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国那含蓄却郑重的认可,如同给林见鹿与苏晚晴之间那层朦胧的关系盖上了一枚无形的印章,虽然两人依旧保持着清淡如水的交往模式,但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以及周围环境那种微妙的接纳氛围,让这段关系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苏晚晴偶尔会来工作室给林见鹿送些她认为有用的外文资料,或者就某个哲学命题与他进行一番头脑风暴,赵昊等人也从最初的挤眉弄眼,变成了习以为常。
而“灵犀”团队本身,则在林见鹿的引领下,继续在既定的轨道上高速前行。“灵犀内核原型”在陈默近乎废寝忘食的攻坚下,已经初步实现了多任务稳定运行和基础的内存管理,虽然距离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还相差甚远,但这坚实的每一步都让团队成员倍感振奋。灯具店的稳定盈利,加上《山海狩猎人》持续的版税收入,让工作室的财务状况大为改善,赵昊终于可以不用再为每个月的房租和网费精打细算,甚至开始规划购置更专业的服务器和测试设备。
就在这内外局面一片向好,团队士气高昂之际,一个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不期而至。
这天下午,林见鹿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号码显示归属地是上海。他以为是某个技术论坛的网友或者潜在的商务咨询,便随手接了起来。
“您好,请问是林见鹿,林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干练而不失柔和的女性声音,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天然的掌控感和专业性。
“我是,您哪位?”林见鹿回应道。
“林先生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深蓝创投的投资总监,秦雪。”对方自报家门,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我们关注到贵团队在技术探索和商业运作上的一些出色表现,尤其是《山海狩猎人》IP的成功运营,以及您本人在跨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潜力,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深蓝创投?林见鹿眼神微动。这是一家在业内颇有名气的风险投资机构,以眼光精准、出手果断着称,尤其关注TMT(科技、媒体、通信)领域的早期项目。他们能注意到自己这个远在北江市、尚未真正推出产品的小团队,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看来,之前版权维权和出版热销带来的那点名气,比想象中传播得更远。
“秦总监,您好。感谢关注。”林见鹿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
秦雪似乎对林见鹿的冷静并不意外,继续从容地说道:“林先生,我们投资,不仅仅是看现有的数据和产品,更看重团队,尤其是核心创始人的视野、格局和执行力。我们认为,您和您的‘灵犀’团队,具备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潜质。因此,我代表深蓝创投,正式向您发出邀请,希望能与您和您的团队,就未来的合作可能性,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她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近期飞赴北江,当面拜访。”
姿态放得很低,诚意也显得很足。
林见鹿略一沉吟。风险投资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带来发展急需的资金、专业的指导以及宝贵的人脉资源,加速梦想的落地;但同时也意味着权力稀释、目标压力和来自资本方的业绩对赌要求。对于“灵犀OS”这种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短期内难以看到商业回报的宏大项目来说,过早引入追求快速退出的风投,未必是好事。
但,完全拒之门外也非明智之举。与顶级的投资机构接触,本身就是一次了解资本市场、检验自身商业模式和估值逻辑的宝贵机会。
“感谢秦总监的看重。”林见鹿思忖已定,回答道,“面对面交流可以。不过,我们团队目前重心仍在技术研发上,对于外部融资,持审慎开放的态度。”
“理解,完全理解。”秦雪的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我相信,一次坦诚的交流,对双方都会有所裨益。那我们就定在下周三下午,您看可以吗?地点可以由您来定。”
“可以。地点就在我们工作室吧。”
“好,期待与您和您的团队见面。”
挂断电话,林见鹿将秦雪即将到访的消息告知了团队核心成员。
“深蓝创投?投资总监要亲自来?”赵昊一听,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地搓着手,“这可是大机构啊!老林,咱们这是要时来运转,被资本看上了?”
陈默则微微皱眉,推了推眼镜:“风投?他们追求的是高回报、快退出。我们的OS项目周期太长,风险太高,他们的钱……好用吗?”他更关心技术研发的纯粹性和自主性。
王浩和李立则是一脸懵懂与兴奋交织,感觉“融资”、“风投”这些以前只在新闻里看到的词汇,突然离自己如此之近。
林见鹿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平静地分析道:“昊子,别高兴太早,资本是逐利的,他们看中的可能不是我们最核心的OS,而是《山海狩猎人》带来的短期现金流和我的个人‘名气’。默子的担忧很有道理,我们需要守住底线。这次会面,主要是学习和试探,了解他们的意图和条件,不急于做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