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掘明 > 第151章 朝议

掘明 第151章 朝议

作者:岁月空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04

“另外,海州城现在人员是超负荷运转,现在需要再拿下一座城镇,而赣榆县城就是最好的地方,是兖州府和青州府的交界处,有着此次的胜利,朝廷上没有人敢说闲话,你们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下。”

顾临渊指了指海州的地图,说道。

“伯爷,不妨借此机会拿下沭阳县还有清河县,沭阳县城可以作为屏障,清河县距离淮安府很近,这样一来清河县可以作为压制淮安府的前沿,这样我们可以用多尔衮和豪格两人作为朝廷的筹码。”邹瑜站起来说道。

顾临渊听后觉得可行,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存在可以作为一个筹码和朝廷交换,此次全歼鞑靼两路大军总计三万人,这是泼天的大功,不妨直接做城池交换,两座县城作为条件,顾临渊不相信朝廷会拒绝。

之前只考虑拿一个县城确实小气了,如果真的拿下这三座县城,那么海州将成为一个安全的堡垒。

“很好,这样,张响,会议结束后,你率一个营的士兵前去接任赣榆县城,把赣榆县纳入海州的管辖,近在嘴边的肉,不吃掉实在可惜。”

“是,伯爷。”

听到顾临渊打算扩充地盘后,所有人的眼中都出现了兴奋的目光。

“另外,之前被鞑靼俘虏的百姓也迁至赣榆县城,至于政务的上的事情,到了海州后我会另行安排。”顾临渊说道。

对于顾临渊来说,军政就要分离,像大明文官制约武将的事情顾临渊不会让其发生,两条腿走路就是顾临渊制定的方针。

“接下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的话先行散会,兄弟们的尸首两日后入陵园。”顾临渊最后说道。

看到没人发表意见后,顾临渊借此宣布散会。

-----------------

京城。

紫禁城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鞑靼入关后,在京畿之地肆虐后侵入河北、山东恍若无人之境,京师的东直门和西直门都有鞑靼入侵,虽然说已经被打退,但是这种不安的压抑充斥着所有人的心中。

“杨嗣昌,你身为兵部尚书,这是你的失职!”崇祯愤怒的对着杨嗣昌说道,但是也不得不用他,杨嗣昌和高起潜都参与了和鞑靼议和的事情,但是崇祯没想到议和失败后,皇太极就率兵侵入大明疆土。

此次鞑靼入侵山东,济南等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德王朱由枢被俘虏,卢象升、孙承宗举家战死,损失惨重,京畿之地数年都无法恢复。

天下糜烂,何以至此?

“陛下,臣有罪。”杨嗣昌知道此时只能认罪。

就在崇祯刚想发怒的时候,一传令兵就急匆匆的跑到了乾清宫。

“皇爷,紧急军情。”王承恩看到了跪在门口的传令兵,在崇祯耳边小声提醒。

崇祯心里一震,生怕再出现什么不好的消息,济南城破,百姓被屠,德王朱由枢被俘,卢象升阵亡,孙承宗举家身亡,哪一个都是晴天霹雳,再来坏消息,崇祯真要发疯了。

“宣。”崇祯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说道。

随着崇祯的话落,门外传令的士兵走进了乾清宫,此刻百官看着传令的士兵,要听一下是什么军情。

“启奏陛下,山东传来紧急军报。”士兵单膝跪地,低下头说道。

“讲”

“鞑靼军队入侵山东,兵分三路,其中东线骑兵和南线的骑兵因为镇安伯派遣骑兵骚扰,两线鞑靼骑兵被迫汇合南下,总计三万骑兵于邹县外的山谷里遭镇安伯率领的步兵伏击。

三万鞑靼士兵全军覆没,俘虏鞑靼骑兵共计三千余,另外抓住了鞑靼两大亲王,多尔衮和豪格。

解救百姓十余万,德王也被解救。”

传令兵的的话犹如惊雷在群臣耳中炸响,在大明疆土无往不利的鞑靼士兵被顾临渊全歼三万,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顾临渊哪来那么多的兵?他又如何能杀得了这么多鞑靼人,而且鞑靼这次入侵全是骑兵。

就在这传令兵说完,又有新的军报上报。

“陛下,鞑靼已经开始撤兵了。”兵部尚书刚刚又接到新的消息,立即禀报道。

听到杨嗣昌的话后,所有人都是长舒了一口气,压抑在心头几个月的阴霾也消散了不少,此刻朝堂上的议论声也大了起来。

“刚刚你说山东的危情已经解决了?是否为真?”崇祯带着不可置信的语气再次问道。

“陛下,小的说的句句属实,山东境内三线鞑靼士兵被全歼了两线。”那小兵回道。

“好,来人,赏银百两。”崇祯先赏赐小兵百两银子,至于是否确认还需要等待其他的消息传回。

半天过后,锦衣卫也传来了消息,说是山东之危已解,而且之前传令来的消息确实没有问题,至此崇祯才算真的相信山东的事情解决了。

“来人,把镇安伯歼灭三万鞑靼士兵的消息传出去,诸位爱卿,镇安伯此举解决了朝廷的难题,这镇安伯如何封赏?”崇祯问道。

乾清宫内站着的都是大明朝的高官,对于崇祯的问题,他们有着各自的想法,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说出来,就等着有人出头。

“陛下,臣以为颁布一道圣旨称赞即可,而且此次镇安伯能全歼鞑靼,为何还要放任其在京畿之地肆虐,这镇安伯心思有些问题,臣建议除了夸赞一番以外,还要镇安伯交出兵权,归朝廷管辖。”詹事张四知开口说道。

此时所有的朝臣都看向了张四知,心中念叨这人是傻子吗?他是如何成为詹事的?这时候要人家兵权,你去要吗?

“陛下,臣以为当赏,可晋升为侯爵,此次鞑靼入侵我大明,所做危害远胜其他,仅京畿之地也想要恢复都需要五到十年之久,镇安伯立此大功,如若不赏,恐失民心。”杨嗣昌说道。

杨嗣昌也不想顾临渊升官,但是又不得不提出,毕竟现在顾临渊名义上算是兵部的人,他也要支持,而且立了这么大的功,有功不赏,以后谁还会为大明卖力。

而且足足剿灭了三万的鞑靼士兵,这是从未有过的大胜,真要如此,那朝廷和镇安伯之间必定离心离德,大明朝分崩离析就在今朝。

以镇安伯现在的威势,谁能挡住?卢象升都已经阵亡了,孙传庭本应剿匪的都被叫过来勤王,镇安伯大势已成。

朝廷现在就是占据着大义,如果真不要这大义,谁能挡住镇安伯的攻伐?靠着尸位素餐的无能百官?连鞑靼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大明的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