朝天下之楷模,今朕初登大座,正是教化万民,扬孔孟之道之时。你们郑家自古至今亦是国姓,有护国之责。今朕想册封你为‘崇文郎’,领江南儒学总教习之职。”玄烨话音落时,指尖又轻轻蹭过腰间的九龙玉佩,那动作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掌控欲,仿佛这道册封不是商议,而是早已定好的结果。

他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眼底却没半分温度,只静静盯着郑克洪,等着对方跪地谢恩——在他看来,郑家虽有声名,却终究是前朝遗脉,能得他亲口册封,已是天大的恩宠。同时也是向郑家示好,好几次皇祖母严厉警告自己不要招惹郑家。

身后的老太监连忙附和:“郑先生还不快谢主隆恩?皇上念及郑家世代忠义,才给了这般体面,寻常人求都求不来!”说罢还偷偷抬眼瞟了玄烨,见皇上没反驳,腰弯得更甚,仿佛这册封真是天大的恩典。

郑克洪却没动,只看着玄烨眼底那层藏不住的算计,忽然笑了:“皇上倒会给郑某安头衔。只是江南儒学总教习?怕不是想借着郑家的名声,把江南那些不服清廷的读书人,都攥在手里吧?”

玄烨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随即又舒展开,只是语气冷了几分:“郑先生这话就偏颇了。朕不过是想让孔孟之道遍及天下,让万民知礼守序,何来‘攥在手里’之说?”他嘴上说着坦荡,脚却悄悄往后挪了半步,踩在平台边缘一块凸起的岩石上——那是他早就选好的退路,若郑克洪敢有异心,他只需转身便能退回护卫布下的防线。

郑克洪将他这小动作看在眼里,心中冷笑更甚:“皇上既说要扬孔孟之道,为何去年江南乡试,因考生诗中带了‘故园’二字,便革了二十余人的功名?这般‘教化’,怕是和孔孟之道相去甚远吧?”

这话戳中了玄烨的隐处,他脸上的温和终于挂不住,眼底的算计彻底露了出来,却依旧强撑着威严:“大胆!朝堂之事岂容你随意置喙?朕念你是乡野之人不懂规矩,再敢胡言,休怪朕不念郑家旧情!”他嘴上说着“不念旧情”,手却悄悄按向腰间的玉佩——那玉佩不仅是皇权象征,内侧还藏着一道传讯符,只要捏碎,三里外的护卫片刻就能赶到。

郑克洪全部看在眼里,但是在郑克洪眼里这些人简直就是可笑,一个金丹修士的神识何其强大这点小动作怎么瞒得住!

此时郑克洪真想一刀剐了玄烨,这种道德败坏,狗彘不若之人活在世上简直是行同狗豨。但是一想到自家老祖的叮咛便放弃了,随后郑克洪随手一挥,三里之外康熙的贴身护卫尽数爆裂,尸骨无存,吓的康熙屎尿齐流的往后退去的同时呼喊老太监刘氓,刘氓不再隐藏气息,释放出他筑基中后期的修为挡在康熙面前。

面对康熙的小儿行径,郑克洪不屑一顾,踩着飞剑扬长而去,留下尴尬的大太监刘氓和一身屎尿的康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