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许长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尸 > 第10章 不要赎金的绑架案(10)

警车驶进金海市公安局大院时,夜色已将整座城市裹得严实。

许长生推开车门,凛冽的寒风顺着衣领钻进怀里,他下意识地裹紧外套,脑海里却还在反复回放兴隆河大堤的场景 —— 扒鸡面馆旧址如今成了连锁便利店,七路车公交站的铁皮站牌换成了崭新的电子屏,唯有邓家埠村方向的麦田,在夜色里隐约还能看出当年的轮廓。

这三个地点像三颗钉子,牢牢钉在他的思绪里,让他一路都在琢磨:绑匪到底是单人还是团伙?为何把纸条散得满城都是,却把尸体藏在离案发地这么近的地方?

走进刑侦支队办公室,许长生随手将外套搭在椅背上,桌上还摊着早上没看完的案卷。

他拉过椅子坐下,目光落在了档案柜最底层的一个密封证物箱上。

从案发现场回来后,他对当年的环境有了更切实的体感:那片区域不算大,三个关键地点呈三角分布,距离都不远,绑匪能精准选择这些地方,显然对地形了如指掌。

但他们留下的线索实在少,除了那18张纸条就没别的了。

许长生打开档案袋,把那些字条倒到桌子上,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一字排开。

灯光下,纸条边缘的毛边、不同纸张的纹理,甚至墨水晕开的痕迹,都清晰可见。

他拿起第一张纸条。纸张薄而脆,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边缘还带着参差不齐的撕痕,上面的字迹潦草,笔画间带着仓促感,像是怕被人撞见,匆匆写就。

接着,他拿起第二张 —— 张长庚在扒鸡面馆树下找到的那张。这张是厚实的文件稿白纸,比作业本纸规整得多,字迹也工整了些,但笔触依旧生硬,像是刻意放慢速度写的,和第一张的潦草形成鲜明对比。

他继续往下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有的纸条是报纸空白部分剪下来的;有的是香烟盒内侧的纸片,边缘印着半截烟标;甚至还有一张是从旧日历上撕下来的,背面还能看到模糊的日期。

纸张来源五花八门,字迹更是千差万别。

有的字迹娟秀,笔画舒展,一看就是练过字帖的;有的歪歪扭扭,连基本的笔画顺序都有些混乱;有的运笔果断,一笔呵成;有的却磕磕绊绊,像是初学者在临摹。

更让许长生在意的是语句风格 —— 有张写着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凳下有信”,用词讲究,带着古言文的韵味;

而另一张写着 “你儿平安,不要报警,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又是直白的大白话,连语序都有些粗糙。

“同一个团伙,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字迹和文风?” 许长生喃喃自语,伸手从案卷里翻出当年的笔迹鉴定报告。

纸张已经泛黄,上面记录着专家们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至少五六个不同的人书写,有的认为两三人故意模仿,还有一位老专家坚持是单人作案 —— 这人有文化、练过字,故意改变字迹就是为了混淆视线,让警方误以为是团伙。

许长生盯着报告里的文字,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他不是笔迹专家,没法从专业角度判断对错,但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他,任何案件的逻辑都要符合常理。

“18 张纸条,18 种字迹,难道团伙里有 18 个人?” 他摇了摇头,觉得这根本不现实。

另外,就算是团伙,也该有明确分工:策划的、执行的、望风的,写纸条这种传递核心指令的事,肯定是核心成员负责,不可能人人都写。

他想起案卷里记载的当年排查情况:警方把金海市有前科的绑架、拐卖人员翻了个遍,也查了张长庚的人际关系 —— 工作上的竞争对手、生活里的矛盾对象,连远房亲戚都没放过,却没发现任何可疑团伙的痕迹。

“若是真有团伙,这么多年怎么会一点风声都不漏?” 许长生皱紧眉头,心里的怀疑越来越深。

他重新审视那些纸条:所有纸条的纸张,都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普通纸张 —— 作业本是学生常用的,文件稿纸在单位里随手能拿到,报纸和香烟盒更是家家户户都有。

“没有特意购买的痕迹,都是随手取材。” 许长生心里一动,若是团伙作案,为了统一指令,大概率会提前准备好纸张,而不是这么杂乱无章。

更关键的是指令的逻辑性。18 张纸条,从让张长庚找鞋、找后续指令,到索要赎金、变换地点,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像是早就设计好的剧本。

若是多人书写,很容易出现逻辑断层,可这些纸条里没有,反而透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

“这更像是一个人在全盘操控。” 许长生猛地一拍桌子,之前的困惑突然有了头绪。

最后那个老专家的话再次浮现在脑海里:“故意改变字迹,隐藏单人作案的真相。”

许长生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绑匪知道警方会通过字迹判断人数,所以故意模仿不同风格;知道警方会排查团伙,所以用满城的纸条制造 “多人行动” 的假象;甚至故意用频繁的指令调动警方,让大家疲于奔命,没时间细想 “单人作案” 的可能性。

“反侦察意识这么强,还得有文化,能模仿不同字迹和文风。” 许长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渐渐勾勒出嫌疑人的轮廓:熟悉兴隆河大堤一带地形,1989 年前后可能在那附近生活或工作,和张长庚夫妻俩或许有过交集......

但也说不定,那天别的孩子都回家吃饭了,大坝上只剩下张磊一个孩子,如果留下的不是他,而是其他孩子,那起绑架案还会发生吗?

他睁开眼,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单人作案、熟悉地形、有文化、反侦察意识强、与张长庚夫妻或有交集。

喜欢许长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许长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