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9章 深谋远虑布局精

东晋风华 第9章 深谋远虑布局精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翌日,辰时刚过,征西大将军府的议事厅内便弥漫着一股不同于往日的凝重气息。巨大的紫铜兽炉中炭火熊熊,竭力驱散着江南冬日特有的湿冷,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属于权力巅峰的冰冷与压抑。

桓温踞坐在主位那张铺着完整虎皮的宽大坐榻上,身形如山岳般魁梧沉凝。他并未披挂甲胄,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久居人上、生杀予夺的枭雄气概。此刻,他粗粝的手指正缓缓翻阅着郗超昨夜呈上的那份密报摘要,浓黑如墨的眉毛紧紧锁住,仿佛能拧出冰水来。案几上,那柄形制古朴的短匕随意地搁在一旁,幽暗的刃口偶尔反射出一点寒光。

“一个年方十五的寒门小子,无官无职,无名无份,”桓温终于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在空旷的厅堂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和浓浓的审视,“竟能惹得建康满城风雨?王彪之那老狐狸急着借某的刀杀人,谢安石那边又似乎有点不清不楚的回护之意…如今还冒出个来路不明、神神叨叨的道人?”

他抬起眼,目光如实质般投向侍立下首的郗超,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能剥开一切伪装,直抵人心最深处的算计。“景兴,”他唤着郗超的表字,语气稍缓,但压迫感丝毫未减,“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你都看过了。依你之见,此子究竟是个什么成色?是疥癣之疾,还是心腹之患?当杀,当留,还是当用?”

*杀,留,用。* 桓温的问题永远如此直接,如此充满刀兵之气。郗超微微躬身,姿态恭谨却从容不迫。他今日依旧是一身文士袍服,三缕长髯修剪得一丝不苟,垂落胸前,更衬得面容清雅俊朗。然而,那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深处,却闪烁着洞悉世情、算无遗策的深邃光芒。

“明公,”郗超的声音平和清朗,如同溪流潺潺,与桓温的雷霆之势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中和了厅内的燥烈之气,“以超观之,此子陆昶,绝非池中之物,或可称之为一柄…”他略作沉吟,似在挑选最精准的词汇,“…尚未完全开锋,却已隐现寒光的绝世宝刀。”

“哦?宝刀?”桓温浓眉一挑,身体微微前倾,手无意识地按在了那柄短匕的刀柄上,显露出极大的兴趣,“说说看。是宝刀,还是废铁,总得有个说法。”

“其一,才学可观,且非寻常腐儒之才。”郗超开始条分缕析,语速平稳,逻辑清晰,“观其清议堂所言,能抛却所有虚谈浮论,直指北伐核心之粮秣、根基、民心向背,其‘固本四策’虽略显稚嫩,框架亦未臻完善,然体系初成,思路清晰,皆乃经世实用之学,非纸上谈兵之辈所能空想得出。此子胸中,确有沟壑。若能用之,于明公之大业,或如添一臂助。”

*经世实用之学…* 桓温目光微动。他坐镇荆州,直面北方胡虏,太清楚那些只会空谈玄理、吟风弄月的建康名士有多么误事。一个寒门少年能关注这些,本身就非同寻常。若真有其才,倒是可以弥补西府体系中缺乏的那种既能纵观全局、又能着眼实干的文士角色。

“其二,”郗超继续道,目光低垂,仿佛在审视自己思维的脉络,“其心性之沉毅冷静,远超其龄,近乎妖异。拒司徒司马昱之聘,非不知其中利害,实乃不愿过早卷入漩涡,成为他人掌中棋子。其志恐不小。此等人物,若能收服,必是忠心不二、能独当一面之辈。加之与神秘道人相交,更为其身世背景添上一层迷雾,或有不为人知的深厚渊源与隐秘依仗。此子,绝非看上去那般简单孱弱。若其背后真与某支道门势力有关,那我等贸然杀之,岂非平白树敌,徒惹麻烦?反之,若通过他,能与其背后势力搭上线,或可为我西府带来意想不到的助益——道门在民间的影响力,尤其是那些隐逸支派所掌握的资源和人心,正是明公日后…所需要的。”

*不愿为棋子…有所依仗…道门资源…* 桓温的手指在刀柄上轻轻摩挲。*这倒是点醒某了。王彪之急着杀他,谢安石态度暧昧,如今又扯出道人…这潭水,看来确实不清。若真能通过这小子扯出道门线头,倒是一笔意外之财。*

“然,”郗超话锋陡然一转,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表象,露出内在的风险,“其弱点亦如明月悬空,清晰可见。寒门出身,根基浅薄如无根浮萍,在此门第森严的世道,此乃先天痼疾,意味着他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成势,必须依附强权,此其可利用之处;年未弱冠,缺乏实务历练,一切见识恐仍停留于纸面推演,易流于空想,此需明公日后引导打磨;更因其独立不羁之心,聪慧敏感之质,恐难轻易驯服,驾驭此等烈马,需非凡手段与耐心。强行为之,恐遭反噬。”

桓温听到此处,不由得冷哼一声,声如闷雷:“照你这么说,是块材料,却又是块烫手的山芋?杀之可惜,用之可虑,留之…又恐生变?”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但也承认郗超分析得在理。如何处理,才是关键。

“明公圣明,一语中的。”郗超微微颔首,对桓温的总结表示认可,随即话锋再转,图穷匕见,“然,璞玉需雕琢,利刃需淬火。杀之,不过逞一时之快,反落得气量狭小、忌惮寒士之名,正中王彪之下怀,或更会惊动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打草惊蛇,殊为不智。反之,若暂且留之,其利有三。”

郗超伸出三根手指,从容不迫:“其一,可显明公海纳百川之量,广招天下贤才之心,不仅无损威望,反能提升声誉,与建康门阀之狭隘形成对比,天下寒士闻之,岂不心向往之?其二,此子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着妙棋。以其寒微之身、惊世之才、狂放之言,置于建康,足以吸引王、谢等门阀之火力,搅乱那潭死水,令其内耗,而我西府则可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此乃借力打力之上策。其三,亦是至关紧要的一点,”郗超目光微凝,“借此子,我可近距离观察建康各方反应,试探其与道门关联之深浅,此为千金难买之良机。若其真有价值,日后或可尝试收服;若其桀骜难驯,或毫无价值,待其价值利用殆尽,再处置亦不迟。主动权,始终握于明公之手。”

*显度量、搅乱局、探虚实…* 桓温缓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郗超的分析如同抽丝剥茧,将利弊得失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确实,杀一个陆昶容易,但之后呢?除了出口恶气,得罪可能存在的隐秘势力,让王彪之偷笑,似乎并无太大好处。而留下他,反而能下活一盘更大的棋。

“故而,超以为,”郗超见桓温意动,适时抛出具体策略,“不若变被动为主动。由明公或属下代笔,以大将军府考教贤才之名,行‘压力测试’之实,投石问路,且观其变。”

“压力测试?”桓温被这个新鲜词勾起了兴趣,身体前倾的角度更大了些,“如何测试?景兴你细细道来。”

“拟数道难题,遣一沉稳精干、善于察言观色之使,携明公钧令前往建康,当面问策。”郗超成竹在胸,显然已深思熟虑,“问题需刁钻狠辣,看似考教才学,实则直指其言论中之矛盾、处境中之要害、及其身世中之疑点。一则可观其才学之极限与急智,二则可探其心性之深浅,看其在高压之下是否露怯、失言或动摇,三则…”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可借此触及那‘道人’相关之事,旁敲侧击,试探其反应,或许能窥得一丝线索。四则,亦可令其切身感受明公之威仪与建康局势之凶险,或能在其心中种下一丝敬畏之种,为日后或有的招抚,埋下一线伏笔。此乃一石数鸟之策,既能窥其虚实、观其底蕴,亦可迷惑建康各方,示我西府唯才是举之姿态。”

*好一个“压力测试”!一石数鸟!* 桓温眼中闪过枭雄独有的玩味与冷酷之色。郗超此计,可谓老辣至极。既避免了直接动手的弊端,又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还能试探出更多深层的东西。尤其是试探道门背景这一点,深合他意。此举无论结果如何,西府都立于不败之地。

“好!便依你之策!”桓温猛地一拍案几,震得那柄短匕都跳了一下,眼中精光四射,“这问策之题,景兴你亲自来拟!要问得刁,问得狠,问得准!要像这匕首一样,”他拿起那柄短匕,刃尖寒光闪烁,直指虚空,“直刺要害,让他无所遁形!某倒要看看,这个被王彪之忌惮、被谢安石留意、还可能牵扯道门的陆昶,是否真如你所言,是块值得打磨的璞玉,还是只是一块虚张声势的顽石!”

“超,领命。”郗超躬身应道,姿态恭谨如常。然而在低垂的眼帘之下,那双洞悉人心的眸子里,锐利而冷静的光芒一闪而逝。棋局已布,诱饵已设,他现在需要做的,便是精心打造那把“投石问路”的钥匙,看看能敲开怎样意想不到的门扉。他仿佛已经看到,那封代表着西府意志的问策书函,将如同一块投入建康政坛深潭的巨石,必将激起千层浪涌。而那个名叫陆昶的少年,便是这浪涌最初的中心。无论这少年是龙是鱼,都将被这巨大的浪涛推向命运的十字路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