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89章 新技术的突破:记忆碎片的馈赠

凌晨两点零七分,主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陈默推门进来时,肩上还带着夜风的凉意,手里攥着从修车厂带回的数据记录本。苏雪坐在控制台前,指尖在键盘上轻敲了一下,屏幕上的曲线图停在第七次结晶失败的位置。

“又没成。”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陈默嗯了一声,把本子放在桌上,顺手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他没说话,只是走到反应釜前,盯着里面残留的浑浊液体看了一会儿。那玩意儿原本该在恒温高压下析出晶体,可每次到了临界点,结构就崩了。参数全对,条件完美,偏偏差那么一口气。

他坐回椅子,闭上眼,眉心微微皱起。

这已经不是靠现有知识能解的题了。

他知道,该动用那个东西了。

意识一点点沉下去,像是潜入深水。他不常这么做,因为“未来记忆碎片”这种东西,来得毫无规律,强求反而容易落空。但今晚不一样,时间不等人,材料卡在这一步,整个项目就得往后拖。他让自己静下来,呼吸放慢,脑海里一遍遍回放这些年闪过的画面——芯片架构、通信协议、材料配方……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片段,像碎玻璃一样扎在记忆深处。

起初什么都没有。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眼前忽然一暗,接着一道光似的影像划过:一组波形在晶体结构上流动,像是某种频率在共振。紧接着,三秒极短的音频脉冲响起,清脆、精准,像钥匙插进锁孔后轻轻一转。

他猛地睁开眼,额头沁出一层薄汗。

“找到了。”

苏雪立刻转过头:“什么?”

“不是温度,也不是催化比例。”他站起身,语速平稳,“是声波触发。一段特定频率的脉冲,持续三秒,必须在这个节点打入反应体系。”

她说不出话,只看着他快步走向角落那台老旧示波器。

“没有现成设备?”她问。

“没有。”他一边拆外壳一边答,“只能自己做。”

螺丝刀撬开后盖,他熟练地剪断几根线,又从工具箱里翻出一台闲置录音机,拔掉磁头,接上信号输出端口。苏雪默默起身,搬来一张小桌,把万用表和电容箱摆好。

“你调频率,我监测输出波形。”她说。

陈默点头,手指在旋钮上微调。第一次,波形偏高;第二次,延迟太长;第三次,振幅不稳。每一次失败,他都记下数值,重新计算补偿值。

“这不像你平时的样子。”苏雪忽然说,“你以前从来不说‘试试看’,都是直接给结果。”

他笑了笑:“这次不一样。这不是我能推导的东西,是‘看见’的。就像有人在我脑子里放了一段录像,但我不能重播,只能凭印象还原。”

“所以你现在是在猜?”

“差不多。”他抬眼看向她,“不过是我最接近真相的一次。”

她没再问,只是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忽然伸手点了点:“这里,谐波干扰有点大。空调震动传过来的,虽然幅度小,但会影响精度。”

“那就关掉。”

“通风系统也得停。”

“行。”

她起身走到配电箱前,拉下几个开关。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连仪器运转的声音都变得低沉。灯还亮着,但那种嗡嗡的底噪消失了,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现在。”她说,回到他身边,“只剩我们和这台机器了。”

陈默戴上耳机,连接自制的信号发生器。他的手指悬在启动键上,停了几秒。

苏雪伸出手,轻轻覆在他肩上。

那一瞬间,他感觉心跳稳了下来。

按下按钮。

装置发出一声极细微的嗡鸣,持续整整三秒。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一根针,精准刺入寂静的空间。

反应釜内的溶液开始变化。原本混沌的液体泛起微光,像是被点亮的星河。细小的晶核缓缓析出,在均匀场中稳定生长,层层叠叠,透明如水晶,结构完整无瑕。

显示屏跳出绿色字样:【目标材料合成成功,纯度99.97%】

陈默怔住,手指还搭在按键上,整个人僵在那里。

苏雪先反应过来。她猛地站起身,绕过桌子冲到他面前,声音发颤:“成了?真的成了?”

他这才摘下耳机,喉咙动了动,低声说:“雪姐……成了。”

话音未落,她已经扑进他怀里,双臂紧紧环住他的背。她的脸贴在他胸口,肩膀微微抖着,却没有哭出声,只是笑,带着哽咽地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能行。”她重复着,像是要把这几年压在心里的所有担忧都甩出去。

陈默站着没动,双手垂在身侧,片刻后才慢慢抬起来,轻轻抱住她。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闻到一股淡淡的洗发水味道,混合着实验室里金属和塑料的气息。

“不是我。”他低声说,“是我们。”

她没说话,只是抱得更紧了些。

过了好久,她才松开一点,仰头看他:“接下来呢?”

“申请保密专利,送样去航天所做耐极端测试。”他语气恢复了平常的平稳,“如果没问题,三个月内可以投入小批量生产。”

她点点头,眼睛还红着,嘴角却扬着:“那得赶紧写报告,明天一早就要交初稿。”

“不急。”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密封袋,小心翼翼地将试管装进去,“今晚先让它歇会儿。咱们也歇会儿。”

她笑着摇头:“你还记得上次说‘歇会儿’是什么时候吗?三天前,你说完就蹲在设备旁边睡着了。”

“那次是意外。”他嘴硬。

“每次都是意外。”她白他一眼,“你啊,就是不肯认累。”

他低头看了看手表,指针刚走过两点半。窗外黑得彻底,校园里连路灯都暗了几盏。实验室只剩下仪器指示灯一闪一闪,像在打盹。

“其实……”他顿了顿,“刚才那段记忆,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现。但它选在这个时候来,大概是想告诉我,有些事,一个人扛不动。”

她静静听着。

“谢谢你一直在这儿。”他说。

她没回应,只是伸手接过他手中的密封袋,放进保险柜,锁好。转身时,顺手把桌上的笔筒扶正,又把散落的纸张叠整齐。

“这些事不用谢。”她说,“我会一直在。”

他望着她收拾东西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一屋子冷冰冰的设备,也有了点家的意思。

“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沈如月刚才打电话来,说修车厂那边一切正常,备用机组运行稳定,还让我转告你——”

“她说什么?”

“她说,等材料成功那天,请全厂工人喝汽水,让你务必到场剪彩。”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这丫头,倒挺会给自己加戏。”

“人家可是出了大力。”苏雪把纸折好塞进文件夹,“没有她那边分流压力,咱们根本撑不到今天。”

“是。”他点头,“回头请她吃顿好的。”

“不止一顿。”她看着他,“你们俩,都得好好歇几天。”

“再说吧。”他摸了摸后颈,“等我把这份数据整理完。”

她没再劝,只是走回控制台,重新打开监控界面。画面上,修车厂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做例行巡检,有人路过摄像头还比了个手势。

她轻声说:“他们也在等结果。”

他站在她身后,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忽然说:“下次实验,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不用所有人都懂原理,但只要愿意学,就能成为一部分。”

她回头看他:“你是说,把这条路铺得更宽?”

“嗯。”他说,“一个人看得远,不如一群人走得远。”

她笑了,眼角映着屏幕的光:“那你可得带好头。”

他正要答话,耳机突然响了一声提示音。是远程监测系统的自动警报——核心材料样本温度出现0.3度波动。

两人同时转身看向保温舱。

显示屏上,曲线轻微跳动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可能是散热风扇启停的瞬间影响。”苏雪快速调出日志,“不算大问题。”

陈默却没放松,几步走到舱门前,贴着玻璃往里看。样本静静躺在托盘上,表面光泽稳定,没有任何异常。

但他知道,哪怕一丝偏差,也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归零。

他伸手握住调节阀,准备手动校准恒温系统。

苏雪站到他旁边,递来一把十字扳手。

他接过,拧开面板,露出里面的线路板。

手指刚触到电容,耳边传来她一句话:

“这次别想着一个人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