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31章 奕论

东晋风华 第131章 奕论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书房内的空气,因谢安接连抛出的深刻洞见而显得愈发沉凝厚重,仿佛每一寸都充满了思想的重量。烛火似乎也感知到这无声交锋的激烈,光芒稳定而专注地笼罩着对谈的两人,将他们的影子投在书架上那些厚重的典籍之上,仿佛古今智慧都在屏息旁观。陆昶尚在全力消化“性恶论”与“制度之本”的震撼,试图将这套冰冷而现实的逻辑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就在这时,书房那扇沉重的梨木门被极轻地推开一道缝隙,谢道韫端着一壶新沏的、香气愈发醇厚的茶汤,悄无声息地步入。她仿佛只是循着日常的轨迹,前来为长辈与客人添水续杯,姿态娴静自然,如同幽兰生于空谷,不惊一丝尘埃。见叔父与客谈兴正浓,她并未出声,只是安静地跪坐在一侧的蒲团上,素手执壶,手腕微倾,滚烫的泉水精准地注入两人面前已微凉的杯盏中,水声淙淙,在这充满思辨气息的空间里,竟奇异地带来一丝宁和的韵律感。

谢安目光并未离开陆昶,却仿佛早已感知到她的到来,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笑意,开口道:“道韫来得正好。我正与陆太守论及为政需洞察人性、设制度、通权变,不可墨守成规,拘泥固执。你素来心思缜密,见解独到,不妨也一同听听。”

谢道韫斟茶的动作行云流水,完成后,将茶壶轻轻置于一旁的小几上。她并未立刻言语,沉静的目光反而落在一旁那副似乎闲置已久的棋枰之上。那上面并非空盘,而是一局看似未竟的残局,黑白子交错,暗藏玄机。她伸出纤指,指尖如玉,轻轻拈起一枚光滑温润的白玉棋子,并未急于落下,只是无意识地用指腹摩挲着那冰凉的质感,仿佛那触感能帮助她理清更为复杂的思绪。

片刻的寂静后,她方才抬起眼睫,目光清亮地看向陆昶,声音如清风拂过冰面,清越中带着一种冷静的穿透力:“叔父所论人性之本、制度之要,自是金玉良言,鞭辟入里,直指根源。然则,侄女由此及彼,却想到世间还存在另一类人。其人或非大奸大恶之徒,甚至自认怀抱‘大忠’,心系社稷黎民,或执着于某种至高至纯的理念不容玷污,或极度珍视自身清誉名节,视若性命。”

她微微停顿,眸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墙壁,审视着古往今来无数因此陷入困境的官员与政局:“此类人,其最大之弊,在于**罔顾现实情势之复杂诡谲与生民之实际疾苦**,一味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成或理念的绝对纯粹。其行或表现为极端的‘清廉’,拒斥一切官场常例、人情往来,视必要的灵活沟通与利益平衡为洪水泥沙,致使政务推行处处受阻,僚属离心离德,最终一事无成;或表现为极端的‘仁政’,不顾府库实际承载与长远发展,滥施恩惠,任意减免赋税,短期内或可博得万民称颂、清名远扬,然终究难以为继,反致财源枯竭,武备废弛,潜藏下更大祸乱之根源。叔父,陆太守,”她将问题轻轻抛回,语气平和却力重千钧,“以为此类人之潜在危害,比之那些贪鄙营私、其恶显而易见的官吏,孰轻孰重?孰更难以防范与处置?”

语毕,她终于将那枚在指尖摩挲许久的白玉棋子,轻轻置于棋盘一角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甚至略显偏僻的“星位”之上。这一落子,看似随意,却瞬间让整个棋局的势态发生了某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心,涟漪渐次荡开。此问一出,无疑将今晚的探讨又推向了一个更幽深、更复杂的层次——那些源于“高尚”动机却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悲剧。

谢安执起一枚墨色玉石棋子,在指间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应对侄女这步“闲棋”,而是缓缓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与前所未有的凝重:“此问直指肯綮,切中时弊,揭开了为政者最难应对的困局之一。此即孟子所言‘**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坚守中正之道固然紧要(执中),然若缺乏权变、通权达变的智慧与勇气(无权),那便沦为了固执僵化,拘泥于一点一隅,胶柱鼓瑟,反而背离了中庸之道的本意,坏了大事,其最终造成的贻害,往往更为深远难赎。故,真正的为政者,需深谙**经(常道、根本原则)权(变通、机变)之道**,知常亦知变,守经而达权。”

谢道韫顺势接口,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明亮,如同冰泉依次滴落于玉盘之上,每一滴都叩击心弦:“故而《周易·系辞》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间万物,情势流转,阴阳消长,无一成不变之理。治理东海,情势万变,民风各异,豪强、流民、士族、可能存在的北虏渗透,盘根错节,利弊交织。彼处绝非可套用现成章法的试验场,绝无一剂可医百病的万灵丹方,更无一成不变、可机械墨守之陈规。”

她目光转向陆昶,眼神清澈而睿智,仿佛能穿透时空,洞悉他未来即将面临的所有艰难抉择与如履薄冰之境:“陆太守赴任之后,需抛却一切书本成见与道德教条,**俯身向下,深入民间,细致体察真情实况**,了解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与最深切的恐惧。然后,**因地制宜,因时施策,甚至因人而异**。面对复杂万端的局面,有时需怀柔安抚,有时需铁腕震慑;有时需迂回婉转,有时需直截了当;有时需与光同尘,有时需激浊扬清。一切决策之最终依归,当是**社稷之实际安稳与百姓之真实福祉**此等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检验的‘实利’,而非任何虚幻的口号或个人的道德名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