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古墓迷踪:九域秘辛 > 第30章 绝地逢生辨忠奸

浓得化不开的乳白色迷雾如同有生命的实体,在太湖水面上缓缓流动,将一叶扁舟紧紧包裹其中,吞噬了所有光线与方向感。小船在这片混沌中无声漂荡,仿佛被遗弃在天地初开时的孤叶,随波逐流,不知所往。船底轻触水流发出的细微汩汩声,以及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是这片死寂中唯一的生命迹象,证明着时间尚未完全凝固。能见度不足一丈,灰白色的水汽缠绕着一切,让人的感官变得迟钝而不可靠,产生一种诡异的失重和迷失之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边际的梦境之中。

赵莽粗重的喘息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他宽厚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露出内心的焦灼不安。\"爷,这......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他望着四周无边无际的白雾,粗豪的脸上写满了焦躁与无力,手掌反复握紧又松开,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这鬼地方,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咱们岂不是要活活困死在这里?这些该死的雾气,像是活物一样缠绕不去,连太阳在哪个方向都看不清楚!\"他下意识地想去摇醒那依旧昏迷的女子,仿佛她能提供什么答案,却被徐逸风一个凌厉如刀的眼神制止。

王五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弩弓依旧稳稳握在手中,手指紧扣扳机,身体微微前倾,如同猎豹般蓄势待发。他仔细倾听着周围的动静,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都不放过。除了单调的水声,别无他物。\"雾太大,水声也古怪,完全辨不清方位。\"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若是盲目乱划,只怕真会撞上暗桩沉船。这太湖下面的暗礁沉木,不知葬送了多少船只。我年轻时听老船工说过,这片水域底下沉着整支前朝的运粮船队,那些桅杆和船骨就像水下的森林,随时准备吞噬贸然闯入者。\"

陈文早已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道:\"《淮南子》有云:'夫目视鸿鹄之飞,耳听琴瑟之声,而心在雁门之间。'如今我等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心......心亦无所依归矣......\"这位饱读诗书的书生,在生死关头仍不忘引经据典,却也掩不住声音中的恐惧与绝望。他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尽管镜片上早已蒙上一层水汽,使得视线更加模糊。小栓子紧紧靠着他,小手冰凉,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那强装坚强的模样更令人心疼。孩子的小手死死攥着陈文的衣角,指节发白,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

徐逸风立于船头,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仿佛周遭令人窒息的迷雾并未能侵扰他分毫。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如同能穿透这重重迷障,冷静地开口道:\"慌什么。天无绝人之路。\"他的声音平稳有力,自带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既然那女子能引我们进来,必有出去之法。此刻雾大,盲目行动确属不智,暂且原地等待,静观其变。雾,总有散的时候。\"

他吩咐王五和赵莽用桨微微调整船身,让小船避开明显的暗流,停在一片相对平稳的水域。又让陈文和小栓子尽量保持安静,保存体力。徐逸风的镇定感染了众人,虽然恐惧依旧,但至少不再慌乱无措。每个人都明白,在这未知的环境中,保持冷静才是生存的关键。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浓雾不仅隔绝了视线,也带来了刺骨的湿冷。水汽凝结在每个人的眉毛发梢,形成细小的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如同无声的泪水。衣物早已被雾气浸透,紧贴在身上,带来阵阵寒意。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个时辰,或许是更久,就在众人几乎要被这无尽的白色沉寂逼疯时,变化终于悄然发生。

头顶上方的雾气似乎微微稀薄了一些,透下些许朦胧的天光,不再是那令人绝望的灰白。一束微弱的光线穿透雾霭,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给人带来一线希望。紧接着,一阵极其微弱、却与周围死寂水流声迥异的声音,被徐逸风敏锐的耳朵捕捉到。

那是一种......有规律的\"哒......哒......\"声,间隔稳定,清脆而微弱,像是水滴从高处滴落在某种硬物上的声音,方向似乎来自左前方。这声音虽然微弱,但在绝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如同一根细线,牵引着众人的注意力。

\"听。\"徐逸风骤然开口,打破了漫长的沉默,声音虽轻,却如金石般掷地有声。

众人立刻屏息凝神,侧耳倾听。起初什么都听不到,只有自己心跳的声音在耳中轰鸣。但随着注意力高度集中,那极其微弱的\"哒哒\"声,确实隐约可闻,如同远方传来的信号,引导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是水声?好像......是有东西在滴水?\"王五不确定地说,侧耳倾听,试图分辨声音的来源,眉头紧锁,全神贯注。

\"不像自然水流。\"徐逸风凝神细听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声音过于规律,倒像是......人工所致。\"他的语气肯定,显示出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个判断让所有人心头一跳。在这片被视为绝地的\"鬼打墙\"深处,难道还有人造物?这发现既让人感到希望,又平添几分不安。未知总是令人恐惧,尤其是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中。

\"慢慢划过去,朝水声方向,务必谨慎。\"徐逸风下令,同时自己俯身船边,仔细观察着水面的变化,手指不时探入水中,感受着水流的细微变化,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专注而精准。

赵莽和王五再次提起精神,小心翼翼地扳动船桨,让小船如同蜗牛般,悄无声息地朝着那微弱的水声源头挪去。每划一桨都极其小心,生怕惊动了什么未知的存在,或者触碰到水下的危险。桨叶入水时几乎不发出声响,显示出两人精湛的操舟技艺。越往前,那\"哒哒\"声便越发清晰。周围的雾气似乎也因为这个方向的变化而进一步变薄,已经能隐约看到数丈外的景物轮廓——那似乎是......一片黑沉沉的、高出水面的陆地阴影?这个发现让众人精神一振,划桨的动作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终于,小船缓缓靠岸。船头轻轻抵在了一片坚硬潮湿的泥岸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眼前景象让众人吃了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见前方并非想象中的荒芜滩涂,而是一片显然经过人工修整的驳岸,虽然残破不堪,布满青苔和水渍,但仍能看出由石块垒砌的痕迹,石缝间顽强地生长着一些水生植物,随着水波轻轻摇曳。驳岸后方,雾气缭绕中,隐约可见几座低矮建筑的轮廓,大多已然倾颓,断壁残垣,荒草从瓦砾间顽强生出,显示出岁月的痕迹。那规律的\"哒哒\"声,正是从一处似乎半塌的棚屋屋檐下传来,雨水沿着残破的瓦檐滴落,敲击在下方的石础上,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声响,在这个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里竟然是一处废弃的村落或据点!这个发现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不同的波澜。

\"这......这里怎么会有房子?\"陈文推了推眼镜,惊愕地望着眼前的景象,忘记了恐惧,\"太湖志上未曾记载此地有人烟啊......这太不可思议了!\"作为读书人,他对这类超乎常识的发现既感到震惊,又产生了一种学术上的好奇,暂时压过了内心的恐惧。

\"像是废弃很多年了。\"王五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弩弓对准那些黑洞洞的门窗缺口,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看样子,不像近期的痕迹。这些倒塌的墙壁上的苔藓厚度,至少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作为经验丰富的江湖人,他对环境的观察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可能隐藏危险的细节。

赵莽则瞪大了眼睛,铜铃般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俺的乖乖,还真有地方落脚?这鬼地方居然有人住过?是什么人会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建房子?\"他粗犷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惊起几只栖息在废墟中的水鸟,扑棱着翅膀飞向雾中,更添几分诡异气氛。

徐逸风目光扫过驳岸石缝中生长的一些植被的朝向,又抬头看了看虽然依旧朦胧但已能大致分辨方向的日头(透过雾霭,依稀可见一轮惨白的日影),心中迅速有了判断。\"此地背风向阳,地势略高,且有淡水痕迹(他指向远处一条几乎干涸的小溪沟),确是建立临时据点的好地方。看这规模,不像久居之所,倒更像是个......中转站或者隐蔽的落脚点。\"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仿佛眼前的发现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这种镇定自若的态度再次安抚了众人不安的情绪。

他率先跃上岸边湿滑的石块,动作轻盈如猫,落地无声。仔细检查了地面,手指拂过泥地上的苔藓和落叶,观察着任何可能存在的痕迹。泥地上除了厚厚的落叶和苔藓,并无新鲜的足迹或人类活动的明显迹象。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些,但警惕之心并未放松。

\"暂时安全。先把船拖上来藏好,把她也抬上去,找个能避雨的地方。\"徐逸风指挥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长期的领导经验让他习惯于在危机时刻做出果断决策,而其他人也自然而然地听从他的指令。

众人合力将小船拖上一处隐蔽的芦苇丛后,用折断的芦苇和枝条进行了简单的伪装,确保从水面上难以发现。赵莽小心翼翼地将那依旧昏迷的女子背起,跟着徐逸风向那片废墟中走去。他们选择了一间相对完好、至少还有半边屋顶的石屋。屋内布满灰尘和蛛网,角落堆着些腐烂的木材和无法辨认的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息,但总算能遮挡风雨,提供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这比在船上暴露在雾中要安全得多。

将女子安置在屋内相对干燥的角落。徐逸风再次仔细检查了她的伤势,眉头微蹙。失血过多是主要问题,伤口因及时敷药并未恶化,但需要水和休息。他让王五去收集干净的雨水,又让小栓子拿出干粮,大家分食,补充体力。经过这一番折腾,每个人都饥肠辘辘,虽然干粮简单,但在此刻却显得格外珍贵。众人围坐在一起,默默地吃着食物,各怀心事,气氛凝重。

经过这番折腾,天色又亮了一些,雾气虽未完全散去,但已淡薄许多,视野开阔了不少,能大致看清这处废弃据点的全貌:规模不大,约有七八间石屋,围着一个早已干涸、长满杂草的小广场,广场中央甚至还有一个破损的石臼,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的人烟。所有建筑都呈现出被长期废弃的状态,岁月的痕迹无处不在。一些墙壁上还残留着模糊的刻画痕迹,似是某种标记,但因年代久远已难以辨认。

\"爷,您看这个。\"王五在收集雨水时,在一处断墙下发现了一块半埋的破旧木牌,上面似乎有字,被泥土和苔藓覆盖了大半。他的声音中带着发现重要线索的兴奋。

徐逸风接过木牌,仔细擦去上面的污垢。木牌腐朽严重,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是\"泊......岸............谨防............火......\"等零星字样,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图案,似乎是一把插在水波上的刀剑标记,制作颇为精细,显然有其特殊含义。这个发现让徐逸风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

\"这标记......\"王五皱起眉头,努力回忆着,\"有点眼熟,像是......像是以前太湖漕帮私下运货时用的暗记?但又不完全一样,细节上有些差异。\"他曾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对各帮派的标记有所了解,但这个标记让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泊岸谨防?\"陈文凑过来,学者本能发作,仔细端详着木牌上的字迹,\"似是警示语。莫非此地曾是某个帮派私设的码头货栈?因故废弃了?\"他的语气中带着考古发现般的兴奋,暂时忘记了所处的危险境地。作为读书人,对这种历史遗迹有着天然的好奇心。

徐逸风若有所思。他将木牌收起,目光再次投向那昏迷的女子。她的革囊上的缠枝莲纹样,似乎与这模糊的刀剑水波标记,在风格上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这发现让他对女子的身份和背后的故事更加好奇,也意识到他们可能卷入了一个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的事件中。

就在这时,那女子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呻吟,睫毛颤动,似乎即将苏醒。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她身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这个神秘女子的醒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变数。

徐逸风对众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他缓步走到女子身边,蹲下身,平静地注视着她,目光中既有关切,也保持着应有的警惕。在这个未知的环境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那女子缓缓睁开双眼,最初的迷茫迅速被警惕和痛苦取代。她下意识地想去摸腰间的革囊和短刃,发现它们仍在原位,又看到周围陌生的环境和眼前的人,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冰冷,如同受惊的野兽,随时准备发起反击。她的身体微微绷紧,显露出训练有素的反应。

\"这里是哪里?你们是谁?\"她的声音沙哑,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与之前的虚弱判若两人。那双凤眼中闪烁着警惕与怀疑的光芒,仔细地打量着每一个人,仿佛在评估眼前的形势和潜在的危险。她的手指微微颤动,似乎随时准备拔出武器。

徐逸风平静地迎上她的目光,声音沉稳:\"这里是一处废弃的据点。是我们将你从水中救起。你现在安全了。\"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既说明了情况,也表明了立场。

(第三十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