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古墓迷踪:九域秘辛 > 第17章 归途漫漫生趣谈

镇夷千户所那土黄色的城墙雉堞最终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之下,取而代之的是官道两旁一望无际、在微风中泛起灰色波浪的戈壁滩。尽管景象依旧荒凉,但脚下这条由车辙和脚印压实、偶尔还能看到废弃驿站的官道,本身就象征着秩序与文明,给予这群刚从地狱边缘爬回来的人莫大的心理慰藉。弱水河在远方如同一条闪亮的银带,蜿蜒相伴,河岸旁顽强生长的红柳丛和芦苇荡,是这片枯黄天地间最珍贵的绿意。

有了巴特尔赠送的充足补给和那张虽然简陋却至关重要的路线图,队伍的行进速度加快了许多,气氛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死寂压抑。连续多日的休整和妥善处理伤口带来了显着效果,赵莽肩头那狰狞的伤口已然收口结痂,虽然大幅动作仍会牵痛,但脸色红润了不少,骂起人来又恢复了中气十足的模样。陈文和小栓子也渐渐从黑水城那噩梦般的经历中缓过神来,尽管夜深人静时偶尔仍会被凄厉的夜叉嘶叫或阿贵叔最后的眼神惊醒,但白日里已能鼓起勇气,好奇地打量这片与烟雨江南截然不同的粗犷天地——即使这“风景”在他们看来,荒凉得近乎残酷。

这一日晌午,日头正毒,队伍选择在一处坍塌了近半、却依旧能提供片许阴凉的古代烽火台下歇脚。众人各自找地方坐下,取出干粮和清水,默默补充体力。

小栓子捏着鼻子,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皮囊里那股味浓郁的羊奶,小脸皱得像只风干的包子,小声抱怨道:“这奶……味道好生奇怪……又膻又咸……还不如咱姑苏街口王老伯卖的豆浆好喝哩……”

坐在他对面的赵莽正仰头灌了一大口自家带来的、烈性十足的烧刀子,闻言哈哈一笑,被辣得龇牙咧嘴却一脸畅快,声若洪钟:“嘿!你个小崽子懂个啥!这羊奶可是塞外一宝,最是养人!喝惯了比那糖水似的豆浆管用多了!至于这烧刀子——”他又晃了晃手中的酒囊,得意道,“那才是真男人该喝的东西!够烈!够劲!比咱们江南那软绵绵、甜丝丝的黄酒可痛快多了!等到了前面大点的城镇,俺老赵非得找家好酒铺,打上几斤最烈的‘闷倒驴’,让你小子开开眼,顺便也好好祭祭俺的五脏庙!”他说得兴起,习惯性地想挥胳膊比划,却不小心扯动了肩伤,顿时疼得倒吸一口凉气,那豪迈气势瞬间垮了一半,显得有些滑稽。

坐在一旁小口啃着硬馕饼的陈文,见状连忙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沾满灰尘的破眼镜,一本正经地摇头晃脑道:“赵护卫,此言差矣。《本草纲目》有云,‘酒,辛者能散,苦者能降,甘者居中而缓,厚者热而毒,淡者利小便’。虽能‘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然则‘过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生湿热诸病’……此等烈酒,尤甚!还是……还是少饮为妙,少饮为妙啊……”他那引经据典、忧心忡忡的学究模样,配上此刻灰头土脸、发髻散乱的狼狈形象,形成了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反差。

赵莽眼睛一瞪,没好气地哼道:“好你个陈秀才!又跟俺老赵掉书袋!之乎者也一大堆,俺听不懂!俺就知道,这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俺喝了这么多年,刀口舔血,身子骨照样硬朗得像头牦牛!倒是你,风一吹就打晃,我看呐,就该灌你几口,壮壮胆气,免得晚上老是吱哇乱叫地把我们都吵醒!”说着,竟真的把酒囊朝着陈文递了过去。

陈文吓得脸色发白,像是见了毒蛇猛兽,连连摆手往后缩,差点把手里宝贝似的馕饼掉在地上:“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晚生……晚生素来谨遵圣贤教诲,滴酒不沾!滴酒不沾啊!”

一直安静坐在烽火台阴影下的蔡若兮,看着这活宝似的两人,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摇了摇头,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囊,里面是煮开后放凉的干净清水,又从一个贴身的小锦囊里取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竟是几块小巧精致、色泽诱人的桂花糖藕——这是她藏在身上最后一点来自江南的甜蜜念想了,一直没舍得吃。

“栓子,别强喝那羊奶了,来,喝点清水,尝尝这个。”她温柔地将糖藕分给小栓子和吓得够呛的陈文,自己也拈起一小块,动作优雅地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着那熟悉软糯的甜香,脸上不禁露出沉醉而满足的神情,仿佛这一刻,鼻尖萦绕的不再是西北的风沙味,而是姑苏园林中秋日桂花的馥郁芬芳。“嗯…还是家乡的味道最是好。”

徐逸风背靠着烽火台冰凉的残壁,一条腿随意曲起,手臂搭在膝上,看着眼前这幕充满了烟火气的拌嘴与分享,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极淡的笑意。他慢条斯理地嚼着坚韧的牛肉干,忽然开口道:“赵莽,你方才夸下海口,要请‘闷倒驴’。我可听闻,边塞苦寒,此等烈酒价同金银,乃是军汉们的心头肉,价格可不菲。你别到时候为了逞英雄,把攒了多年的老婆本都换了酒钱,结果连顿像样的、给蔡小姐接风洗尘的席面都凑不出铜板来,那可就真是‘闷倒’你自己这头‘驴’了。”

赵莽闻言一愣,黝黑的脸膛竟似透出点窘迫的红晕来,梗着脖子,声音比刚才又高了八度:“徐先生!您…您这可太小瞧人咧!俺老赵这些年走南闯北,刀头舔血,那也是攒下了几分家底的!请顿酒席算个啥!保管是肃州城里最好的酒楼,最好的席面!定然让小姐吃得满意,宾主尽欢!”他说得唾沫横飞,豪气干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满桌的珍馐美馔,却不小心又激动地挥了下手臂,再次牵动伤处,顿时疼得龇牙咧嘴,那冲天的气势瞬间又漏了气,逗得小栓子都忘了糖藕,咯咯直笑。

蔡若兮掩嘴轻笑,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难得的狡黠与俏皮,望向徐逸风:“徐先生方才那般言语,莫非是心疼若兮的接风宴,怕被赵莽这浑人抢了先,落了您的面子?”历经生死磨难,她身上那份世家千金的矜持似乎被磨去了些许,流露出更为鲜活灵动的一面。

徐逸风挑眉,故作深沉地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唔…蔡小姐此言,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顿了顿,看到蔡若兮佯装嗔怒地瞪圆了眼睛,才慢悠悠地接着道,“我实是担心赵莽。你想,他那‘闷倒驴’的名号岂是白叫的?三碗下肚,怕是连自家姓什么都忘了。届时在那雅致的酒楼里,他若是酒劲上头,非要嚷嚷着表演一出‘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或是‘胸口碎大石’,惊跑了姑苏城里的文人雅客,吓坏了莺莺燕燕的女眷,岂不是大大坏了蔡小姐你的清誉?这损失,几桌席面可赔不起。”

“哈哈哈!”这下连一直强忍着笑意的赵莽自己也憋不住了,发出洪钟般的大笑,指着徐逸风,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好你个徐先生!平日里看着冷冷清清、一本正经,像个闷嘴葫芦!没想到这嘴皮子功夫如此厉害!埋汰起人来,真是杀人不见血!俺老赵服了!服了!”

陈文在一旁早已憋得肩膀不住耸动,此刻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又赶紧捂住嘴,生怕失了读书人的体统。小栓子虽然听不太懂那些弯弯绕绕,但看大家都笑得开心,也跟着咧开嘴傻乐,暂时将羊奶的怪味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阵轻松的笑声飘荡在古老的烽火台下,冲淡了连日来的疲惫与惊惧,仿佛连灼人的阳光都变得温和了几分。

笑过之后,蔡若兮擦掉眼角笑出的泪花,走到徐逸风身边坐下,从怀中取出那本以黑色怪皮包裹的古老册子,眉头不禁又微微蹙起,语气带着些许苦恼:“徐先生,玩笑归玩笑,这册子上的文字实在是艰深晦涩,非篆非隶,更非西夏文。连日来我尝试解读,也只能勉强辨认出一些支离破碎的词汇,似乎多与祭祀、地脉走势、还有…一些极其古怪的、类似星象运行却又截然不同的记载有关,但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串联成句,更遑论理解其深意了。”她轻轻抚摸着册子冰凉的皮面,“看来,唯有回到家中,借助琅嬛阁的藏书,细细查考比对,或许才能有一线希望破解其中奥秘。”

徐逸风从她手中接过册子,指尖感受到那皮质奇特的柔韧与冰凉,目光扫过那些扭曲盘绕、仿佛拥有自己生命的古老符号,眼神变得深邃如潭:“此物牵扯之深,恐怕远超你我想象。它或许直指赫连部那诡异力量的根源,甚至关系到更久远时代的秘密。破解之事,急不得,也躁不得,需得静心凝神,徐徐图之。”他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指尖轻轻点着册子,“说起来,蔡公见识广博,学贯古今,琅嬛阁更是名动江南,藏书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或许其中就藏有与这种文字或符号体系相关的孤本、残卷、或是前辈学者的考据笔记,只是平日无人留意,亦未可知。回到府上,倒是可以好好请教一下蔡公。”

蔡若兮不疑有他,只觉得徐逸风思虑周全,欣然点头赞同:“父亲确实于此道极为热衷,常以收集天下奇书为乐。回去后定要请他一同参详,他若是知道我们得了这等古物,定然欣喜非常。”她完全沉浸在破解谜题的期待中,丝毫没有察觉徐逸风那平静眼眸深处一闪而过的探究光芒。

休整完毕,众人再次启程。官道渐渐变得繁忙了些,偶尔能遇到零星的商旅驼队、策马传递军情的驿卒、或是拖家带口前往屯垦之地的移民。他们这一伙人组合奇特——一个气度不凡却衣衫破损的年轻先生,一个明显是大家闺秀却风尘仆仆的女子,一个虎背熊腰、带着伤、眼神凶悍的护卫,还有一个文弱书生和一个半大孩子,无不引得路人投来好奇与探究的目光。

有一回,迎面遇上一个赶着两头小毛驴、摇头晃脑唱着酸曲儿的货郎。那货郎车上插着些拨浪鼓、泥娃娃之类的小玩意,一看便是走乡串户的。货郎瞧见蔡若兮虽然鬓发微乱、裙裾沾尘,却难掩其清丽容貌和出众气质,忍不住多瞄了几眼,嘴里哼唱的下流小调也更加露骨起来,带着明显的挑逗意味。

赵莽当下眉头倒竖,铜铃般的眼睛一瞪,就要上前教训这个不开眼的家伙。却被身旁的徐逸风轻轻按住了手臂。

徐逸风上前两步,对着那有些愕然的货郎从容一拱手,脸上甚至还带着点似笑非笑的表情:“这位大哥,曲调听着耳熟,可是从《西北花儿·下四川》的调子里化出来的?韵味是有了,只是这第三句末尾的转音,若是再往上挑高半分,气息再绵长些,那股子求而不得的酸涩味道,可就更是十足了。”

那货郎顿时愣住了,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着徐逸风。他走南闯北,见过各种人,却万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像是落难书生般的年轻人,居然是个懂行的!而且一听就点出了他师承的野路子和其中的关窍。他那点轻薄心思瞬间被这专业的点评浇灭,脸上阵红阵白,讪讪地干笑了两声,胡乱拱了拱手:“哎呦!公子…公子好耳力!好耳力!俺这就是胡唱…胡唱…野路子,登不得大雅之堂,让您…您几位见笑了,见笑了……”说罢,像是怕徐逸风再说出什么来,赶紧抽了毛驴屁股几下,低着头急匆匆地赶路溜了,连头都不敢回。

蔡若兮在一旁看得分明,惊讶地微微睁大了美眸,看向徐逸风:“徐先生竟连这西北乡野的民谣小调也如此精通?”

徐逸风神色自若地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算不得精通,早年游历四方时,恰好在秦陇一带盘桓过些时日,听得多了,耳濡目染,便能品出些粗浅的门道。艺术之道,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其情感内核与表达技巧,大抵总有相通之处。”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暗想:当年为了混进西北一个传承古老、戒备森严的秘密堂口查探消息,可是实打实地跟着一位老艺人风餐露宿,学了整整三个月的花儿,嗓子都快吼哑了才勉强过关。

蔡若兮听他说得在理,眼中不禁又添了几分欣赏与好奇,只觉得这位徐先生愈发深不可测,仿佛无所不能,又处处透着神秘。

如此又行进了数日,周遭的环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宜居起来。单调的戈壁滩逐渐被大片的农田取代,虽然作物长得稀稀拉拉,但终究是生命的颜色。村庄的出现也变得频繁,虽然大多仍是土坯房,但也有了鸡鸣狗吠,有了炊烟袅袅。官道旁甚至开始出现专做行商生意的客栈和酒肆,挑出的布幌子上写着“安寓客商”、“清水羊肉”等字样。

众人的心情也如同这环境一般,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活络。终于能从死亡的阴影和极度的疲惫中挣脱出来,开始像“人”一样生活。

这一日晚间,他们投宿在一家看起来颇为干净整齐的客栈“悦来居”。虽然设施依旧简陋,但能睡在干燥松软的床铺上,盖上虽然粗糙却带着阳光味道的被褥,吃到热腾腾、油汪汪的羊肉汤饼和炒得喷香的野蔌,甚至还能奢侈地要上一大桶热水,关起门来简单擦洗一番,洗去满身的尘土、血污和疲惫,这种感觉,简直堪比重生。

晚饭时分,看着小栓子抱着一碗白米饭狼吞虎咽,吃得鼻尖冒汗;看着赵莽毫无形象地捧着一根酱焖的大骨棒啃得满手满嘴都是油光,啧啧有声;看着陈文虽然依旧保持着斯文的吃相,但下筷子的速度和频率却丝毫不慢,专注地消灭着一盘清炒沙葱;蔡若兮和徐逸风隔着一张小小的方桌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由衷庆幸,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悄然滋生的淡淡归属感。

离江南,离姑苏,离家,越来越近了。而关于家族的责任、关于未来的挑战、关于彼此之间那若有似无、却在生死之间悄然酝酿的情愫,也如同窗外渐渐浓重的夜色般,慢慢笼罩上各自的心头。

(第十七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