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超神:虚空天帝 > 第16章 算法框架

超神:虚空天帝 第16章 算法框架

作者:孤舟渡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5:42:27

第十六章 算法框架

超神学院公开亮相带来的紧迫感,如同高悬于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林枫重新审视自己最大的依仗与最大的瓶颈——“虚空引擎”。与官方势力赛跑,效率是生命线。而目前引擎原始、粗暴的调用方式,消耗巨大且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他发展的关键桎梏。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意念触发”,必须对其进行深度优化,如同为一把桀骜不驯的神兵打造合适的剑鞘和发力技巧。

他的思路,回归到最根本的工程学逻辑:任何复杂系统,都需要高效的操作系统(oS)和驱动程序(driver)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这个残破的“虚空引擎”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功能强大但接口原始、缺乏智能管理的硬件。而他要做的,就是为它编写一套量身定制的、高效的“驱动算法”。

这个想法大胆而艰难。这意味着他要以凡人之智慧,去理解并规范一种可能源自高等文明的造物运行逻辑。但林枫没有退缩,强烈的需求和对自身技术能力的自信驱动着他。

他首先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引擎的运作机制。这一次,他没有直接进行高风险的【解析】,而是采用了更温和、更系统的方法。他设计了一系列精密的对照实验:

1. 基准测试: 在自身状态稳定的情况下,以完全相同的精神指令,重复执行【扫描】功能,目标为固定物体(如一个金属方块)。通过主观感受和粗略计时,记录每次的精神力消耗、扫描范围、信息清晰度和持续时间。

2. 变量控制: 细微调整“意念指令”,比如改变“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在脑海中构建更精细的目标模型、或尝试附加“仅扫描表面结构”等限定条件,观察引擎响应的变化。

3. 环境干扰测试: 在不同环境(地下室、地面仓库、远离基地的旷野)下执行相同操作,观察环境因素(如是否存在未知能量场)对引擎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过程枯燥且耗费心神,但收获是显着的。大量数据积累下来,林枫逐渐摸到了一些规律:

? 能量耗散: 引擎运行时,存在明显的“启动能耗”和“维持能耗”。原始调用方式下,大量能量浪费在无效的“初始化”和“范围溢出”上,就像用消防水管浇花,大部分水喷到了不该浇的地方。

? 指令模糊性: 简单的意念指令(如“扫描那个”)会导致引擎进行“全频段”、“全深度”的默认扫描,这是消耗巨大的根源。引擎似乎缺乏“理解”复杂意图的能力,或者其“理解”方式与人类思维存在差异。

? 底层协议猜测: 结合之前从信息库中获取的关于“暗位面”和“暗质计算”的碎片知识,林枫推测,引擎的真正运作,可能是通过某种方式接入了一个类似“暗质计算云”的底层架构,他的意念指令被翻译成某种“暗信息操作语言”后执行。目前的低效,源于“翻译”过程过于粗糙和低效。

基于这些认知,林枫提出了算法优化的核心方向:构建一个介于自身意识与引擎底层之间的“编译层”或“接口协议”。 这个算法框架的任务是:

1. 精确化指令: 将模糊的人类意图,翻译成引擎能够高效执行的、目标明确、范围限定、功耗可控的精确“操作码”。

2. 能耗管理: 引入“功耗预算”概念,预先分配每次操作的能量上限,避免过度消耗。

3. 缓存与复用: 对重复扫描的目标或环境数据,尝试建立临时缓存,减少重复运算。

他将这个框架命名为“天帝引擎驱动协议(tian di Engine driver protocol, tEdp)”,并从最简单的【扫描】功能开始着手。

这无异于一场艰难的编程挑战,只是“编程语言”是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暗信息规则,“调试环境”是他自己的大脑和那极不稳定的引擎。他利用基地的服务器,先进行理论建模和逻辑推演,将意念指令分解为“目标锁定”、“扫描模式(广域\/聚焦\/穿透)”、“精度等级”、“能耗预算”等可量化的参数。

然后,是最关键的实践环节。林枫静坐在隔离间内,屏息凝神。他没有直接去想“扫描桌子”,而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结构化的“指令包”:

tEdp_Scan_Initiate:

target: 书桌(木质结构,长1.2米,宽0.6米,高0.75米,空间坐标xxx)

mode: 表面结构分析

precision: 中级(识别材质、接缝、主要瑕疵)

Energy_budget: 标准值的30%

Execute.

他将这个高度结构化的“意念包”,小心翼翼地“推送”向意识深处的引擎接口。

第一次尝试,引擎毫无反应,似乎无法识别这种非自然的指令结构。林枫没有气馁,反复调整“意念包”的构建方式,尝试用更接近引擎底层逻辑的“信息流”形态去模拟,比如将目标对象转化为其空间坐标和基础物质属性构成的“信息锚点”,将扫描模式转化为对特定“暗信息频段”的请求。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这个过程对精神力的消耗甚至超过直接使用引擎,因为需要极度集中和精细的控制。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不知经过多少次尝试,在他几乎要因精神疲惫而放弃时,引擎终于有了不同的反应!

原本直接调用【扫描】时那种瞬间的、略显粗暴的能量抽取感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平滑、更可控的能量流动。一股清晰度更高、杂讯更少的感知波纹,以他为中心,精准地覆盖了书桌所在区域,然后迅速收回。消耗的精神力,感觉只有之前的一半左右!而且反馈回来的信息更加结构化,直接区分出了木材纹理、金属合页、油漆涂层等不同部分。

成功了!第一个节能优化版的“扫描”算法,tEdp-Scan v0.1,勉强运行起来了!

林枫强忍着激动,仔细体会着这次成功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消耗降低,更重要的是控制力的提升。他感觉自己不再是简单地“按下按钮”,而是在“驾驶”这台引擎,虽然还很生疏,但方向对了。

他立刻投入对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和巩固,记录下成功的“意念包”结构,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或者说精神记忆)。同时,他开始构思将类似逻辑应用到【信息库】检索上,希望能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算法优化的喜悦中时,负责监控外部网络流量(通过一个极其隐蔽的节点)的服务器,发出了低级别的警报。警报显示,在刚才他成功运行tEdp-Scan算法的那一刻,基地外围的被动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非正常的加密数据包试图与外界进行单向通讯。数据包的目标地址经过多层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无法追踪的深网节点,但其编码风格,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地球技术的冰冷质感。

林枫的兴奋瞬间冷却,后背升起一股寒意。

算法的成功运行,似乎……引来了某种未知存在的“注视”?是引擎优化后产生的信息特征变化,被某种深空监测网络捕捉到了吗?

是死神卡尔的好奇?还是恶魔女王莫甘娜的侦察?抑或是……超神学院更深层的监控系统?

刚刚取得的突破,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但同时也可能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林枫看着监控警报,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优化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力量的提升,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同步增长。他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才能应对随之而来的、更强大的窥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