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59章 贵女尺素,各有千秋

东晋风华 第59章 贵女尺素,各有千秋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姑孰军营的生活,如同被无形鞭策的陀螺,在案牍、校场与军议之间高速旋转,日复一日,刻板而冷硬。秋风渐紧,吹得营旗猎猎作响,也吹来了建康城方向几抹截然不同的色彩——那些定期或不定期送至陆昶案头的书信。

这些尺素,被军吏与寻常文书一同送来,往往带着远方的香尘与隐约的喧哗,在这充斥着汗味、墨臭与金属冷气的值房里,显得有些突兀,却又奇异地构成了一种联系,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王璎的信总是最先被辨认出来。信笺是特制的洒金粉彩笺,光滑细腻,展开时总带着一股馥郁却不腻人的兰麝之香,似是精心调制过。字迹更是华丽飞扬,每一笔都透着精心修饰过的美感,仿佛能想见执笔人书写时微扬的下颌与专注的神情。信的内容,多是建康城最新鲜的风尚:某家公卿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曲水流觞宴,用了何种新巧的器皿,出了什么味美的点心;秦淮河畔最负盛名的画舫又谱了哪些缠绵的新曲,哪位大家的诗作被争相传唱;时兴的衣袍花纹是缠枝牡丹还是云鹤衔芝,用的又是何种稀罕的染料。字里行间,总不忘细细叮嘱江淮潮湿多瘴疠,让他务必注意饮食起居,添衣保暖,絮絮叨叨,关切之情几乎要溢出纸面。那热情如同建康秋日尚存的暖阳,明媚却隔着一层精致的纱幔,与姑孰的空气格格不入。陆昶览信,会微微摇头一笑,感念其真挚心意,回信时则极尽客气周全,谢其关怀,略述己安,言语分寸拿捏得极好,却从不深入任何具体话题,如同隔岸观火,礼貌地维持着距离。

桓婧的信则截然不同。信纸是最普通不过的公文纸,甚至偶尔会带着些许墨渍,字迹硬朗清晰,力透纸背,起落转折间毫无女儿家的柔媚之气,倒更像是一份军情简报。内容简短至极,往往开门见山,绝无寒暄:“闻姑孰近日连绵阴雨,江畔洼地及旧营房舍易生瘴疠,饮水务必沸滚,可于营中多备艾草、苍术时时熏燃驱疫。” 或:“据过往记载,春汛将至,水量恐超往年,注意巡防沿江营寨壁垒是否稳固,尤需警惕堤坝蚁穴鼠洞,小隙可溃大局。” 一如其人,冷静务实,洞察要害,提醒往往切中陆昶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实际困境,却不带丝毫冗余感情与个人色彩。她的消息渠道似乎总能触及军旅生活的细微之处。陆昶回信也极简洁,如同回复一份同僚的备忘录:“蒙桓娘子提醒,已悉知,并做防备。多谢。” 彼此心照不宣,这是一种基于家族立场和实用主义的、保持距离的沟通,简洁高效,却自有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庾清萱的信最是风雅。信笺素洁,多以浅青、月白为底,熏着淡雅缥缈的冷香,字迹工秀至极,一丝不苟,如簪花格本,显是下了极大功夫。信中绝少提及任何具体事务或个人境况,通篇皆是抄录的诗词佳作,有时是前人伤春悲秋、思念远人的名篇,有时或是她自己临窗感怀所作的数联残句,皆婉约清丽,情绪含蓄。偶在诗末附一句“秋窗读此,忽有所感,怅然难言,录于郎君共赏”或“近日微恙,偃卧小榻,见庭前木叶半脱,倍觉神伤,郎君远征,亦需珍重”。她将所有的情绪都精心包裹在精美的文学外壳之下,矜持而含蓄,如同雾里看花。陆昶回信,也必以同样风雅的方式应对,谨慎择一相宜的诗句回赠,附上“秋深寒重,万望珍摄玉体”之类的问候,维持着一种纯粹文学层面的、礼貌而疏远的唱和,不涉实务,不露心迹。

这些信件,陆昶皆会一一回复,措辞分寸拿捏得极准,既不显得冷淡失礼,也绝无任何可能引人误会的暧昧。他深知这些通信背后所牵扯的复杂家族干系与世情目光,处理起来如同处理一份份需要谨慎批阅的公文。

然而,无论是王璎那扑面而来的热情,桓婧那冷冽直接的实用,还是庾清萱那精致脆弱的风雅,都如同不同颜色的水波划过日益坚厚的冰层,虽能漾起些许涟漪,却难以真正浸润他彼日益沉静坚韧的内心。它们的价值,似乎更多在于让他不时窥见建康那个依然沉浸在繁华旧梦里的世界,从而更清晰地反照出自身所处的现实与发生的蜕变。

唯有来自谢府的那叠略厚的信纸,会让他处理时,不由自主地放缓动作,神情间也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专注。

他会先看阿罗那部分。小侍女的字迹一月比一月工整,虽然依旧稚嫩,却已能清晰地表达意思。内容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絮叨着今日又学了哪些字,谢府园子的桂花开了香气能飘出好远,庾家娘子派人送来新式的酥酪点心味道极好,或是担心姑孰的饭菜不合他口味…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深切牵挂,读来令人莞尔,心生暖意。

然后,他才会格外郑重地展开那份附着的、笔迹清逸绝俗的笺纸。谢道韫的话语从不涉及私情,甚至比桓婧的信更显得“公事公办”。但她的“公事”,却绝非寻常军务提醒。她可能看似随意地点评一句新近朝堂上某位大臣关于北伐方略的议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论据中引述史实的疏漏;可能借评某本正在重读的史书,探讨前代名将经营粮道、保障远征后勤的得失教训;甚至可能只是寥寥数语,提及查阅杂记时注意到江北某地近期的物候与往年有异,似更为干旱寒冷,不知于军旅可有所碍。

她的视野与见识,远远超越了闺阁绣户的范畴,以一种独特而含蓄的方式,与陆昶正在亲身经历、日夜思考的一切隐隐呼应。阅读她的信,不像是在接受关怀,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隔空的、无声的棋局对弈或学术探讨,需要凝神静思,方能领会其字句背后的深意与提醒。这种超越俗常、立足于更高维度的精神层面的遥远共鸣,比任何直接的关怀问候,更让陆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慰藉与激励。他知道,在遥远的建康,并非所有人都沉溺醉梦,至少有一位奇女子,正以她卓绝的智慧与方式,理解并关注着这片风云激荡的土地,以及投身其中的他。

他将各路来信分别收好,王、桓、庾三位的,置于木匣中一侧。而谢府来的信,则另置一处,那素雅的笺纸边缘,似乎都因频繁的翻阅而略显柔软。

窗外传来集合操练的尖锐号角声,肃杀而急促,瞬间将方才萦绕的些许香尘与文思驱散得无影无踪。

陆昶深吸一口姑孰清冷而带着金戈的空气,迅速收敛心神,将那些来自建康的脂粉香、诗词韵、乃至那令人神往的智慧闪光,皆暂时严密地封存于心底。

眼前的姑孰,才是他必须全力以赴的战场。无论是案牍之上的运筹,还是校场之中的砺刃。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