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29章 安石赠籍定音锤

东晋风华 第29章 安石赠籍定音锤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谢府管事的出现,如同在已波澜壮阔的湖面上又投下一颗石子,虽无声响,却漾开层层新的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从珠帘后那刚刚发表了石破天惊之论的谢道韫身上,倏地移向这位手捧紫檀木匣、神色恭谨却步履沉稳的谢家仆人。经历了方才郡中品状送达、谢才女慷慨陈词一连串的震撼,此刻谢安石府上突然来人,其意不言自明——这绝非寻常之举!

那管事行至堂前,对着面色凝重的顾雍及众位神色各异的品评官深深一揖,声音平稳清晰:“小人奉家主安石公之命,特来呈送一物。家主虽于东山闲居,寄情山水,然心念社稷,时刻关注朝野贤才。闻今日中正品评,竟有寒门士子才惊四座,心甚慰之。忽忆及昔年闲居东山时,批阅《战国策》偶有些许心得,录于卷侧,自觉于纵横捭阖、审时度势之道,略有所得。想那今日堂上才俊,既有经世之志,或需此类谋略之学的启迪。故特命小人送来,非为干预品评,仅供堂上才俊思辨之参详,或能触类旁通。望顾公与诸位明公允准。”

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首先点明谢安“东山养望”的超然地位,将其与眼前的朝堂纷争拉开距离;然后将“干预”之事彻底淡化,仅仅是为“才俊”提供学术上的“参详”;最后将其举动归结为“惜才”与“学问交流”,冠冕堂皇,令人无法拒绝,却又处处暗示着对陆昶这类“有经世之志”的寒门才俊的欣赏与支持。

《战国策》!非是玄理空谈之书,而是纵横捭阖、谋略权变之经典!在此刻送来,其支持何人、赞赏何种才学,已昭然若揭!这已不仅仅是声援,更是一种极高的、来自超一流人物的认可与期许!

顾雍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那紫檀木匣。他深知谢安虽远避东山,但其影响力无处不在,其态度举足轻重。此刻送来批注,其意味深远。他缓缓道:“安石公雅量高致,学问渊深,天下共仰。其批注心得,乃无价之宝,足以启迪后学。既是送来供参详,自是求之不得的美事。呈上来吧。”

属吏上前,接过木匣,小心翼翼地在顾雍案前打开。只见匣内衬着明黄锦缎,安然躺着一部略显古旧却保存完好的线装书册,书页泛黄,边角微卷,可见是主人时常翻阅的心爱之物。顾雍并未取出细看,但仅仅只是这个动作,这个象征,已然足够。

周闵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灰败。谢安!竟然是谢安!这位超然物外、深不可测的东山名士,竟然用这种方式明确表达了他的态度!他感觉自己所有的谋划,在这位真正大人物轻描淡写却重若千钧的举动面前,都变成了可笑徒劳的挣扎。他甚至能感觉到周围同僚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中带着怜悯、疏远,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王坦之彻底失魂落魄,踉跄一下,几乎站立不稳,被身旁的家仆连忙扶住。他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依仗,在谢安这无声却如同泰山压顶般的支持面前,被击得粉碎。谢安甚至无需亲自露面,只需派人送来一本旧书,便足以定鼎乾坤!

寒门士子们则激动得难以自持,许多人已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谢安石公!那是他们心目中如同云端神只般的存在!是清谈界的泰山北斗,是无数士人景仰的楷模!连他都用这种方式认可陆兄之才!这简直是……他们已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激动与狂喜。

珠帘之后,谢道韫看到自家叔父派人送来此物,心中最后一丝担忧终于落下,一股暖流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叔父远在东山,消息却如此灵通,出手更是如此精准而高雅,既全了他隐逸之名,又尽了回护之实,可谓妙到毫巅。她悄然坐回原位,微微喘息,方才那番冲动之言耗去了她不少心力,但此刻只觉得无比畅快。王璎等贵女则完全被这接连的震撼弄得不知所措,看向谢道韫的目光中已带上了几分敬畏与难以言喻的羡慕。

而那位谢府管事,在呈上木匣后,并未立刻退下。他再次躬身,声音依旧平稳,却说出了一番让周闵等人如坠冰窟的话:

“此外,我家家主还有一言,命小人转呈顾公及诸位明公。”他顿了顿,仿佛在复述谢安的原话,语气舒缓却字字千钧,“家主言道:‘昔者,陶侃出自寒微,戮力王室,终成栋梁,砥柱中流;卞壶起于州郡,守正不阿,临难殉节,忠贞流芳。此皆青史明证,贤才岂囿于门阀?’”

他再次引用了谢道韫方才提及的先贤,这无疑是谢安对侄女言论的明确肯定与背书!

“家主又言,”管事继续道,声音提高了一些,“‘当今之世,北土未复,社稷多艰,正当拔擢俊彦,唯才是举,共克时艰。若拘泥于门户之见,致使野有遗贤,非但是国家之失,亦是吾辈之过矣。’”

“最后,”管事目光微微扫过珠帘方向,语气变得略有深意,“‘即便帘内诸位女公子,平日闺中论史谈玄,品评人物,其见识亦往往不凡,常发人深省。想必于此‘唯才是举’之理,亦有共鸣。顾公与诸位明公,身负为国选材之重责,高瞻远瞩,胸襟四海,必能明察秋毫,擢取真才,以安社稷,以慰天下。’”

此言一出,满堂再次愕然!

谢安不仅完全支持谢道韫的观点,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最后竟然还巧妙地**将帘后所有观评的贵女都拉入了“有见识”、“有共鸣”的阵营之中**!他轻描淡写地称赞贵女们的见解,仿佛她们早已是“唯才是举”的拥护者!

这一手简直高明到了极点!瞬间将谢道韫方才略显突兀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整个高等士族女性群体的潜在共识!这无形中给中正官们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难道你们这些朝廷重臣,见识与胸襟还不如深闺中的女流?难道要逆天下有识之士的共识而行?

珠帘之后,王璎、庾氏女郎等贵女先是一愣,随即面面相觑,脸上纷纷泛起红晕。她们何时与谢道韫“共鸣”于此了?方才她们还在品评高门子弟的风度呢!但谢安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捧了她们,又将她们置于“有理”的一方,她们此刻若出声否认,岂非自认无知短视、不顾国家?一时间,几位贵女竟无人出声反驳,反而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仿佛自己真的早已洞悉此理一般。这种沉默,在外人看来,无疑成了默认。

谢道韫心中对叔父的叹服又深一层。叔父此举,不仅是为陆昶,更是为了打破僵化的选才制度尽一份力,其格局与手腕,确实非她所能及。

顾雍听完谢府管事转述的话,久久沉默。他目光扫过案上的郡中品状,扫过那盛放着谢安批注《战国策》的木匣,扫过珠帘后那些默不作声却仿佛已然“共识”的贵女,最后,目光落在堂下那位自始至终淡然挺立、却已引得风云变幻的青衣士子身上,再看向面如死灰的周闵等人。

大势,已定。

任何再试图以门户、德行等借口进行的刁难,在谢安这举重若轻却又雷霆万钧的介入下,都已显得苍白无力,且极不明智。

顾雍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视全场,沉声道:

“安石公之言,深谋远虑,乃为国为民之公论。吴郡所呈品状,亦证据确凿。方才诸位所闻所见,陆昶之才学见识,应对风仪,诸位已有公论。”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无比清晰而郑重:

“经合议,本中正现宣布——”

整个大堂瞬间屏息,落针可闻。

所有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了顾雍的嘴唇。

王坦之闭上了眼睛,周闵颓然跌坐在椅子上。

寒门士子们攥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最后的、巨大的期待。

珠帘之后,谢道韫、王璎、所有贵女,都不自觉地前倾了身体。

陆昶微微垂眸,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吴郡陆昶,才学超群,见识卓远,志行高洁,乡论有誉。虽出身寒微,然才器难得,实乃国士之璞!”

顾雍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大堂每一个角落:

“定品第为——**上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