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章 丽春院的数学模型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第2章 丽春院的数学模型

作者:开欣果9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43:44

茅十八带着满腹的惊疑离开了,房间里只剩下韦小葆一人。空气中还残留着馒头和咸菜的味道,以及茅十八身上那股混合着汗水和血腥的江湖气。韦小葆没有动弹,他需要时间。

他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如同启动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开始系统地整理、分类、分析脑海中那两份截然不同的记忆数据流。一份属于韦小葆,结构清晰,充斥着公式、定理、实验数据和逻辑推演;另一份属于韦小宝,混乱、庞杂、充满了市井的生存智慧、人情世故和大量的……赌博经验。

是的,赌博。掷骰子、推牌九、押大小……这些在韦小葆原本的价值体系中属于“概率游戏的低级应用且伴随极高道德风险”的活动,却是韦小宝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获取零钱、讨好他人、乃至在某些时候维系生存的重要手段。

“生存是第一要务。” 韦小葆冷静地对自己说。这具身体需要能量,需要更好的营养来改善健康状况。而在这个明显缺乏现代金融体系和信用背书的环境里,获取初始资本的最快捷途径,似乎就落在了这些“概率游戏”上。

他调取了韦小宝关于赌术,尤其是掷骰子的记忆。并非学习其偷奸耍滑、出千作弊的手法——那些手段风险高,且依赖于手部灵活性和特定的环境配合,不稳定。他关注的是最基础、也最普遍的游戏规则:押大小。

三颗骰子,点数之和4至10为小,11至17为大。排除围骰(即三颗相同,通常通杀或通赔,具体规则需确认),理论上,押大小获胜的概率应该是……接近50%,但庄家通过规则(如围骰)设置,拥有微弱的优势。

然而,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韦小葆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运气”,而是基于观察和数据建立的短期概率模型。他想知道,在丽春院这个特定的赌局中,是否存在可以利用的“系统误差”。

机会很快来了。

傍晚时分,丽春院的大堂一角照例围起了一小圈人。跑堂的龟奴、附近无所事事的闲汉、甚至一两个等着客人的姑娘,凑在一起,围着一张简陋的木桌。庄家是个满脸油光的中年汉子,是丽春院的一个护院,人称“王胖子”。他正卖力地摇晃着一个黑色的骰盅,骰子在盅内哗啦啦作响,然后“砰”地一声扣在桌上。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嘞!”王胖子吆喝着,目光扫过桌上零零散散放在“大”、“小”区域的铜钱。

韦小葆悄无声息地挤进人群边缘,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没有看那些赌徒们或贪婪或紧张的脸,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只黑色的骰盅上。

他没有去听骰子碰撞的细微声音试图“听骰”——那需要大量的专业训练和天赋,且极易受到环境噪音干扰,不可靠。他选择了一个更基础,但也更依赖于严密逻辑和记忆力的方法:观察庄家的摇盅习惯和骰盅的物理状态。

实验开始。数据记录模式启动。

第一局,王胖子手臂大幅度摇晃七次,落盅力道偏重。众人下注,开盅:四、五、六,十五点,大。

韦小葆默默记录:摇盅次数7,力度等级:高,结果:大。

第二局,摇晃五次,力道较轻。开盅:一、二、三,六点,小。记录:次数5,力度:低,结果:小。

第三局,摇晃八次,力道中等。开盅:二、二、五,九点,小。记录:次数8,力度:中,结果:小。

他像一台人形记录仪,冷静地记录着每一次摇盅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参数和最终的点数结果。他并非在寻找某种固定的“规律”,因为骰子的每一次滚动在理想状态下都是独立随机事件。他是在寻找“偏向性”。

连续记录了二十几局后,韦小葆的大脑开始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他发现,王胖子的摇盅方式虽然看似随意,但确实存在一些无意识的习惯性模式。比如,当他手臂摆动幅度较大、摇盅次数较多时,出现大点数的频率似乎略有提升(当然,样本量还太小,不足以形成显着结论);而当骰盅边缘有一处不易察觉的微小磕碰痕迹朝上时,开出的骰子点数中“一”点出现的次数似乎偏多——这可能是骰盅内部细微不平整导致的极其微弱的物理偏差。

这些“偏向性”非常非常微弱,可能只有百分之几的差异,在长期的、大量的赌局中会被庄家的规则优势淹没,毫无意义。但在短期的、小规模的赌局中,如果能结合有效的下注策略……

韦小葆摸了摸怀里仅有的三枚铜钱——这是韦小宝的全部家当,也是他初始的“实验经费”。

他决定下场。

又一局开始。王胖子照例摇晃骰盅,次数六次,力道中等,骰盅落定,那处细微磕碰痕位于侧面,影响可忽略。

“买定离手!”

赌徒们纷纷下注,大多押在了“大”上,因为已经连续开了两把“小”。韦小葆没有跟随大众,他根据刚才短暂数据序列中“中力度摇盅后开小”的微弱频率优势,将一枚铜钱放在了“小”的区域。

动作轻微,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王胖子揭开骰盅:“一、三、四,八点小!”

韦小葆收回了两枚铜钱。本金回收,净收益一枚。

他没有急于进行下一次下注,而是继续观察,继续记录。他只在自认为“偏向性”指标超过某个他设定的临时阈值时,才谨慎地投入一枚铜钱。他严格遵守着自己设定的“实验纪律”:单次下注不超过总资金的百分之五十(目前他只有两枚铜钱本金,所以每次只下一枚),绝不追注,绝不因情绪波动改变策略。

于是,在周围赌徒们大呼小叫、时而狂喜时而骂娘的氛围中,韦小葆显得格格不入。他面无表情,眼神专注如同在进行精密测量,每次下注都像是在完成一个预设的程序指令。

“二、三、四,九点小!”

“三、五、六,十四点大!”

“一、一、二,四点小!”…

他面前的铜钱,缓慢但稳定地增加着。五枚,八枚,十二枚……虽然每次赢得的数额很小,但胜在几乎没有亏损。

终于,他的这种“怪异”引起了王胖子的注意。这护院虽然粗豪,但常年混迹赌场,眼力还是有的。他发现这个平时油滑好动的小宝,今天安静得可怕,而且下注极其“刁钻”,总是在某些看似没什么道理的时机押中,虽然押注很小,但几乎没怎么输过。

“嘿!小宝,今天手气不错啊?”王胖子一边摇盅,一边眯着眼睛打量韦小葆,语气带着试探。

韦小葆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得意或紧张,只是平淡地回答:“王叔,运气,运气而已。”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这种过分的平静反而让王胖子心里有些打鼓。他暗想:“这小崽子,莫非真看出了什么门道?还是走了狗屎运?”他决定试探一下。

这一次摇盅,他故意多用了几分力,摇晃了足足十下,然后重重扣在桌上。这是他潜意识里觉得更容易出大点数的方式。

“买定离手!”

众人纷纷下注,韦小葆却犹豫了。他快速回顾了之前记录中“高力度、多次数摇盅”的数据点,分布很散,并无明显偏向。这是一个数据盲区。按照他设定的策略,在缺乏有效数据支持时,应选择不下注,保留资本。

于是,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韦小葆将手从赌桌上收了回来,表示这一局不跟。

王胖子眉头一皱,揭开骰盅:“五、六、六,十七点大!”

押大的人群发出一阵欢呼。有人用胳膊捅了捅韦小葆:“小宝,你怎么不押?多好的机会!”

韦小葆只是微微摇头,没有解释。他不能解释,也无法解释。难道要告诉他们,他基于一个不完善的短期概率模型,计算出这一局的确定性不足,所以选择规避风险?

王胖子看着韦小葆那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心里的疑云更重了。这小子,太邪门了!

接下来的几局,韦小葆依旧严格按照自己的“模型”下注,有输有赢,但赢多输少,他面前的铜钱渐渐积累到了二十多枚。这对于丽春院的底层赌局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王胖子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他虽然不清楚韦小葆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但直觉告诉他,不能再让这小子继续赢下去了。

“好了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散了吧!”王胖子突然收起骰盅,开始驱散人群。

赌徒们意犹未尽,但也不敢违逆护院,嘟囔着渐渐散去。

韦小葆没有纠缠,平静地将赢来的铜钱仔细收好,放入怀中。沉甸甸的触感,代表着初步的生存资本积累完成。

他转身离开,依旧没有太多表情。但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核心程序正在输出结论:

实验总结:基于有限观察数据建立短期概率模型,结合严格的风险控制策略,可在低水平随机游戏中获取稳定正收益。验证通过。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赌桌,终究是小道,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来自庄家的非概率风险)。他需要更稳定、更高级的平台。但今晚,他用韦小葆的方式,在这丽春院的赌桌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数据征服”。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二楼廊柱后,准备来找韦小葆商量进京具体事宜的茅十八,看在了眼里。他原本只是想来催促,却意外目睹了韦小葆在赌桌上的“神奇”表现。看着韦小葆那与年龄和环境完全不符的冷静与精准,茅十八心中的那个念头愈发坚定:

“这小子,绝对不是普通人!带他进京,或许真是老子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