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58章 心意互通

东晋风华 第58章 心意互通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姑孰的回信,比阿罗预想的要快上许多。

当谢府仆役将那只略厚的信封交到她手中时,阿罗几乎是小跑着回到自己居住的小耳房,心跳得如同揣了只雀儿。她小心翼翼地用裁纸刀划开封口,里面果然躺着两封信笺。

先展开那封字迹熟悉的——是郎君的回信!她逐字逐句地读着,郎君夸她字有进步,嘱咐她安心学习,语气温和而亲切。阿罗看着看着,眼圈又红了,这次却是高兴的。她将信纸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离远在姑孰的郎君更近一些。

然后,她才注意到另一封素雅的信笺。上面的字迹清逸不凡,与她临摹的那份一模一样,写着“谢道韫娘子亲启”。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郎君这是单独给谢娘子回信了!她不敢怠慢,连忙捧着两封信,快步去向谢道韫禀报。

谢道韫正在书房临帖,听得阿罗来意,放下笔,接过那封写给自己的信。她拆开阅览,目光扫过那简洁而守礼的文字,在看到“墨香清逸,词意温厚”及“得闻建康故人音讯,如沐春风”几句时,沉静的眼眸中似有微光轻轻一漾,极快便恢复如常。

“陆参军客气了。”她淡淡说了一句,将信笺收回信封,置于案头一侧,并未多言,重新拿起笔,继续临帖,仿佛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阿罗却敏锐地感觉到,谢娘子周身那股清冷的气息,似乎柔和了那么一瞬。她心中欢喜,大着胆子道:“娘子,郎君信中也夸您字好,让我多跟您学呢!我……我日后还能不能……偶尔请您……”她越说声音越小,有些不好意思。

谢道韫笔下未停,只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应允。

阿罗喜出望外,连忙行礼退下。自此,她习字愈发勤勉,遇到实在写不好的字或不知如何表达的话,便会怯生生地去请教谢道韫。谢道韫虽言语不多,却总会寥寥数语点醒关键,或提笔示范几个难写的字。

而每隔旬日,阿罗便会将积攒的思念与见闻,用日益工整些的字迹写下,先是自己磕磕绊绊地写一遍,然后忐忑地请谢道韫“润色”。谢道韫有时会帮她调整词句,有时见她写得确实有进步,便只将个别错字圈出改正,并不多做修饰。

这些信,便会如期寄往姑孰。

陆昶收到信,已成为军旅生涯中一项隐秘而温暖的期待。他总会先快速浏览阿罗那充满生活气息的絮叨——今日学了何字,谢府园子的桂花开了,庾家娘子送来新式的点心……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建康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他的深切牵挂。

然后,他才会细细品味谢道韫那部分——或仅是修正寥寥数字,或是偶尔在信末添上一两句看似随意、却总能引人深思的评点。有时是点评一句建康新近流传的诗文,有时是谈及对某本古籍的不同见解,甚至有一次,她轻描淡写地提及:“近日读《汉书·地理志》,观江淮水系古今变迁,思及水利之于屯田运输之要,未知姑孰方面可有留意?”

这已近乎是一种含蓄的提醒与交流。

陆昶的回信,也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必先有一封给阿罗的回信,耐心解答她的疑问,鼓励她的进步,描述一些姑孰不涉军机的风物见闻(如江鱼肥美,姑孰山色颇佳),让她安心。

随后,他会另附一笺,致谢道韫。信中,他会回应她的评点,或分享自己的看法。对于她那关于江淮水系的提醒,他则在信中写道:“娘子所言极是。昶近日整理文书,亦见历年水患对粮道损毁之记录,已草拟疏浚数处关键河渠、加固漕运码头之议,然工程浩大,非旦夕可成,需徐徐图之。”既表示了感谢,也展现了自身已在关注并着手处理此类实务。

一来一往,通过阿罗这座桥梁,两人虽远隔千里,未曾有一字直接交流私情,却在这种特殊的“共笔”书信中,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基于学识与见识的精神共鸣。

鸿雁传书,架起的不仅是主仆之间的温情,更是一条连接两颗卓越心灵的隐秘通道。

阿罗乐此不疲地充当着这个“信使”。她隐约感觉到,郎君和谢娘子之间的通信,与她所知的其他贵女来信截然不同。没有客套的问候,没有含蓄的情思,说的尽是些她半懂不懂的“正事”,但偏偏是这种她不懂的交流,却让她觉得格外郑重和……相配。

她更加用心地习字,更加留意谢府中听到的、可能郎君会感兴趣的见闻,努力地想在这条通信链中,做得更好。

这一日,她又将写好的信送去给谢道韫过目。谢道韫看完,并未如往常般直接提笔修改,而是沉吟片刻,忽然问道:“你可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之意?”

阿罗茫然地摇摇头。

谢道韫淡淡道:“此乃汉武秋风辞。意指时序更迭,物候变迁。”她提笔,在阿罗信末那句“天气转凉”旁,轻轻添上了这两句诗,随即又缀上一句自己的话:“江北苦寒,尤甚江东。闻羌骑耐冷,惯于秋高马肥时南下。军旅之人,更需谨防风寒,亦需惕厉警醒。”

笔锋清劲,意蕴深远。

阿罗看着那两行漂亮的字,虽仍不甚解其深意,却觉得比往常任何一次添加的话都要不同。

这封信,带着帝王的慨叹与才女的警醒,再次飞向了烽烟将起的姑孰。

陆昶展信读之,目光在最后那两行字上停留了许久。

他看到的,不仅是关怀,更是一种超越寻常闺秀的、对时局敏锐的洞察与提醒。

他走到窗前,望向北方。秋风确实更凛冽了。

他仿佛能看到,江北之上,羌骑正在集结。

提笔回信时,他除了照例问候,在致谢道韫的素笺上,只多写了一行:

“秋风之警,已彻心扉。谨当惕厉,不负雅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