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桥接”全面撤诉的消息,如同凯旋的号角,在见鹿科技内外吹响。媒体铺天盖地的赞誉,民众山呼海啸的祝贺,公司内部更是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狂喜和扬眉吐气。赵昊甚至自作主张,让人搬来了几箱香槟,嚷嚷着要立刻开个庆功派对,不醉不归。
“都给我放下!”
一个冰冷的声音,如同切开了喧闹的利刃,让抱着香槟箱兴高采烈的行政部小伙僵在了原地。所有人循声望去,只见林见鹿站在他办公室的门口,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近乎疲惫的沉静,眼神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打赢了一场被迫应战的官司,值得这么敲锣打鼓吗?”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别忘了,我们是被动挨打的一方!是别人把刀架到了我们脖子上,我们侥幸挣脱了而已!这有什么值得大肆庆祝的?”
热烈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赵昊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讪讪地挥挥手,让行政小伙把香槟搬走。众人面面相觑,兴奋的情绪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瘪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反思和不安。
林见鹿没有再多说,转身回了办公室,关上了门。他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独自面对着巨大的落地窗。窗外,城市华灯初上,璀璨夺目,映照着他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更深层次的忧虑。
**代价一:触目惊心的“账单”。**
沈渊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报告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报告封面上,没有任何标题,只有一个冰冷的数字——**一点七亿美元**。
林见鹿的目光落在那个数字上,瞳孔微微收缩。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报告。
里面详细罗列了这场持续数月的专利战争,见鹿科技所付出的直接和间接代价:
* **天文数字的律师费**:聘请全球顶级律所、专家证人、以及庞大的内部法务和支持团队,累计花费超过**九千万美元**。这几乎吃掉见鹿科技上一个季度大部分的利润。
* **高昂的技术攻关成本**:为了寻找专利规避路径和无效证据,临时抽调顶尖工程师组建攻关小组,打乱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节奏,间接损失难以估量。
* **巨大的机会成本**:以林见鹿为首的核心管理层,这几个月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应对诉讼中,无数重要的战略会议、技术评审、国际合作谈判被推迟或取消。
* **市场拓展受阻**:尽管后期有国内声援,但在诉讼最激烈的阶段,多个海外市场的渠道拓展和合作伙伴洽谈确实陷入了停滞,竞争对手趁机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 **品牌无形损耗**:虽然最终赢了,但“专利诉讼”、“抄袭质疑”这些词汇,一度与见鹿科技紧密关联,对品牌美誉度造成的隐性伤害,需要很长时间去修复。
一点七亿美元!这还只是能够量化的部分。那些被消耗的士气、被耽误的时间、被错失的机会……才是更沉重的代价。
林见鹿合上报告,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他感到一阵阵后怕。如果不是他在关键时刻的“悟性”找到了突破口,如果不是沈渊团队挖出了关键的“现有技术”,如果不是国内民众的鼎力声援形成了强大的威慑……这场官司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被对方用金钱和时间活活拖死,或者被迫接受屈辱性的城下之盟。
**代价二:疲惫的团队与隐忧。**
“老大,”赵昊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脸上没了平时的嬉笑,带着点愧疚,“香槟我都让人搬回去了……你说得对,咱们是有点得意忘形了。”他挠了挠头,“不过,兄弟们这几个月确实绷得太紧了,你看……”
林见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我知道大家辛苦。该有的奖励和休息,不会少。但是昊子,你想过没有?”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赵昊,“这次人家是用专利卡我们,我们侥幸找到了漏洞。下次呢?如果他们用更底层的、我们根本无法绕开的核心技术专利呢?比如最顶尖的射频芯片架构?比如手机基带里绕不开的通信标准必要专利(SEP)?到时候,我们怎么办?还能这么幸运吗?”
赵昊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反驳的话,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他想起之前为了寻找替代方案,技术团队那焦头烂额、几乎绝望的样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是啊,这次能绕过去,不代表次次都能绕过去。在那些真正的、由国际巨头把持了数十年的技术高地上,见鹿科技依然是个“无产者”。
周薇也走了进来,她的脸色同样凝重:“见鹿,我刚刚安抚了几个核心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他们私下透露,这段时间高强度、高压力的应急攻关,虽然取得了成果,但也让团队非常疲惫,甚至有几个骨干流露出想休息调整甚至……离开的念头。长期的被动应对,对团队的稳定性和创造力是种透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