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当那冰冷充满了最原始“饥饿意志”的声音,在“冥河”号那狭小而又坚固的驾驶舱内缓缓回荡时,一场跨越了数亿年时光两个截然不同“文明”之间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对话”,便以一种充满了死亡与狩猎气息的姿态,正式拉开了序幕。
“冥河”号,这艘凝聚了“十二宫”最高科技结晶的“深潜突袭艇”,如同一滴被精心调制融入了无尽黑暗的墨汁,悄无声息地关闭了所有的常规动力系统。它不再依赖于任何会产生能量波动的物理引擎,转而完全依靠一层由“盖亚”通过量子网络远程操控可以完美模拟周围环境信息流的“光学与规则”双重迷彩力场。力场将周围冰冷海水的温度、压力,甚至是其中微弱的背景辐射都模拟得天衣无缝,让这艘钢铁巨物像一个真正的深海幽灵般,缓缓地、几乎与周围那死寂的环境融为一体,向着那座匍匐在深海之底巨大得如同一座沉没山脉般的“海底古城”潜行而去。
越是靠近,那种直接作用于灵魂层面的信息压迫就越是强烈。陈默和亚当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座古城所散发出的那种充满了矛盾与不祥的诡异“气息”。一方面,它散发着一种源于“硅基生命”无比古老充满了“秩序”与“几何”美感的“死寂”。它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是由那种非金非石如同黑色珊瑚与黑曜石混合而成的“未知物质”,以一种完全违背了人类所有建筑学常识的“非欧几里得”几何角度所构筑而成。那些指向无尽黑暗的扭曲尖塔,其顶端并非尖锐,而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逻辑上无法存在的“克莱因瓶”结构;那些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的锐角结构,在“冥河”号的传感器扫描下,呈现出的竟是“负维度”的读数;那些仿佛要将观看者的理智都彻底吸入其中、分解为纯粹疯狂的深邃拱门,其背后连接的似乎并非建筑内部,而是一个个微型已经坍塌了的空间奇点。所有的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曾经无比辉煌、却又早已彻底死亡了的古老“文明”的残响。
而另一方面,在这片极致的“死寂”的深处,又隐藏着一种无比的活跃、无比的贪婪也无比“邪恶”的“生命脉搏”。那是从古城中央那座如同黑色金字塔般的巨型“祭坛”之上,那个巨大“星空族古神图腾”所散发出的不祥“红光”。那红光并不明亮,却像一颗跳动着充满了侵略性与污染性的“癌变心脏”,正无时无刻地向着四周散发着一种充满了“负熵”特性可以将一切“秩序”都扭曲为“混沌”的“规则瘟疫”。在这股瘟疫的侵蚀下,周围的海水都变得粘稠而怪异,光线在这里被扭曲,时间在这里的流速似乎都变得缓慢而迟滞,仿佛现实本身都在这股邪恶的力量面前发生了“腐烂”。
“有意思。”陈默的双眼,在黑暗的驾驶舱内,闪烁着微弱如同星辰般的光芒。他看着窗外那充满了矛盾美感的“死亡之城”,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流露出一种如同最顶级的“考古学家”在发现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失落文明”时的极致兴奋与探索欲。他的灵能感知,早已穿透了那层层叠叠的扭曲建筑,深入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
“一个本土的‘硅基’文明,被外来的‘能量’文明(星空族)所侵略、奴役并最终改造……”他通过与“盖亚”的“精神链接”,以每秒数万亿次的恐怖速度,飞速地分析着眼前的一切。“星空族并没有彻底毁灭它们,而是以一种更加残忍的方式,将它们的‘城市’改造成了一个可以为自己源源不断地提供‘灵能’的‘生物祭坛’。而这座祭坛的‘祭品’就是……”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座古城中,那些虽然早已失去了生命迹象、但依旧保持着数亿年前“姿态”无数个如同巨大“水母”般的“古城居民”的“骸骨”之上。那些骸骨,通体呈现出半透明的水晶质感,内部还残留着如同神经网络般复杂早已干涸的能量回路。它们,就那么静静地,悬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保持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姿态——有的似乎在逃亡,有的似乎在祈祷,有的似乎在绝望地哀嚎,仿佛时间,在它们死亡的那一刻,被彻底凝固了。
“就是它们整个文明的‘灵魂’。”陈默的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怜悯。
“星空族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灵魂’收割工厂。它们用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将这个文明所有成员的‘精神能量’,从它们的硅基躯体中活生生地抽取出来,然后,通过那座‘祭坛’进行‘转化’,最终,变成它们可以直接吸收的最纯粹的‘负灵能’。而苏晴她们在地底五千米处所发现的那个‘奇点’以及那种充满了‘负熵’特性的‘反能量’,”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不过是这座巨大的‘灵魂绞肉机’在运转了数亿年之后,所排泄出的一点点‘能量废渣’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