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超神:虚空天帝 > 第24章 算法优化

超神:虚空天帝 第24章 算法优化

作者:孤舟渡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5:42:27

第二十四章 算法优化

拖着近乎虚脱的身体,林枫强撑着精神,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谨慎地抹去天台遗留的一切痕迹,迂回辗转,最终安全返回天河市的临时据点。锁死厚重的房门,他几乎瘫倒在简易行军床上,大脑如同被抽空的浆糊,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欠奉。超远程扫描的负担远超预期,不仅榨干了精神力,更对肉身产生了某种深层次的透支。

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期间仅靠预置的营养液维持基本需求。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窗外已是又一个黄昏。虚弱感依旧缠绕不去,但意识总算恢复了清明。

他没有急于起身,而是静静躺在黑暗中,回顾着那次冒险扫描的每一个细节。刺痛般的眩晕感、如洪水倾泻的精神力、还有最后那一刻从葛小伦方向反馈回来的、带着威严排斥感的微弱波动……以及,那模糊却震撼的扫描结果:远超刘闯的基因复杂度和信息熵,还有那触及底层规则的警示。

代价巨大,但收获的价值同样无可估量。这不仅仅是对葛小伦潜力的确认,更重要的是,这次极限操作本身,为“虚空引擎”的使用边界和优化方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一手数据。

“不能白白承受这份代价……”林枫支撑着坐起,灌下几口清水,目光投向工作台上那台沉默的笔记本电脑。“必须将这份经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进步。”

他打开电脑,调出LbSp(长程生物特征感知协议)执行时的全部后台日志和能量监控数据。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曲线图呈现在眼前,记录着那次扫描过程中每一毫秒的能量流动、信息反馈速率、信噪比以及引擎核心的负载状态。

问题显而易见:

1. 能耗效率极低: 超过85%的能量消耗在了维持超远距离的“信号通道”稳定上,而非用于目标信息的有效采集。如同用高压水枪去浇一盆花,绝大部分水都喷溅浪费了。

2. 信息失真严重: 远程传输导致信号衰减和干扰巨大,反馈回来的数据信噪比低得可怜,有效信息被淹没在大量无序的杂讯中。

3. 控制精度不足: 对“扫描探针”的形态和聚焦控制仍显粗糙,导致扫描范围过大,无法精准锁定基因层面的微观特征,进一步增加了能耗和噪声。

4. 反噬风险预警: 日志中清晰记录了当触及葛小伦基因深层时,引擎核心出现的短暂不稳定波动,以及那股外来的排斥力场对扫描通道的干扰。这表明现有算法对高风险目标的防护机制不足。

面对这些冰冷的数据,林枫没有气馁,反而激发起强烈的挑战欲。这就像一个复杂的数学难题,已知条件(扫描数据、问题点)已经给出,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他将问题重新定义:如何用最小的能量代价,实现最高信噪比的、针对高复杂度生命体的远程基因特征提取?

这需要从底层逻辑上优化算法,而不仅仅是参数调整。

接下来的几天,林枫进入了废寝忘食的攻坚状态。据点内堆满了写满公式和流程图的草稿纸,服务器的散热风扇持续发出低鸣。他将这次扫描任务抽象成一个典型的信号处理与优化控制双重问题。

第一步,重构信号模型。 他不再将基因信息视为简单的物质结构信号,而是基于葛小伦扫描结果所暗示的“高信息熵”和“规则纠缠”特性,将其建模为一种多层加密的、承载于暗位面背景辐射上的特殊调制信号。这意味着,扫描过程不是“看”一个物体,更像是“监听”一段极其微弱且加密的无线电波。

第二步,优化发射与接收协议(LbSp v2.0)。

? 窄带聚焦发射: 借鉴雷达和射电望远镜的原理,他设计了一种新的“探针”形态——不再是散射的脉冲,而是极其狭窄的、能量高度集中的“信息束”,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只针对特定“频段”(对应基因信息特征)进行扫描,大幅减少无效能耗和外界干扰。

? 相干接收与噪声抑制: 他引入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模拟“锁相放大”技术,通过生成一个与发射信号相干的本地参考波,只放大与目标特征匹配的返回信号,强力抑制背景噪声,从而从杂讯海洋中提取出微弱的有用信息。

? 自适应功率控制: 算法会根据实时信噪比动态调整发射功率,一旦检测到有效信号达到可识别阈值,便自动降低功率至维持水平,避免能量浪费。同时,设立多级安全阈值,一旦检测到目标出现强烈排斥反应或引擎负载过高,立即启动梯度式降功或强制中断,而非粗暴切断,以减少反噬。

第三步,建立风险管控模块。 新增一个“威胁评估子程序”,会预先根据信息库中有限的资料(如刘闯数据、葛小伦扫描警示)对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对于高风险目标(如葛小伦),自动启用更严格的功率限制、更短的扫描窗口和更强的信号加密,并实时监控引擎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谐波或规则冲突迹象,优先保障使用者安全。

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新算法的模拟测试多次失败,不是能量聚焦不稳定导致“探针”消散,就是噪声抑制算法过于激进连有效信号一起滤除。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公式修正。

林枫仿佛回到了前世攻克技术难关的岁月,完全沉浸在逻辑与数据的海洋中。饿了就啃压缩饼干,困了就在工作台前趴一会儿。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迭代后,LbSp v2.0 算法在模拟环境中达到了预期指标:在同等信息获取量的前提下,能耗预计降低至v1.0版本的30%,信噪比提升近五倍,并对模拟的“规则排斥”干扰展现了良好的鲁棒性。

完成核心算法优化后,林枫没有停下。他趁热打铁,将类似的优化思路推广到其他基础功能上。他对【信息库】的检索算法进行了重构,引入了更智能的索引和关联分析技术,使得碎片信息的查找和拼合效率显着提升。他甚至开始尝试为风险最高的【解析】功能设计一个“安全沙盒”模块的雏形,旨在将来进行解析时,能先将目标数据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初步模拟和风险评估,再决定是否进行实体解析。

当最后一组测试数据通过验证,林枫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极度的疲惫感涌上心头,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

这次优化,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他对“虚空引擎”的掌控,从简单的“使用”层面,开始迈入“理解”和“定制”的深水区。他不再是被动接受一个残破的工具,而是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去改造和提升它。这是智慧对科技的驯服,是“天帝计划”走向技术自主的关键一步。

他能够感觉到,经过这次高强度的脑力锤炼和精神力的反复榨取与恢复,自身对“虚空引擎”的契合度似乎也隐隐提升了一丝,精神力的韧性和恢复速度也有微弱的增长。

然而,就在他准备休息,庆祝这阶段性胜利时,工作台上另一台始终监控着据点内部网络流量的显示器,突然闪烁起刺眼的红色警报!

警报信息显示:那个潜藏的内部威胁源,在沉寂数日后,再次活跃!这一次,它不再是尝试外联或端口扫描,而是试图向据点主控制系统的一个核心进程注入一段极其隐蔽的、功能未知的恶意代码片段!

拦截日志显示,这段代码的复杂度和隐蔽性远超之前,似乎具备某种自适应和变异能力,差点绕过了最新升级的防火墙!

林枫的喜悦瞬间冻结,脸色沉了下来。

算法刚刚优化,内部的“幽灵”就立刻升级了攻击方式?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意味着……那个隐藏的存在,能实时感知到他对“虚空引擎”的操控水平提升?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蔓延。优化带来的力量感,瞬间被一种更深的、如影随形的危机感所覆盖。他的技术进步,似乎也在同时喂养着潜伏在阴影中的威胁。

这场发生在自己堡垒内部的、无声的科技军备竞赛,显然远未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