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09章 雅集将散

东晋风华 第109章 雅集将散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王璎强撑着近乎虚软的步伐回到喧闹的主苑,只觉得周遭的丝竹谈笑都变得异常刺耳,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琉璃,模糊而不真切。她寻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借口更衣后有些疲累,勉强坐了下来,手中无意识地绞着一方绣帕,试图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她不敢再看向陆昶,生怕自己眼中的慌乱和担忧会泄露天机,更怕看到他那浑然不觉、依旧从容的模样会让她更加难受。族兄王坦之那阴冷的声音和那恶毒至极的计策,如同魔咒般在她脑中反复回响,让她坐立难安。

雅集已近尾声,宾客们纷纷起身,向临海公主行礼告辞,说着场面上的客套话。场面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进行着最后的试探与观察。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御史台官袍、以刻板严苛着称、且与王坦之往来密切的官员——李御史,在向临海公主行完辞礼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面露凝重,仿佛斟酌再三般开口道:

“殿下,今日蒙恩赐宴,领略玄妙,实乃幸事。臣本不当在此良辰提及琐务,然…”他话锋一转,成功将周围尚未离去之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臣职责所在,风闻奏事,近日偶得一则关乎军国稳定的消息,心中实在难安,踌躇再三,觉还是应让殿下知晓。”

临海公主眉头微蹙,已有不耐之色,但碍于对方身份,只得淡淡道:“李御史有何事,但讲无妨。”

李御史拱手,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模样:“臣听闻,洛阳收复之后,军中事务千头万绪,虽大体平稳,然似有些许不谐之音。或有部分士卒,因功赏评定、粮秣分发等细务,心存怨望,私下颇有微词…此事虽看似不大,然兵者国之重器,军心不稳则根基动摇,不可不察也。”

他说得极其谨慎,完全是站在朝廷立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随即,他目光“恰好”扫过正与一位老臣话别的陆昶,仿佛才想起一般,语气“恳切”地补充道:

“**陆参军刚从洛阳前线归来,于军中情形最是熟悉不过。未知参军可曾听闻此类情况?还望参军回去之后,务必协助大司马详加核查,善加抚慰,务必防微杜渐,以安军心,以固国本啊!**”

**这看似语重心长、完全出于公心的提醒,实则是将“洛阳流言”中最具体、最具杀伤力、也最易引发上位者猜忌的内容——“士卒怨言,军心不稳”——首次在公开场合,以一种无可指摘的官方口吻抛了出来,并直接与刚刚立下大功、负有管理之责的陆昶挂钩!**

这一招,比之前郑先生那番虚影射更加阴险老辣!它披着“忠君体国”的外衣,点出的却是任何主帅和帝王都最为敏感的问题!

话音落下,尚未散去的部分宾客顿时神色各异,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方才轻松了些许的气氛瞬间再次冻结!

王璎在角落听得**心头猛地一揪,指甲几乎掐破掌心肌肤**!来了!族兄的后续手段来了!这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结交妖人”,而是直指军务管理能力的具体“疏漏”,这更容易让人相信,也更能动摇桓温对陆昶的信任!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陆昶。

陆昶刚刚送别那位老臣,闻言转过身来。他面色平静无波,仿佛听到的只是一句寻常的公务交代。他先是对李御史微微颔首,态度谦和:“李御史忧心国事,尽职尽责,昶敬佩。”

随即,他语气沉稳,不疾不徐地回应道:“洛阳新复,百废待兴,军中事务确如御史所言,千头万绪。大司马与昶等不敢有丝毫懈怠。赏功罚过,皆有明章;粮饷调度,亦按律而行。数万大军,人员众多,偶有个别不解或怨言,亦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渠道畅通,及时察验,有疏漏则补,有冤屈则伸,有讹传则辟。”

他话锋一转,目光清正地看向李御史,甚至带着一丝请教之意:“**正如御史方才所言,防微杜渐,乃是正理。却不知御史所言‘士卒怨望’、‘颇有微词’,具体源于何营?何人所述?所怨何事?可有具体状告或实证?若有,还请御史明示,昶必立刻禀明大司马,彻查到底,绝不姑息!若暂无实据,**”

他微微一顿,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则此类风闻,恐仍需谨慎对待。贸然扩散,易摇动军心,反而不美。御史以为如何?**”

**他再次抓住了核心——要证据。以无可挑剔的公务态度,将问题抛回给对方,既表明了自己欢迎监督、秉公处理的态度,又暗示对方若无实证便是传播不实消息、动摇军心。**

李御史没料到陆昶在如此突然的发难下,依旧能如此冷静应对,且反击得如此滴水不漏,反而将他架在了“是否掌握实证”的火上烤。他面色一僵,支吾道:“这个…老夫亦是风闻…风闻奏事乃是职责…具体细节,自当由军中核查…”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临海公主见状,脸色已然沉了下来。她深知此事可大可小,绝不能任由其在此发酵。她立刻出声,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断了这危险的对话:

“好了!李御史,风闻之事,岂可在这等场合妄加议论?既无实据,便休要再扰诸公雅兴。陆参军,”她转向陆昶,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警示意味,“陛下与本宫都知你与大司马劳苦功高。然治军确需严谨,军心更是重中之重。回去之后,还需更加勤勉当差,协助桓公妥善处理各项军务,稳定人心,勿负圣恩,亦勿负将士们浴血搏杀之功。”

**这番话,既是敲打陆昶,更是警告李御史及其背后的王坦之不要过分,在皇帝最终态度未明前,强行维持住了表面的平衡。**

李御史面色讪讪,只得拱手称是,退了下去。

然而,谁都明白,这根刺,已经借着“忠君体国”的名义,狠狠地扎了下去。雅集的风流盛宴,终于在最后一刻,显露出了它最残酷冰冷的底色。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