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 > 第61章 卷末絮语:与诸君共赴新程!

敲下这段文字时,窗外的日光正漫过书桌一角,落在一旁的地上,洒出点点光斑。

突然想起开书那天也是这样的下午——2025年5月15日,我对着空白的文档发了半小时呆,最后凭着一股“想写对自己胃口的cp”的冲动,敲下了第一行字:

“蔚蓝轨迹:Site19协奏曲”

谁能想到,就是这行没头没尾的标题,会在几个月后变成二十余万字的故事呢?

后台的全书总字数停在“”时,我反复刷新了三次页面,总觉得是系统出了错。

毕竟这些字里,有八万是在课间十分钟写的,两万是在被窝里蒙着被子敲的,剩下的十四万是地生会考结束后,宅在家里边看Scp维基边用键盘敲的。

现在回头看,那些被笔尖戳破的草稿纸、番茄作家助手里零碎的片段、凌晨三点突然坐起来记下的灵感……竟然真的拼凑出了一个有始有终的第一卷。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没把“数据”当回事。

在用番茄时,连名都是随手打的,但后来想写书时又认真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用了我的网名——冰喻领主,而那时,我还没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毕竟我的终极目标太朴素了:写两个让自己心动的角色,看他们在故事里相遇、纠缠、彼此██。(变态的笑)

就像小时候把两个最喜欢的玩具摆在一起编剧情,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点不值一提的执念。

所以哪怕后台的数据跟个过山车一样,哪怕每天的阅读量稳定在两位数,我也没觉得失落。

反正我写得开心啊——课间写冰喻皱着眉进行思考时,我会跟着咬笔头;

写柒霖看似漫不经心地帮对方挡下危险时,我能对着屏幕傻笑五分钟;

就连写两人暧昧的章节,我都要边写边捂嘴狂笑,心里念叨“别暧昧了,直接开█吧”。

这种把自己完全扔进故事里的感觉,比任何数据都让人上瘾。

但这话要是被老粉听到,估计要举着“为爱发电”敲我的脑袋了——“说得轻巧!那我们发的段评、刷的礼物,你都当看不见吗?”

怎么会看不见呢?

记得有位读者在本书第—章我发的作者说里评论:“我觉得很专业,很久没看到过那么专业的了。”

那段话我截屏了下来,每次卡文时就翻出来看,瞬间觉得“啊,我还是有点东西的”。

还有位读者在我以为本书即将凉了的时候连发21条段评,留言永远是“两位主角需要113的拯救。”

虽然看了段评的内容后有些欲哭无泪,但还是让我重拾了写作的信心——至少我的书还是有人看的。

人类果然是群居动物。如果说写故事是在建造一座房子,那读者的反馈就是让房子有了温度的家具。

要是真的没人敲门、没人说话,这座房子早就成了空宅,我大概也会在某个失眠的夜晚,对着空白的后台页面,氢氢地碎掉吧。

所以哪怕嘴上说着“数据不重要”,心里却比谁都清楚:是你们的每一条评论、每一次催更、每一句话,让我有底气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

说到这里,必须插播一个好消息——憋了好久终于能说了!作者菌的地生会考考得太好了!

两门都超过了本市的A线!查分那天我手都是抖的,点进查询页面时,眼睛盯着屏幕里的“A”差点没有高兴疯掉。

好了,煽情完毕,该进入正题了。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绝对是从开书追到现在的铁杆老粉,那我也掏心窝子说几句——第一卷写完回头看,连我自己都发现了不少“硬伤”,与其等大家在评论区吐槽,不如我先主动坦白,争取个“坦白从宽”的机会。

槽点一:20岁的“资深研究员”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我思考的时间最多:“主角大学毕业还工作了几年,怎么可能才20岁?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实不相瞒,我数学确实不好(初一还能考个130或者140,初二直接掉到110了),但这个漏洞真不是因为算错数——纯粹是因为我太执着于“少年感”人设了。

最初构思冰喻这个角色时,我的脑子里全是“清瘦的少年”“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眼神干净又带着点疏离”的画面,年龄设定在13到14岁之间,活脱脱一个初中生。

当时还美滋滋地想:“初中生主角多带感啊,又纯又欲(不是)。” 结果写第一章就卡壳了——让一个13岁的孩子去基金会处理Scp异常?这不是胡闹吗?先不提他怎么进的基金会,总不能写他背着书包去收容突破现场吧?那不成校园奇幻剧了。

纠结了整整三天,在“人设执念”和“逻辑合理性”之间反复横跳,最后还是向现实妥协了——把年龄提到20岁。

但我心里是不服气的,总觉得“20岁已经是极限了,再大就没那股少年气了”,于是乎,光顾着维持“少年感”,完全忘了算“大学毕业 工作经验”的时间账。

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从头把这本书看了一遍,突然意识到按这个时间线,主角怕是13岁就上大学了吧?”

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完了,圆不回来了。

后来试图补救过,想过“少年班”的设定——比如他13岁考上大学,18岁毕业,在文物外公司干了一年,19岁进基金会,到19号站点20岁刚好。

但写了个片段试了试,怎么看都觉得像嗑药嗑多了瞎鸡█乱写出来的,跟整体风格完全不搭;

又想过“时间异常影响”,说他被某个能扭曲时间的Scp影响过,导致生理年龄和实际经历对不上,但这样一来,又得加一堆解释,反而把剧情搞得更复杂。

挣扎到最后,只能放弃治疗——这个bug就摆在这儿了,大家看的时候自动忽略就好。

实在不行就当这个世界的时间计算方式和我们这儿的不一样(不是),或者主角天赋异禀到不需要按常理出牌(强行挽尊)。

总之,看cp就够了,别带脑子深究年龄问题,不然容易把自己绕进去(真诚脸)。

槽点二:主角晋升速度比火箭还快?

从二级研究员到四级研究员,只用了短短几个月——这个速度确实离谱,连我自己写的时候都觉得“主角怕不是走了后门”。

但请相信我,这绝对不是bug,是个埋得很深的伏笔。

基金会的晋升体系有多严格,熟悉Scp设定的读者都知道——

二级研究员需要至少两年工作经验,三级要五年,四级更是需要“对基金会有重大贡献”且通过o5议会的评估。

冰喻能在几个月内连升两级,背后必然有推手。

能透露的只有一点:o5议会在刻意“捧”他。

至于是想让他成为某个计划的棋子,还是看中了他身上“隐藏的秘密”,又或者是和玉佩有关……这些就得留到第三卷甚至第四卷揭晓了。

大家可以尽情在评论区猜,猜对了……也没奖,但我会偷偷给你点个赞(小声说)。

槽点三:玉佩怎么越来越“低调”了?

相信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发现,开头频繁救场的玉佩,到了第一卷后期几乎没怎么出场了,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作者把它忘了”。

天地良心,我可没忘!那玉佩可是我花了三天时间设计的“主角外挂”——能催眠682,能控制精神体较小异常,甚至能通过脑电波与异常项目沟通,简直是“万能工具”。

但正因为它太万能了,才必须“雪藏”。

想想看,基金会对“异常物品”的管控有多严格?连支能自动写字的钢笔都要被分到“Safe”级,何况是这种能直接影响物理和精神的玉佩?

开头冰喻使用它时,是因为遇到了收容失效的紧急情况,属于“特殊授权使用”;后来进入常规任务阶段,基金会肯定不允许冰喻随便乱用啊。

不过大家放心,它没被没收,它还好好放在冰喻的口袋里。第二卷写逆模因的时候,这玉佩会有大用处,具体是什么……先保密。(也不排除后面作者改大纲,把这一部分给删了的可能)

槽点四:嗑cp怎么嗑进基金会了?

这个问题我其实很早就想说了:“不是说写双男cp吗?作者究竟是多大的脑洞才能把这玩意儿跟Scp结合在一起啊。”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怎么抽的。

最初的想法里,根本没有基金会什么事——就是两个普通高中生,一个清冷学霸,一个桀骜校霸,在图书馆偶遇,在操场吵架,慢慢走到一起的校园故事。

我甚至都想好了校园故事的开头:“冰喻抱着一摞书从图书馆出来,被篮球砸中了后脑勺,转身就看见柒霖叼着棒棒糖冲他笑……”(看bL漫画看的)

结果想着想着…想法就歪了。

大概是某天晚上心血来潮登上好久没用的Scp维基官网看了篇J文(搞笑的文档),突然觉得“如果让冰喻去基金会当研究员,让柒霖当收容专家,这张力不就来了吗?”

于是乎,脑子一热就改了设定,凭借我多年来阅读Scp维基的经验,一不做二不休,小少年直接变20岁研究员,地点从校园直接变成19号站点,轻松愉快的学习直接变为刺激的混沌分裂者大战!

说真的,在读文档的时候我早就看这混沌分裂者不爽了,天天骚扰我大基金会,在书里直接给他核爆了!

后来我试图回忆当时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将校园文改成Scp,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的动机——仅仅是因为这样写很有张力并不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就像那段记忆被硬生生挖走了一样。

直到写逆模因的设定时,突然灵光一闪——说不定真的是被逆模因影响了呢?(一本正经地甩锅)

既然连作者本人都记不清原因了,这个槽点就只能这样了。或许等第二卷写逆模因写到深处,我能突然想起点什么?谁知道呢。

关于第二卷:逆模因的“甜蜜陷阱”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聊第二卷了。

第一卷主要是“铺垫”——让冰喻和柒霖在Site-19相遇,交代他们在基金会的背景下产生的故事,埋下几个关键的伏笔。而第二卷,其实很大一部分上是将第一卷埋下了伏笔收回,毕竟一开始埋伏笔的时候就想到了后面要写逆模因了。

为了写好这个主题,我今天上午算是把自己折腾得不轻。

我先是把《这里没有逆模因部》翻来覆去看了两遍,那篇文档确实震撼,尤其是在看到“理念可以被杀死,用更好的理念。”这句话时,看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实在是太震撼了。

但真正让我崩溃的是前者的续作:《五,五,五,五,五》——那哪里是故事,分明是披着故事外衣的论文!

里面的“理念圈”“天堂”“机动特遣队w-0”之类的概念,看得我头都大了。什么是“理念圈”?文档里说没说。,我看了三遍都无法理解。

看到中间部分讲“marion死了”时,我直接看懵了,结果后面又说marion是活的,还在会议室里跟大伙兴高采烈的开着会,我又懵了,这██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

硬撑着看了五个小时,到最后眼睛酸得直流泪,胃里还一阵翻江倒海,站起来的时候差点晕过去——真的,那种感觉就像被逼着啃了一本全是专业术语的百科全书。

最后实在顶不住了,果断关掉文档,决定先写卷后感言缓缓,再想怎么把逆模因写得通俗易懂。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我会把那些复杂的设定,拆成循序渐进的经历。

我想让大家跟着我笔下的角色的视角,一点点体会那种“明明很重要,却怎么也记不住”的绝望,那种“身边的人一个个消失,自己却毫无察觉”的无助——但请放心,我保证“全甜无刀”。

就算写遗忘,也是写其他人被遗忘;

就算写危险,也是其他人遇到危险。

虐是不可能虐的,这是我写的cp,想虐他?没门!

可能有基金会的小白会说:“没听过逆模因,能直接看第二卷吗?”

完全可以!我当初看《这里没有逆模因部》时,也是对“模因”“逆模因”一无所知,看着看着就懂了。

第二卷的开头会有简单的铺垫,就算从这里入坑逆模因也没关系,说不定你会比老粉更快get到逆模因的魅力呢?

最后的碎碎念

写第一卷的这两个月,像一场漫长又热闹的梦。

从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在梦里自嗨,到后来慢慢有了你们的声音——有人在评论区一起讨论,有人在章节末尾催更新,有人会因为角色的互动脸红,有人会因为剧情的漏洞吐槽……正是这些声音,让这场梦变得真实又温暖。

现在,第一卷的梦该醒了,第二卷的新梦即将开始。

我知道这本书有很多不完美,有年龄bug,有剧情硬伤,有莫名其妙的设定转变,但你们还是留下来了,陪着我和我的角色一起往前走。

这份包容,比任何数据都让我感激。

所以,接下来的路,还请继续陪我走下去吧。

最后,正式宣布:

第一卷:

《冰喻与柒霖:基金会初章》 完

第二卷:

《遗忘之潮:逆模因迷局》 启

下一卷,我们一起在逆模因的迷雾里,寻找那些不该被忘记的温柔。等着我,很快就带着新章节回来——这次真的不会一周一更了(大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