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掘明 > 第87章 落幕

掘明 第87章 落幕

作者:岁月空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04

安河村顾临渊家中。

“怀之,现在晋商那边有什么反应没?”顾临渊问道。

“东家,根据消息,晋商以范家为首刚开始打算动手,后来因为孔家的事情暂停了,现在还不清楚什么状况。”奚怀之回道。

顾临渊在出售琉璃之前,在晋商所开的典当铺先行典当,还是死当,前期从典当行就赚了一百六十多万两的白银,这些可是从他们晋商的店铺中赚取。

刚一开始,当铺十分兴奋,收了这么好的琉璃宝贝,隔上两三天都来压当,每次都是琉璃。

当铺的人也曾有心去观察是谁从哪个王公墓地中掏出了这么多的琉璃,想要黑吃黑,但是这群人太狡猾,根本找不到。

于是当铺便放弃了,琉璃照样收取,刚开始还高价收集,但是一个月后,所有当铺上报当月财务时候,发现光是琉璃就收了八十九件之多。

前前后后总计花了接近两百五十万两,这还是因为每天都收购琉璃,压价后的结果。

这一下子他们知道遇到套路了,开始严查,后来整个大明朝权贵家中都开始出现琉璃,南方士绅,京师高官家中都逐渐出现,这让琉璃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这下整个晋商都开始着急起来,这些琉璃可是花了二百多万两,等于他们的流动资金全被榨干了。

最后发现淮安府诚隆商行都开始售卖琉璃,已经摆上铺面了,刚打算对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商行动手,就出现了商行和孔家对弈的事情,他们打算再观察一番。

也可以说就是晋商的这二百多万两银子,让顾临渊解决了当前困境,从晋商赚取的银两,顾临渊并不打算给崇祯,而是通过方海的路子购买战马,也就是蒙古马,一匹就要百两银子,还有后续的喂养,一个月的战马消费顶得上三个士兵的培养。

“东家,战马已经通过关系采购到了百匹,但是因为数量太多,会少量多次的运输回来,防止官府和地方上的插手。”奚怀之说道。

“行,另外过段时间再进行招募流民,扩展安河村的围墙,现在土地不够用了,继续扩大,另外粮食现在有多少石了?”顾临渊问道。

“东家,因为现在粮食采购一直没停,而且还是大量采购,按您的要求,贵一点也要购买,现在粮食采购的价格也达到了二点六两每石,安河村粮仓现在总储粮有八万四千余石。”

“不够,继续购买,从晋商那赚取的银两不用留在手上。”顾临渊算了一下,以现在的储量,最多只够十几万人吃一个月的,明朝小冰河时期还很长,这些粮食不够用。

“东家,现在粮食每天都在往村里粮仓中运输,不曾停过,但是东家,我担心会有别有用心之人会有想法。”奚怀之担忧的不无道理,现在几万石的粮食可能还不会吸引太多的人注意。

但是如果是几十万石,哪怕是军队都有可能过来劫掠,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可不是玩笑,而是古代士兵的基本操作,乱世的时候更甚。

顾临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哪怕存放外地也并不安全,其一是放在外地监察就不到位,其次就是运输粮食的时候无法进行保密,再有就是人员不够。

“怀之,你有什么想法没?”顾临渊问道。

“东家,上一次方先生不是说在庐山有一伙劫匪吗?他们肯定有老巢,村里的护村队应该可以解决掉他们,我们可以先行拿下他们的山寨,另外我们还需要训练几批流民,同样只要青壮。”奚怀之回道。

“你这想法不错,不过不能操之过急,这劫匪可是还有一百多号人,这些也要慢慢规划,哪怕执行也要先等我这边再训练出新人才可以。”顾临渊想了想,目前也就只有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燃眉之急,并且还有可能作为第二基地使用。

“目前还是要先放在这里,等存满二十万石的粮食后再做决定,二十万石粮食属于不高不低,不太可能引起军队的注意,再多估计朝廷也要下手了。”最终顾临渊还是决定等后续再处理这个问题,当前还是要再招募新人。

“东家,打算什么时候再招募新人,招募多少人?”奚怀之要为后续入村的人做好记录,所以先行询问。

“等这次孔家事情结束后,我们就开始吧,这次允许他们带上家人,村里不是围墙扩建吗,先让他们帮着建设,这次扩建大一些,趁着这次对付孔家的余威,扩建别人没法说什么。”

“而且现在我们的粮食还有很多,这次招募千人左右,但是不再落户安河村,安河村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分了,这次给这些青壮盖成我们一样的宿舍,对外称呼为帮工,或者佃户,不过我们按月付钱。”顾临渊想了想,决定千人左右。

就在顾临渊和奚怀之商量安河村之后的路,京师御书房内。

崇祯看着第二期报纸,看到孔家的家产,还有孔氏一族做的恶行,内心的愤怒无法言语,自己省吃俭用,穿着内衬都是补丁的衣服,你孔家倒好,藏匿这么多家产。

“王伴伴,你说朕是不是很失败,一国之君,还没一个孔府富庶,孔家啊孔家,文章上说的对,世修降表衍圣公,孔圣人为何会有如此子孙,报纸上说的北孔看来真的有蒙元血脉。”崇祯自嘲一笑。

“皇爷”王承恩一时不知如何评价,只能轻轻的喊了一声。

“罢了,来人,通知五品之上的官员一个时辰后到乾清宫朝会。”崇祯吩咐太监去传旨。

一个时辰后,乾清宫朝臣大部分已经到了,崇祯走到龙椅上坐下,然后说道:“想必各位大臣已经看过淮安府第二份报纸了吧?不知诸位爱卿如何看待孔府的情况?”

内阁首辅温体仁站在众人前面,什么话也不说,这时候说谁都不好。

“陛下,臣以为这所谓的海州日报信息不一定准确,有可能是有人污蔑孔家,恳请陛下严查。”御史中走出一人说道。

“嗯,爱卿说的不错,骆养性,你来,把你近些日子调查出的结果,告诉他。”崇祯对着站在角落的骆养性说道。

“禀陛下,锦衣卫暗中查明,衍圣公一脉现有财产还有犯罪均为事实,另外据调查,孔家还有店铺、古董等物件接近两万余件。”骆养性走上前说道。

骆养性在看到第二份报纸的瞬间就知道自己要糟,于是连忙命令属下去按照报纸上的事情调查,已经有了结果,过程倒是简单了,只需要核对就好。

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确实与报纸上的内容相差不大,看到结果后,骆养性也是暗自恼怒,你孔家这么大,经营这么久,还是被一个青年给搞成这样,简直枉为孔家传人。

那个刚刚站出说话的御史此刻也是沉默不言,他本不想站出来,但是自己是孔家学生,受了孔家之力才成了现在的御史大夫,只能开口。

其实最应该站出来的是礼部,可以说孔家掌握着朝廷的各种祭祀,礼部几乎八成都是孔家的学子,但是礼部的人今日是一言不发。

崇祯看着下发的朝臣也是一阵怒火,这衍圣公算是承袭,大明朝又承认蒙元,如果自己对孔家做出判罚,等同大明朝正统的否决,可是看到下发一个个鸵鸟心态,崇祯直接开口道:

“好,都不说是吧,王承恩,拟指,褫夺孔家衍圣公世袭的爵位,另外没收其除祭祀的土地外其他全部没收,另孔家之人不再享有任何免税政策,且之前所有作恶人员按大名律例处置。”

崇祯说完直接下朝,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

待崇祯的话落,整个乾清宫寂静可闻,这是真的要变天了啊。

崇祯知道会有人反对,但是没想到有人这么头铁,崇祯回到御书房后,有朝臣跪在御书房外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也不曾理会,他们要跪就跪吧,在朝堂上不说,非要等朕做好决定后再来指认错误,这是要彰显自己的名声吗?那好,朕成全你。

于是御书房外跪了不少官员,御书房内则是静静的翻阅奏折声音。

“皇爷,现在官员还在外面跪着。”王承恩对崇祯说道。

“哦?他们跪了多久?”

“三个时辰。”

“继续,明日早朝之后再说。”

第二日,崇祯上了早朝,此时官员已经少了一大半,昨日除去还有部分人跪在地上,不少人晕倒在地被人拉回家去。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奏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恳请陛下恩准老臣告老还乡。”礼部侍郎走出说道。

“臣请辞。”有了带头的人后,不少人陆续站出,大部分为礼部官员,小部分为御史大夫。

崇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的闹剧,心中也闪过一丝悲哀“好,朕同意了。”

本来还在看戏的温体仁也是愣住了,谁能想到崇祯直接说了同意,正常大臣请辞都是乞骸骨三次,三次之后再同意。

而且这些大臣也不是要真的请辞,而是为了逼迫陛下。

这一句同意,不止刚刚的内阁首辅,已经提出辞呈的人也是心中一慌,自己只是想要逼迫一下,谁能想到真的丢官了。

“刚刚所有请辞的人,职位由副手暂代,副手也请辞,职位逐级递增,朕就不信了,没了你们,朝廷就运转不了。”崇祯看着下方的朝臣,抓住了主动。

温体仁看到这场面,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了。

“陛下,臣请陛下息怒,现在朝廷还有很多事务需要诸位大臣尽力协助,大臣们做事有些偏激,请陛下饶恕他们。”温体仁行礼后说道。

“温阁老,不用多说,这些人朕意已决。”崇祯说道。

“陛下,臣觉得对孔家的处置有些严厉,请陛下三思。”温体仁知道这些请辞的人保不住,那就对昨日的事情进行沟通,朝臣关系现在十分紧张,双方都要台阶。

“你说说为何?”崇祯也需要一个台阶,昨日宣布结果时太爽,然后就有百官跪伏门外。

“陛下,孔家毕竟是传承千年的家族,自汉武帝时期就用儒学,孔家受封于各个朝代,土地一大部分为朝廷封赏,另外衍圣公一脉学子甚多,真要处置孔家会让人觉得朝廷在亵渎孔圣人。”温体仁知道这是一个糊弄双方的话语,孔家是孔家,孔圣人是孔圣人。

但是现在皇帝和朝臣的矛盾已经激化,需要有一个缓解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十分牵强。

“既然如此,孔家不再世袭衍圣公爵位,孔府所有土地除祭田外,开始收税,违法的孔氏子弟按大明律处置,退朝。”

虽然说孔府衍圣公一脉只到孔胤植,不再世袭,但是保留了良田,其余的也不是说没收,而是开始缴税,也算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至于这些请辞的朝臣,温体仁知道不能求情,我退一步,你退一步,而且你只是臣,让陛下退两步,这事不可能。

随着朝臣散去,温体仁也让人去告知跪伏在御书房外的大臣离去。

朝廷对孔家的处置终归还是随着朝会的结束传递了出去,所有人都知道孔家自孔胤植后,将不再承接孔圣人的荣光。

孔胤植醒后听到朝中的处置,心里也是叹息了一声,孔家这次真是伤筋动骨,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给孔家带来这么大的重创,衍圣公一脉到他孔胤植后就此断绝。

被刊登在报纸上的孔家之人也在锦衣卫的核查下陆续被抓,孔家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孔胤植也知道自己这个当代衍圣公死去,孔家将会分崩离析。

孔胤植呆呆地看着天花板,针对顾临渊的行动还是在继续,顾临渊让孔家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他必须要死。

顾临渊在安河村听到朝廷处置方案后,也是暗叹一声,并未多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