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明团队意外捣鼓出的高性能氮化铝陶瓷基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见鹿科技内部激起了滔天巨浪。检测报告上那些冷冰冰却又炙热的数据——导热系数280 ,抗弯强度650 ——如同最激昂的战鼓,敲打在每一个“拜材料教”信徒,乃至整个见鹿科技员工的心头。
“我靠!老孙牛逼!真让他给炼出来了!”赵昊拿着性能对比表,手指头把纸张戳得啪啪响,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对面周薇的脸上,“你看看!全面碾压小日本和德国佬的产品!咱们以后还用看他们脸色?老子以后用一块,扔一块!”
周薇难得地没有嫌弃赵昊的粗鲁,她仔细看着数据,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中有晶莹闪烁:“太好了……这不仅仅是性能超越,这意味着一整条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烛龙’芯片的封装成本和稳定性,都将得到巨大改善!”
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沈渊,在调取了全球陶瓷基板市场的价格数据和供应链风险评估报告后,也难得地主动开口:“根据模型测算,此项突破,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至少八千万美元的采购成本,并彻底消除该品类供应链中断风险。市场价值与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整个公司都沉浸在一种扬眉吐气的亢奋之中。走廊里,食堂里,休息区,到处都能听到员工们兴奋的议论。
“听说了吗?材料实验室那边放卫星了!”
“孙工太猛了!直接干翻国外巨头!”
“这下看谁还敢在材料上卡我们脖子!”
“跟着鹿总干,就是带劲!”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见鹿,在最初的狂喜之后,却迅速冷静下来。他没有立刻召开盛大的庆功会,而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墙上那块巨大的、写满了屈辱与挑战的“卡脖子”清单白板,沉默了许久。
白板上,【高端半导体材料(特种气体、光刻胶等)】这一大项下面,【高性能陶瓷封装基板】那一行字,仿佛在灼烧着他的视线。孙启明的成功,就像在这片漆黑的绝望之墙上,凿开了一个透出光亮的小孔。
是时候了。
他拿起内部电话,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通知所有‘拜材料教’成员,以及公司总监级以上管理层,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集合。”
没有说明原因,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氛,开始在公司内部蔓延。
半小时后,林见鹿的办公室被挤得水泄不通。前面是王老、李静、孙启明等材料实验室的核心骨干,后面是赵昊、周薇、沈渊等公司高管,甚至连杜子腾也刚从紧张的供应链协调会议中抽身赶来。大家都安静地站着,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块白板,以及白板前负手而立的林见鹿。
办公室内鸦雀无声,只有空调系统轻微的送风声。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恰好照亮了白板的一角,也照亮了林见鹿沉静的侧脸。
他没有回头,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白板,仿佛在回顾这几个月来,团队所经历的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以及那份源自《天工开物》的、近乎绝望中的灵光一现。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他终于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充满期待的脸。他的眼神深邃,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艰辛,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破土而出的坚定和自豪。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这块板子,”林见鹿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想起了我们被一纸律师函逼到墙角时的愤怒和无助。”
“我想起了王老团队为了小数点后几位纯度的提升,在低温设备前熬通宵,眼里布满血丝的样子。”
“我想起了李静博士面对电子显微镜下那些丑陋的线条时,那紧锁的眉头和掉落的头发。”
“我更想起了,孙启明工程师和他的团队,在无数次失败后,几乎要被挫败感淹没时,却依然选择在周末走进实验室,最终,在一次‘意外’中,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奇迹!”
他的话语,勾起了所有人内心最深处的记忆,有人眼眶开始泛红,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这块板子,立在这里,每一天都在提醒我们,差距在哪里,痛处在哪里,敌人在哪里!”林见鹿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终于得以宣泄的力量,“它像一根刺,扎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坐立不安,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最终落在了紧张得手心冒汗、脸颊通红的孙启明身上,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温和而赞许的笑容。
“但是今天,我们中的勇士,用他们的智慧、汗水,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拔掉了第一根刺!**”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用炽热的目光看向孙启明和他的小团队,那掌声里,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