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蚀朔 > 第132章 皮影人,纸作骨

蚀朔 第132章 皮影人,纸作骨

作者:长风秋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42:38

雪粒仍在落,无声地铺陈,像一场不肯醒的守岁。沈枫的脚印被新雪悄悄抚平,仿佛从未有人走过。他怀里木雕的温度渐渐被寒风夺走,却仍固执地贴着心口,像一块不肯融化的冰。远处灯火摇曳,皮影的影子在雪幕上拉长又缩短,像一段被反复咀嚼的旧梦,迟迟不肯咽下。

戏台后侧有一扇小门,门轴生了绿锈,推开时发出一声极轻的“吱呀”,像久病的人从喉咙里挤出的叹息。门内是一条窄廊,廊顶低垂,木梁上悬着无数皮影残片,风一吹,便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嗒嗒”声,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叩问来者。沈枫抬手,指尖触到一片褪色的龙鳞,鳞上金漆剥落,露出底下灰白的牛皮,像一截被剥开的骨。他忽然想起老人那句“空了才好”,便觉得这片龙鳞里也藏着一座未完的城,只是无人再敢剖开。

廊尽处是一间暗室,门虚掩着,缝里漏出一线橘光,像一截被掐断的黄昏。沈枫推门而入,室内极静,只听得见炭火在炉膛里轻轻爆裂,像极远的战鼓。七童蹲在炉火旁,手里攥着一把铜剪,正剪一张红纸。纸屑落在她膝头,像一小摊凝固的血。她见沈枫进来,也不抬头,只把剪好的纸人递给他——纸人没有五官,胸口却用墨线勾出一座极小的城门,城门紧闭,门下压着一枚铜钱,铜钱上铸着“永安”二字,已被摩挲得发亮。

“这是‘封门纸’。”七童的声音轻得像雪落,“旧时候,戏班子在外头唱完最后一出,就要剪一张封门纸,把城门关上,好让里面的魂出不来,外头的魂进不去。”她顿了顿,指尖抚过纸人空白的脸,“可这一张,我剪了三年,城门还是关不上。”

沈枫接过纸人,指尖触到城门下的铜钱,竟微微发烫,像一颗不肯冷却的心。他想起朔方城,想起老人塞进皮影眼里的那撮土,忽然明白七童的城门为何关不上——那城门里锁着的,不是魂,是整座未亡的国。

炉火另一侧,顾无忧正用银针挑灯芯。灯是走马灯,灯罩上绘着《木兰从军》,灯一转,木兰便一遍遍替父从军,又一遍遍卸甲归田,像一场永无终点的轮回。顾无忧的指尖极稳,银针每挑一下,灯影便亮一分,映出他眼底一圈青黑,像多年未褪的墨。他见沈枫望来,便轻声道:“灯芯是浸了松脂的皮影碎屑,烧得慢,可再慢,也总有烧尽的时候。”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匣,匣里是一撮灰白的粉末,“这是三十年前朔方城破时,我从城墙上刮下的灰。本想撒在走马灯里,让它烧得再久些,可灰太重,灯转不动。”

沈枫伸手,指尖沾了一点灰,灰在体温里竟微微发烫,像未熄的烽火。他忽然想起,顾无忧曾是朔方城的守灯人,城破那夜,他守着最后一盏烽火,直到烽火台塌,灯油尽,灰烬冷。如今他把灰烬带在身边,像带着一座未燃尽的城,却再也点不亮。

白羽沫坐在暗室最深处,面前摆着一架古琴。琴身黝黑,弦却新换,像一具被重新缝合的尸。她指尖未动,弦却自鸣,发出极低的“嗡”声,像地底传来的叹息。沈枫走近,才看清琴轸上缠着一缕白发,白发末端系着一枚极小的铜铃,铃上刻着“归”字,铜绿斑驳,像多年未响的钟。白羽沫抬眼,眼底一片空茫,像被雪填平的井。

“这是‘归魂琴’。”她声音哑得像被火燎过,“旧时候,戏班子在外头死了人,就把他的头发缠在琴轸上,弹一曲《广陵散》,好让魂顺着弦回来。”她指尖轻拨,弦音骤起,却非《广陵散》,而是一段极生涩的调子,像未完成的哭腔,“可我弹了三年,弦断了又续,续了又断,归来的人,始终没有。”

沈枫站在琴前,弦音震得他心口发麻。他想起母亲熬的糖,想起老人雕的皮影,想起七童剪的纸人,想起顾无忧的灰烬,忽然明白他们都在等——等一座城醒来,等一个人归来,等一段戏唱完。可城未醒,人未归,戏未终,他们便只能一遍遍熬糖、剪纸、挑灯、弹琴,像一群被时光遗忘的守墓人,守着一座早已不存在的国。

暗室门忽被风推开,雪卷入,落在琴上,弦音骤停。老刘头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只铜盘,盘上摆着五块糖——糖色深褐,形如残瓦,每块糖上都刻着一座极小的城门,城门紧闭,门下压着一枚铜钱,与七童的纸人如出一辙。老刘头把铜盘放在琴前,低声道:“守岁糖,熬了三年,今日成。”

糖在炭火旁渐渐软化,城门在糖液里缓缓塌陷,像一座被岁月融化的城。沈枫伸手,指尖触到一块糖,糖竟黏住指纹,像一条不肯松开的羁绊。他忽然听见糖里传来极轻的声响——是马蹄,是号角,是战鼓,是哭喊,是三十年前朔方城破时,所有未出口的遗言。糖在舌尖化开,甜里裹着苦,苦里又渗出涩,像一句说不出口的台词,在舌尖打转,咽不下,也吐不出。

七童把封门纸放在糖盘上,纸人渐渐被糖液浸透,城门下的铜钱竟微微发亮,像一颗未熄的星。顾无忧把灰烬撒在糖上,灰烬在糖液里凝成极小的烽火,烽火未燃,却烫得人心口发疼。白羽沫指尖轻拨琴弦,弦音与糖液共振,发出极低的“嗡”声,像地底传来的回应。

暗室忽然一亮,走马灯不知何时已转,灯罩上的木兰停在卸甲那一幕,不再前行。灯影投在墙上,竟显出朔方城的轮廓——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头站着极小的兵卒,持枪而立,像一柄未出鞘的剑。城下是无数皮影的影子,将军、宫女、书生、胡马,一幕幕无声地演,却每一幕都刻着同一句——

山河未醒,戏便不休。

沈枫把木雕贴在心口,雪落在肩头,像一层薄甲。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回头,却见老人站在门口,手里举着那只未完成的皮影。皮影左眼已开,土做的城郭在雪光里微微发亮,像一颗跳动的心。老人轻声道:“城在眼,眼在戏,戏在人心。人心不灭,城便不灭。”

沈枫伸手,指尖轻触皮影左眼,那一点土做的城郭竟微微发烫,像未熄的烽火。他忽然明白,所谓家国,不过是一撮土,一盏灯,一段未完的戏,被无数人揣在怀里,走过千山万水,走过风雪夜,走过生,走过死,走过遗忘,也不肯放下。

雪仍在下,像一场永不会停的守岁,像一场永不会醒的梦。沈枫走出暗室,雪落在睫毛,化成水,像泪,却带着甜味。他抬头,望见远处城墙的轮廓,城墙早已不存,却在雪光里隐隐浮现,像一段未醒的梦。城墙上有灯火,一盏,两盏,三盏……渐渐连成片,像星河坠落人间。灯火里,有皮影在动,将军卸甲,宫女垂泪,书生折扇,胡马嘶鸣,一幕幕,无声地演,又无声地散,却每一幕都刻着同一句——

山河未醒,戏便不休。

沈枫把木雕贴在心口,雪落在肩头,像一层薄甲。他迈步,向灯火走去,脚印在雪里极深,像一行未写完的碑,又像一句未唱完的曲。风从身后吹来,带着糖香、带着焦土、带着桂花的涩,吹向更远的地方,吹向那些未归的人,吹向那些未醒的城,吹向那些未散的魂。

而雪仍在下,像一场永不会停的守岁,像一场永不会醒的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