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232章 毁誉参半

东晋风华 第232章 毁誉参半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就在陆昶与谢玄于郯城书房内审慎谋划之际,数匹快马已携着明伦堂论辩的详细经过,驰入了秦淮河畔的建康城。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池水的石子,迅速在乌衣巷、青溪里这些高门甲第之间漾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谢安府邸,水榭清凉。

谢安宽袍博带,倚在胡床之上,手中拿着一封刚由东海加急送来的书信,正是其侄谢玄的亲笔。他看得极慢,时而凝神,时而嘴角微扬,最终将信纸轻轻置于案几之上,端起一旁的药酒,呷了一口,目光投向榭外摇曳的竹影,久久不语。

坐在下首的王羲之,虽已卸任会稽内史,但风采不减当年。他见谢安神色莫测,不由问道:“安石,可是东海又有新动向?听闻那陆昶在郯城搞了一场不小的论辩,声势颇隆?”

谢安收回目光,将案上信件推向王羲之,淡淡道:“逸少不妨一观。陆昶此子,非常人也。”

王羲之接过细读,起初神色尚算平静,随着阅读深入,眉头渐渐蹙起,尤其是看到陆昶驳斥“星象”、“祭祀”、“贵贱”以及最后抛出“农战”之论时,持信的手指都不由微微收紧。待他看完,长吁一口气,将信放回案上,沉吟道:“辞锋锐利,直指要害,更难得的是……其立论之基,竟在于‘实效’与‘民利’。‘选贤任能之纲,赏罚分明之常’,‘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此等言论,可谓石破天惊,与当今清谈之风,格格不入啊。”

谢安微微一笑,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意味:“何止格格不入,简直是掀了诸多人的桌子。孙泰师徒,此次算是撞在了铁板上。不过,他们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天师道,还有吴地众多与道门牵扯颇深的中小世家。陆昶此举,痛快是痛快,却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隐患便在‘农战’二字!” 王羲之语气凝重了几分,“此论太过刚猛,近乎霸道。建康城中,对此非议者恐怕不在少数。高平郗氏或可保持沉默,但其他各家,尤其是那些以经学传家、标榜仁政王道的,岂能坐视?只怕弹劾的奏章,已在酝酿之中了。”

谢安颔首,目光深邃:“弹劾是必然。有人会斥其‘慕秦法之遗毒’,有人会忧其‘拥兵自重,渐成割据’。甚至……宫中那位,听闻此事,怕也会心生疑虑。” 他指的是当今皇帝司马昱。

“那安石之意……”王羲之探询道。他知道谢安对陆昶一直抱有某种程度的欣赏,甚至默许了谢玄留在东海。

谢安缓缓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然,江东如今,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等能扎扎实实做事、抵御外侮的‘秀木’。北有强燕,西有桓荆州,朝廷若再自毁栋梁,岂非自断臂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陆昶锋芒太露,确需稍加敛藏。玄儿信中也提及,他们已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想,对外将淡化‘农战’之名,多强调‘保境安民’、‘抵御北虏’之实。此乃老成之举。”

王羲之叹道:“希望他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只是,经此一事,他在建康士林中的名声,恐怕毁誉参半了。清流之中,视其为异类者,必不在少数。”

“毁誉由人。”谢安淡然道,“逸少,你我所见,这江左风流,清谈玄理,固然风雅,然于社稷安危、民生疾苦,又有几分切实助益?陆昶在东海,田亩辟,流民安,工坊兴,强兵成,此乃实实在在的功业。与其纠结于其言论是否合乎‘古制’,不若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水榭边,望着池中游鱼,幽幽道:“且看着吧。这江东的棋局,因陆昶这一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孙泰之辈,鼠目寸光,只知维护自家那点坛坛罐罐;桓荆州雄才大略,或会视其为敌,或会试图利用;而朝廷……呵呵。”

谢安没有再说下去,但王羲之已然明白其未尽之意。朝廷羸弱,既要倚仗如陆昶这般能臣守护北疆,又恐其势大难制,其中的猜忌与平衡,微妙至极。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