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65章 制衡

东晋风华 第165章 制衡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下邳,徐州刺史府。

郗愔搁下手中的紫毫笔,将刚刚写完的奏表轻轻吹干墨迹。这是一份为东海郡太守陆昶请功的奏表,字斟句酌,文采斐然,详细陈述了陆昶到任后如何整饬吏治、剿灭匪患、平定邓氏叛乱、推行垦荒新政等一系列功绩,言辞间不吝褒奖。

然而,他脸上却并无多少喜悦之色,反而眉头微蹙,目光落在窗外庭院中一株开得正盛的海棠上,久久没有移动。

从事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将一份最新的东海郡邸报呈上:“使君,郯县来的急报。”

郗愔收回目光,接过邸报,迅速浏览起来。上面详细记录了陆昶如何处置邓家逆产、推行“均田薄赋”、收回盐铁专营、兴修水利等最新政令。看着那一项项条理分明、直指积弊的措施,以及邸报中描述的“民心大定,野无旷土,市井渐繁”的景象,郗愔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起来。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啊…”他喃喃自语,语气复杂,既有赞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短短数月,陆昶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将盘踞东海数十年的毒瘤连根拔起,并迅速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这等能力、魄力和效率,远远超乎他最初的预料。他当初派兵支援,更多是抱着试一试、甚至是让其充当搅局尖刀的想法,没想到这把刀太过锋利,不仅斩断了乱麻,似乎还有自成格局之势。

“使君,”从事小心地观察着郗愔的脸色,“陆太守如此能干,实乃徐州之福。只是…其风头是否太过强劲了些?如今东海郡内,只知有陆太守,恐非长久之福。且建康那边,王、谢之家,还有桓公处…”

从事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陆昶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已隐隐有尾大不掉之嫌。更重要的是,陆昶身上打着谢氏的烙印,他的崛起,必然会引起建康其他门阀,尤其是与谢氏有隙的势力,以及那位权倾朝野、对徐州亦有野心的桓温的警惕和忌惮。

郗愔何尝不明白这些。他身为刺史,既要倚仗能干的下属治理地方,又要维持各方的平衡,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陆昶是一把利剑,用得好,可以开疆拓土,镇抚地方;但若掌控不好,也可能伤及自身。

他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陆昶之功,确乃实至名归。此表,即刻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建康。”

“那…朝廷若有封赏?”从事试探道。

“朝廷如何封赏,是朝廷的事。”郗愔淡淡道,“我等为臣子,只需如实禀报即可。”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东海新定,百废待兴,陆太守虽能干,然郡务繁杂,恐其分身乏术。这样,你拟一道文书,以协理军务、安抚地方为由,让韩雍所部州兵,暂留东海,听候陆太守调遣。一应粮秣,仍由州府支应。”

从事心领神会。让韩雍留下,既是继续给陆昶支持,也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和制衡。韩雍是他郗愔的人,留在东海,可以随时了解真实情况,确保东海郡始终在徐州的掌控之下。

“另外,”郗愔继续吩咐,“给陆昶去一封私信。信中,除了褒奖其功绩,也要提醒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政当张弛有度,锋芒太过,易折。让他多注意休养身体,东海郡务,可多倚重韩雍、谢玄等人,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这番话,既是关怀,也是告诫。提醒陆昶要懂得收敛,注意朝中风向,同时也在暗示,东海并非他一人之东海,要注意与上官即郗愔自己及其他同僚的相处之道。

“再有,”郗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打听一下,此前救治陆昶的那位天师道女冠,究竟是何来历?与陆昶又有何渊源?”

这件事,如同一根刺,隐隐扎在郗愔心中。天师道势力盘根错节,与朝廷、门阀关系微妙。陆昶竟能与天师道高人有所牵连,这让他不得不更加审慎。

“属下明白。”从事躬身应下,悄然退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郗愔再次拿起那份为陆昶请功的奏表,目光深沉。

陆昶是人才,是利器。用得好,可保徐州北疆安宁,甚至成为他郗愔在朝中博弈的重要筹码。但前提是,这把利器,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至少,刀锋不能对准自己。

他需要陆昶继续为他开疆拓土,稳定地方,但又不能让其脱离掌控,甚至功高震主。这其中的分寸拿捏,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