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16章 兵器标准化车间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第116章 兵器标准化车间

作者:开欣果9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43:44

杠杆式投石机的成功列装,如同在清军坚实的防御体系外,又增添了一重可怖的远程獠牙。其跨越常规射程的精准打击能力,不仅极大地震慑了敌军,更在清军内部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然而,韦小葆的目光并未满足于此。投石机是宏观的重器,而战争的基石,却是由无数士兵手中最普通的刀枪弓弩构成的。一日,他巡视伤兵营与兵器修缮处,所见景象让他深深蹙眉。

伤兵营中,军医正费力地从一名士卒肩头取出一枚箭簇,那箭簇形状怪异,带有倒钩,造成创口扩大,处理极为困难。而在不远处的露天修缮场地,景象更是混乱:堆积如山的损坏兵甲,几位老铁匠带着徒弟,正对着各式各样、规格不一的枪头、箭簇、刀剑发愁。他们需要根据每一件兵器的独特形状,手工锻打修补,或者寻找大致匹配的零件替换,效率极低。许多轻微损坏的弩机因缺少特定的小部件而彻底报废,等待修复的兵器堆积如山,而前线却不时传来箭矢不足、兵器损毁待换的请求。

“大帅,”负责军械的库官一脸无奈,“各地武库送来的兵甲制式本就不同,战场上缴获的更是五花八门。修补起来事倍功半,往往修好一件的工夫,都够重新打造半件新的了。而且,修好的家伙什,用起来也未必顺手。”

韦小葆拾起一枚断裂的枪头,又拿起另一枚形制略有差异的,试图将它们与不同的枪杆榫接,果然无法严丝合缝。他放下残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问题根源在于‘非标准化’。”他对随行的张玉麟及工坊管事说道,“每一件兵器都是独立的‘艺术品’,而非可互换的‘零件’。这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维修成本高昂,后勤补给复杂,甚至影响士兵临阵发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他随即提出了建立“兵器标准化车间”的构想:

一、确立标准。 韦小葆亲自参与了标准制定。他并非要设计什么惊世骇俗的神兵利器,而是追求极致的实用性与可量产性。

箭簇: 摒弃各种华而不实的形状和倒钩,统一为三棱锥形或扁平柳叶形,规定统一的铤(插入箭杆的部分)的直径和长度。三棱锥形破甲能力佳,柳叶形切割效果好,且都易于规模化打磨。

枪头: 统一为经典的菱形枪头,规定枪头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与枪杆连接的“銎”(套筒)的内径和深度。

刀剑: 暂时以制式腰刀为主,严格规定刀身长度、宽度、弧度,以及刀柄的形制与安装方式。

弩机部件: 对军中常用的蹶张弩、臂张弩的关键易损件,如扳机、悬刀(挂钩)、弩臂卡榫等,进行统一规格设计。

韦小葆甚至绘制了详细的“标准图样”,标注了所有关键尺寸的公差范围(允许的微小误差),并下令制作了一批“标准规尺”和“极限量规”,用于快速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二、流水线作业。 新的车间不再是铁匠一人包办所有工序。韦小葆借鉴了棱堡施工的经验,将兵器制造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工序,推行流水线作业。

箭簇生产线: 专人负责将铁料锻打成粗坯,专人负责打磨棱线或开刃,专人负责钻孔(安装铤),专人负责淬火,最后专人负责质量检验与计数包装。

枪头生产线: 同样分解为锻打初形、修整打磨、銎孔成型、热处理、开刃、检验等步骤。

维修区: 设立专门的维修流水线。损坏的兵器首先由“鉴定工”判断损坏程度和可修复性,然后根据标准分类,送往不同的维修台。维修工只需专注于更换某个标准部件或进行特定修理,无需精通所有兵器的全面修复。

三、工装与模具。 为了提高效率和一致性,韦小葆指导工匠们制作了大量简易但实用的工装夹具和成型模具。例如,锻打箭簇粗坯时,使用特定形状的胎具,确保每次锻打的雏形基本一致;打磨枪头时,使用带角度的夹具,保证开刃角度的统一;钻孔时使用简单的钻架,确保孔位居中。这些工装看似不起眼,却极大地降低了对工匠个人技术的依赖,使得新手经过短期培训也能迅速上岗,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四、建立档案与追溯。 韦小葆要求,每个生产批次(如一万枚箭簇,五百个枪头)都需要记录负责各道工序的工匠班组、使用的炉号(如果可能)、生产日期。这并不是为了追究责任,而是为了建立质量档案。一旦某个批次的兵器在战场上出现普遍性问题,可以迅速追溯生产环节,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命令下达,阻力不小。一些老师傅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外行指挥内行,扼杀了工匠精神。“千锤百炼,方得利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坚信,只有亲手从头到尾打造一件兵器,才能赋予其“灵魂”。

韦小葆没有强行压制,而是组织了一场对比测试。他让几位最好的老师傅,按照传统方法,每人精心打造十枚箭簇。同时,让标准化车间新培训的学徒工,使用流水线和工装,同样生产十枚箭簇。

结果令人震惊。老师傅们花费了数日时间,才完成了他们的作品,虽然每一枚都堪称精美,但细看之下,形状、重量仍有细微差异。而标准化车间的学徒们,在半天之内就完成了任务,一百枚箭簇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重量、尺寸、形状高度一致。

随后进行的性能测试中,标准化箭簇在穿透力、飞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的不是“差不多”,而是“惊人的一致”!无论是用哪一张弓,射出的标准化箭矢,落点分布都远比使用老师傅手工箭簇时集中。

事实胜于雄辩。老工匠们看着那堆整齐划一、寒光闪闪的标准化箭簇,沉默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在战争这个追求规模、效率和可靠性的领域,这种冰冷的标准化的确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很快,标准化车间开始全速运转。崭新的、制式统一的箭矢、枪头、腰刀,以及各种标准备用零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打包入库。前线部队领取到的,不再是五花八门的兵器,而是性能稳定、规格统一的装备。损坏的弩机,不再需要等待特定的老师傅维修,只需更换标准零件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后勤补给的效率再次飙升。

张玉麟拿着一枚刚刚下线的标准三棱箭簇,感受着那冰冷的、毫无个性的锋锐,感慨道:“大帅,如此一来,我军的每一支箭,每一杆枪,都成了这战争巨兽口中,一颗颗标准而致命的獠牙。葛尔丹面对的,将是一头武装到牙齿、且每一个牙齿都同样锋利的怪物!”

韦小葆微微点头。兵器标准化,看似只是生产工艺的改进,实则是对他所倡导的“理性、系统、数据”思维的更深层次贯彻。它将战争中最基础的杀戮工具,也纳入了工业化管理的雏形。至此,从宏观战略到微观兵器,科学的意志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了这支军队的每一个角落,为其锻造出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的强大战斗力。这标准化的獠牙,即将在未来的战斗中,展现出其冷酷而高效的杀伤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