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优化公司”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用纳米信标进行隐秘人体监测甚至干预的阴影,如同一片巨大的、粘稠的黑暗,笼罩在见鹿科技核心层的心头。这件事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触及了人类伦理和安全的底线。
林见鹿下令进行最高级别的秘密调查,但“生命优化公司”如同一个完美的幽灵,表层信息干净得可疑,真正的控制者隐藏在水面之下极深的地方,短时间内难以触及。
这种被动和未知,让林见鹿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灼。对手不仅在技术、供应链、文化领域围追堵截,甚至可能已经在探索更前沿、也更危险的——**生命科学**领域,并且采用了如此不择手段的方式。
“我们不能只在他们设定的战场上被动应对。”林见鹿在一次绝密的核心会议上,对沈渊、周薇以及新加入的、负责“灵犀健康”的负责人说道,“他们似乎在探索人体潜能的边界,甚至可能是……**衰老干预**和**生命延长**的领域。如果这真的是下一个战略制高点,我们不能缺席,而且必须用更光明、更负责任的方式去探索!”
这个想法过于超前和大胆,让在场众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周薇首先提出现实考量:“林总,生命科学,尤其是衰老干预领域,投入巨大,周期极长,风险极高,而且充满了伦理争议。我们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贸然进入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是否太过冒险?”
沈渊则从技术角度思考:“这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编辑、临床医学等众多复杂学科,与我们现有的AI、硬件、软件技术栈差异巨大。我们需要从头搭建团队和实验室,挑战非常大。”
“正因为挑战大,壁垒高,才更有价值!”林见鹿的眼神异常坚定,“而且,我们并非从零开始。我们拥有‘烛龙’算力,可以用于复杂的生物信息学计算和药物分子模拟;我们拥有‘昆仑’平台,可以连接全球顶尖的生物学家和医学研究者;我们拥有‘灵犀健康’平台,积累了海量的、纵向的生命体征数据;我们甚至与清风道长交流,接触到了东方养生智慧中关于‘精气神’调和、延缓衰老的哲学思想。”
他走到白板前,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底层,是**数据与计算**(灵犀健康数据 烛龙算力 生物信息学模型)。
中间层,是**交叉学科研究**(AI赋能的生命科学发现 古老的养生哲学启发)。
顶层,是**负责任的创新应用**(目标是理解并健康地延缓衰老过程,提升生命质量,而非危险的‘超人化’改造)。”
“我们要成立的,不是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疯狂实验室,”林见鹿强调,“而是一个**致力于理解生命规律、探索健康衰老路径、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人类健康span(健康寿命)的‘见鹿生命科学实验室’**!项目代号——‘**溯源**’!”
“溯源”二字,既指向对生命本源奥秘的探索,也暗含了对“生命优化公司”那种扭曲路径的拨乱反正。
林见鹿的决心和清晰的愿景,最终说服了团队。尽管前路漫漫,但见鹿科技向来擅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溯源”实验室在绝密中启动。选址就在见鹿科技园区最深处一栋新落成的、安保等级最高的独立建筑内。沈渊负责协调“烛龙”算力和AI模型的适配,周薇则利用全球人脉,开始秘密接触那些在细胞衰老、基因稳定性、代谢调控等领域有建树,同时又具备开放思维和伦理底线的顶尖科学家。
招募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顶尖学者对一家科技公司涉足如此深奥的生命科学领域持怀疑态度,甚至不乏冷嘲热讽者。但当周薇展示出“烛龙”的算力潜力、“灵犀健康”的独特数据资源,以及林见鹿“健康衰老”而非“长生不老”的清晰定位和充足预算后,一些敢于挑战常规的顶尖人才开始心动。
首先加入的是一位名叫**艾琳娜·瓦西里耶娃**的俄裔生物信息学专家,她曾被“烛龙”芯片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任务上展现的速度所吸引。接着是一位在细胞端粒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华裔女科学家**苏晴**(与公关总监同名),她对“灵犀健康”的纵向数据能如何辅助衰老标记物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一位对《易经》和道家养生理论有深入研究、同时也精通系统生物学的国内老教授**陈玄同**,也被这个独特的跨界构想所打动,毅然加盟。
这支由顶尖科学家和AI专家组成的、小而精的“特种部队”,在“溯源”实验室里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实验室内部,充满了奇特的画风。一边是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烛龙”计算节点,运行着复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另一边是昂贵的低温电子显微镜和基因测序仪,观察着细胞最细微的结构;而在休息区的白板上,则可能画着太极八卦图与细胞信号通路的对比草图,旁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