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73章 功绩入京

东晋风华 第173章 功绩入京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下邳城,徐州刺史府。

夏日的庭院里,蝉鸣聒噪,搅动着午后的沉闷。然而书房内,却是一片冰鉴生凉般的寂静。郗愔端坐在紫檀木大案之后,眉宇微蹙,指尖反复摩挲着一份刚刚由东海郡六百里加急送达的文书。

这并非普通的例行公事,而是东海太守陆昶亲笔撰写的《东海郡政绩详陈及平定邓氏、黑潮帮叛乱功表》,厚厚的一叠,墨迹犹带风尘。郗愔已经细细阅览了两遍,此刻,他正提起那支惯用的紫毫笔,在一张空白的奏章用纸上,斟酌着最后的考语与荐章。

文书的内容,即便是他这位见惯了官场起伏、地方治乱的封疆大吏,也忍不住心潮微澜。

“……臣昶言:臣以微末,谬荷圣恩,权守东海。受命之日,郡府空虚,仓廪罄尽,城垣颓坏,流民塞道,邓氏豪强,盘踞为患,匪盗横行,海寇猖獗,民有菜色,野多饿殍,实乃危殆之极,累卵之局……”

开篇的境况描述,郗愔是知道的,甚至比他写得更为不堪。但接下来的转折,却如同雷霆贯耳,步步惊心。

“臣不敢惜身,唯以国事为念。初至,即整饬纲纪,肃清吏弊,当众诛杀贪墨蠹吏王五、李癞子等数人,以正视听。旋即颁布《垦荒令》、《劝农免税令》,招抚流亡,贷与种具,许民垦荒,永为世业,新垦之地,免税三载……民心稍安,野渐辟莱。”

郗愔微微颔首,此乃固本之策,陆昶做得果决。

“……然积弊已深,豪强反噬。郡中巨室邓文康,勾结匪类‘座山雕’,阴行不轨,更遣死士行刺于臣,幸赖将士用命,天佑忠良,得以不死……”看到此处,郗愔眼皮跳了跳,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与后续的“假死”诱敌,他虽已知晓细节,但每次想来,仍觉此子胆大心细,非常人可及。

“……臣遂将计就计,外示以弱,内布罗网。邓逆果率众犯阙,图谋不轨。臣命参军谢玄、韩雍、高啸等,预为布置,内外合击,一战擒杀元恶邓文康及其党羽数百,尽收其不法田宅资财……郡中腹心之患,由是廓清。”

笔锋至此,已显峥嵘。铲除邓家,不仅是去一地方毒瘤,更是陆昶真正立威东海的关键一步。

但这仅仅是开始。

“……陆患既平,海波未靖。黑潮帮孙猛,恃险负隅,勾结北虏,屡犯海疆。臣察其狡诈,不强攻其巢穴,乃设疑兵于岸,诱其来犯。预伏精锐于鬼哭礁险要之处,俟其船队入彀,以火攻乱其阵,劲弩挫其锋,勇士接舷而战……血战竟夜,焚毁俘获敌船二十余艘,阵斩渠魁孙猛,余众或死或降,东海海疆,自此肃清。”

郗愔仿佛能看到那夜鬼哭礁的火光映天,能听到喊杀与波涛的轰鸣。跨海击贼,一举荡平为祸多年的海寇,此等武功,已非寻常郡守所能为。

然而,最让他动容的,还不是这些赫赫战功。

“……治乱之道,在于安民。臣前颁垦荒之令,今行均田薄赋之政。清丈田亩,厘定户籍,废除苛杂,依田产分等纳赋,税率较旧制减三成。收盐铁之利归官,平市价以惠黔首……又,天降嘉禾,名曰‘番薯’,耐瘠高产,亩产数十石,臣已令广植推广,郡中粮储,由是丰盈。今岁春麦已收,秋禾在望,加之嘉禾遍野,流民尽数安置,百姓安居,市井渐繁,仓廪初实,军心稳固……”

看到“亩产数十石”几字,郗愔持笔的手微微一顿。他初闻时亦觉不可思议,但后续验证的文书和呈送来的实物(薯干)由不得他不信。此物若真能推广,其利岂止在东海一郡?此乃活民无数、稳固国本的祥瑞大功!

通篇看完,郗愔长久沉默。陆昶此人,有霹雳手段,能廓清妖氛;有菩萨心肠,能惠养黎元;更有不世出的运气与眼光,能得此嘉禾。其功绩,已远超一郡太守之本分。短短半年多,将一个濒死的边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此等能臣干吏,数十年未见。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郗愔深知朝堂局势之复杂。陆昶寒门出身,却得谢安举荐,本就引人注目。如今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必会招致更多目光,其中不乏嫉妒与猜忌。王、谢等世家如何看待?桓温又会作何想?自己这个举主,是沾光,还是会被牵连?

他沉吟再三,终于落笔。先在陆昶原奏之后,附上自己的考语,语气极为郑重:

“……伏察东海太守陆昶,器识宏远,才略冠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未及期年,涤荡积秽,肃清海陆,安辑流散,垦辟荒莱。其诛锄豪强也,如迅雷之击聋聩;其惠养黎庶也,若时雨之润枯苗。更献嘉禾于社稷,靖波涛于重溟,功在当代,利延千秋。此非独郡县之福,实乃邦国之瑞。臣忝居方镇,详核其实,灼见其忠勤,敢不据实上闻……”

写到这里,他略一停顿,最终还是添上了最关键的一句,既是举荐,也隐含了一层不易察觉的维系之意:

“……臣愚以为,陆昶之才,堪当大任。伏乞天恩,不次拔擢,委以方面之重,俾其尽展所长,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臣愔诚惶诚恐,顿首谨奏。”

写完,他取出徐州刺史的大印,蘸满朱红印泥,稳稳地钤在那考语末尾。鲜红的印文,如同一个郑重的承诺,也似一道无形的羁绊。

“以八百里加急,直送建康尚书台。”郗愔将封好的奏章递给侍立一旁的从事,声音平静无波。

望着从事离去的身影,郗愔踱至窗前,庭院内蝉声依旧。他知道,这份奏章一旦入京,必将在建康那潭深水中,激起不小的波澜。而那个远在东海的年轻人,他的命运,乃至整个徐、青之地的格局,或许都将因此而改变。

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