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超神:虚空天帝 > 第118章 新的基地

超神:虚空天帝 第118章 新的基地

作者:孤舟渡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5:42:27

深海监测到的异常声波脉冲,如同冰冷的针尖,刺破了林枫刚刚返回地球海域所寻求的短暂安宁。脉冲规律、低频,带着明显的人工探测特征,正不紧不慢地扫过黑暗的海沟。是某个大国的深海探测器?还是……更不妙的,与那暗蓝色飞船或“影傀”相关的某种水下单位?

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这片海域不再安全。地球,这个曾经的庇护所和资源获取地,如今已是各方势力交织、危机四伏的漩涡中心。在这里大张旗鼓地修复严重受损的“星尘号”,并深入研究那足以惊世骇俗的“共生纪元”理论,无异于在火山口上搭建实验室。

必须离开。但不是漫无目的地逃向深空。他需要一个新的、更安全、更隐蔽、且资源相对容易获取的据点。地球轨道附近已被严密监控,月球背面有天使的踪迹,那么……

林枫的目光投向了星图上的火星轨道区域。那里刚刚经历战火,人类联军和饕餮残余势力犬牙交错,局势混乱,正是隐藏的绝佳地点。而且,火星自身资源丰富,拥有两颗小型卫星(火卫一、火卫二),以及散布在轨道上的无数小行星。混乱,往往意味着监控的盲区和规则的真空。

“目标:火星轨道,小行星带。寻找合适星体,建立前哨基地。”林枫瞬间做出了决断。

他没有丝毫犹豫,趁着深海探测脉冲尚未覆盖到“星尘号”精确藏身点,立刻启动了飞船的备用能源。引擎发出低沉而勉强的轰鸣,推动着残破的船体,如同受伤的巨鲸,悄然滑出深海海沟,向着海面升去。为避免被发现,他选择了最耗能但也最隐蔽的垂直上升方式,利用地球的曲率和海洋的掩护,在突破海面后瞬间将剩余能量注入经过紧急修补的短距跃迁引擎。

“嗡——!”

空间短暂扭曲,“星尘号”险之又险地完成了一次极近距离的跃迁,脱离了地球引力圈,出现在一片远离常规航线的行星际空间。身后,那颗蔚蓝色的星球渐渐缩小,前方的星空则显得更加黑暗和空旷。

林枫设定好前往火星轨道的惯性航线,将飞船功耗降至最低,仅维持基本航行和生命保障。他则争分夺秒地开始利用船上所剩无几的备件和材料,对飞船的核心系统进行最低限度的维护,确保其能坚持飞到目的地。

航程是漫长而寂静的。林枫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浅度休眠状态,以减少消耗,同时分出一部分意识,在“虚空引擎”的辅助下,反复研读、推演那些来自“共生纪元”的、关于“灵能”和“物质转化”的基础理论残卷。每一次沉浸其中,他都为那个消亡文明的智慧感到震撼,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将要踏上的道路是何等艰险与伟大。

数周后,火星那颗橘红色的星球出现在视野中。林枫没有靠近火星本体,也没有理会远处零星闪烁的交战火光(主要是清剿残敌的小规模冲突),而是操控着“星尘号”,如同幽灵般滑入了火星附近的小行星带。

这里布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和金属天体,是天然的迷宫。林枫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利用传感器仔细扫描每一颗可能适合的星体。他需要的不是最大的,而是结构稳定、含有必要金属矿物、位置相对隐蔽、且内部可能存在空洞或易于改造的小行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日的搜寻,他最终锁定了一颗直径约五公里、形状不规则、主要成分为铁镍合金和硅酸盐岩层的小行星。扫描显示,其内部有一个因远古撞击形成的、约零点三立方公里大小的天然空洞,结构相对稳定,且附近有数颗更小的伴生星体,可以提供额外的掩护。

“就是这里了。”林枫驱动“星尘号”,缓缓靠近,最终精准地飞入了一个不起眼的裂缝,进入了那个巨大的天然空洞内部。黑暗,死寂,只有飞船的灯光照亮了凹凸不平的岩壁。

新的“家”,到了。

接下来,是见证“共生纪元”理论初步威力的时刻。林枫没有像在地球时那样,依赖笨重的机械和漫长的人工建造。他换上了修复完毕的“夜鸦”战甲,站在空洞中央,深吸一口气,将意识沉入识海。

“虚空引擎,全功率辅助运算。启动‘物质结构感知与概念重定义’协议(基于《物质粒子概念性编辑原理》残卷推演模型)。”

“引擎就绪。协议加载中……环境扫描……锁定目标岩层……”

林枫伸出双手,战甲掌心释放出柔和但蕴含奇异波动的能量场,笼罩住前方的岩壁。他闭目凝神,不再是用力量去挖掘或切割,而是用“意念”,通过“虚空引擎”的放大和转译,去“感知”岩石的微观结构,去“理解”其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然后……尝试进行最基础的“编辑”。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任何物理劳动都要疲惫。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身体微微颤抖。但在“虚空引擎”的支撑下,他成功了!

只见前方的岩壁,如同被无形的刻刀雕琢,开始缓慢而精确地“融化”、“重塑”!岩石和金属颗粒仿佛拥有了生命般,按照林枫意识中构建的蓝图,自行排列、组合、凝结!墙壁变得平整光滑,支撑柱从地面“生长”出来,预定的管道线路在岩层中自行延伸成型……

这不是建造,更像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的、近乎神迹的“物质打印”!

效率远超传统工程千百倍!而且几乎没有噪音和震动,隐蔽性极高!

林枫沉浸在这种奇妙的创造过程中,对“物质转化”理论有了最直观的体验。虽然目前只能进行相对简单的结构重塑,还无法实现元素转换或创造复杂设备,但这已经是颠覆性的进步!

依靠这种能力,他仅用了不到地球基地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在小行星内部建立了一个功能齐全、隐蔽性极高的空间实验室——“星尘实验室”。

实验室分为数个区域:

? 核心控制区: 位于最深处,布设了从“星尘号”上拆下的主控计算机和各类传感器,成为新的大脑。

? 能源中心: 铺设了大型太阳能吸收板(位于小行星表面,经过伪装),并开始建设基于“磐石之心”技术升级的、更大功率的核聚变反应堆原型。

? 研究车间: 用于深入研究“共生纪元”科技和修复、升级装备。

? 生态循环单元: 小型的空气和水循环系统,并尝试利用转化技术培育特种藻类,实现部分自给自足。

? 防御系统: 利用小行星本身材料,在关键节点构建了隐蔽的传感阵列和低功耗的能量屏障发生器,并设置了多个紧急逃生通道。

当“星尘号”被缓缓移入专门的机库,接上能源和检测接口时,林枫站在实验室的观测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岩壁和远处隐约可见的火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这里,虽然简陋,但却是完全由他掌控、运用超前科技打造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基地。安全性、独立性和发展潜力,都远非地球那个仓库基地可比。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消化此次星际之行的最大收获——那些远古的知识。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对“虚空引擎”与“灵能”理论进行深度融合研究时,设置在火星轨道上的一个隐秘观测浮标,传来了一段紧急加密信息。

信息显示,一小时内,有一支小型舰队(识别信号为地球联军,但编队异常)脱离了火星重力井,正朝着小行星带外围方向驶来,其航行路线,恰好会经过林枫所在小行星的附近空域。

是例行巡逻?还是……冲着他来的?

林枫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新的基地刚刚落成,麻烦就已上门。这片看似混乱的星域,果然也并非净土。

他立刻下令实验室进入全面静默状态,所有外部设备收回,只保留被动监听模式。

是蛰伏,还是……主动探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