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的召唤物是一只龟 > 第128章 文明理念的分歧化解与共识凝聚

万维共振中枢稳定运行的第三个月,跨维度地脉守护联盟启动了 “跨维度地脉文化融合” 计划 —— 核心是通过 “技术共享工坊”“地脉文化展”“联合守护行动” 三大板块,促进 20 个维度文明的深度交流,让 “万维共生” 从技术层面的协同,延伸至文化与理念层面的共鸣。然而计划推进过半时,一场意料之外的 “文明理念冲突” 突然爆发,给联盟的协同共生蒙上了阴影。

冲突的导火索是 “地脉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优先级争议”。在 “技术共享工坊” 的首次会议上,雷鸣维度代表雷啸提出:“雷鸣维度的雷暴地脉蕴含巨大能量,我们希望借助联盟的多能适配技术,加大能量开发力度,以支撑维度内的工业升级,这才是地脉守护的最终目的 —— 为文明发展服务。”

他的观点立刻引发争议。木灵维度代表 “木繁”—— 一位周身缠绕着翠绿藤蔓的生命体,立刻反驳:“地脉是宇宙的生命之源,而非文明的‘能源库’!木灵维度坚守‘地脉生态优先’,我们的共生藤技术只为修复受损地脉,绝不用于过度开发,否则终有一天会耗尽地脉本源,所有文明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分歧迅速蔓延:晶光维度、铁星族等 “技术开发型” 文明支持雷鸣维度,认为适度开发能反哺地脉保护;冻土维度、绿藤族等 “生态保护型” 文明则站在木灵维度一侧,主张严格限制开发,以守护地脉永续性;就连联盟元老星灵族内部,也出现了 “能量利用派” 与 “自然共生派” 的轻微分歧。

更严重的是,理念分歧开始影响万维共振场的稳定性 —— 因部分维度在技术共享时故意隐瞒核心数据(如雷鸣维度未共享雷暴地脉的开发阈值,木灵维度暂不公开共生藤的快速繁殖技术),共振场的能量协同效率从 99% 降至 92%,部分通道门甚至出现 “间歇性能量断流”,晶光维度的光脉水晶林再次出现微弱的能量流失迹象。

“理念分歧比技术冲突更危险!” 小萤在紧急召开的万维协同委员会上严肃指出,“技术问题可以通过研发解决,但理念若无法统一,万维共振中枢终将成为空壳,20 个维度的协同共生也会沦为空谈。”

暗紫维度首席工程师暗紫也补充道:“暗紫维度曾因过度开发暗能量地脉,导致半个维度的地脉休眠,花了百年才修复。我们的教训证明,开发与保护并非对立,而是需要找到平衡点 —— 但这个平衡点,需要所有文明共同定义。”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的原始笔记,在 “文明共生” 的终章中,找到一段用精神能量标注的珍贵记载 —— 需通过万脉之心的精神共鸣才能完整读取:“万维文明,理念各异,非强融则同,需以‘地脉共生准则’为基,聚各文明之智,寻开发与保护之衡,让理念之争化为共识之基,方可保万维永续。” 笔记旁附着 “跨维度共识构建三原则”:尊重差异、立足地脉本源、共创共生方案。

结合笔记启示与各维度现状,联盟最终确定 “理念共识构建计划”:“第一步,暂停技术共享工坊,举办‘跨维度地脉论坛’,让所有文明充分表达理念,梳理分歧核心;第二步,组织‘地脉本源考察’,带领各文明代表实地探访混沌地脉核心,感受地脉本源的脆弱与重要,强化‘万脉同源’的认知;第三步,基于考察结论与各文明意见,共同制定《跨维度地脉共生准则》,明确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作为联盟的共同纲领。”

“跨维度地脉论坛” 在跨维度枢纽的圆形会议厅举行,20 个维度的代表依次发言,从文明历史、地脉现状、未来需求三个维度阐述理念:雷啸展示了雷鸣维度因能量不足,导致维度内 “雷暴防护盾” 濒临失效的影像,解释开发的紧迫性;木繁则播放了木灵维度用千年时间,让枯萎地脉重新焕发生机的纪录片,证明保护的长远价值;晶耀提出 “光脉循环利用技术”,尝试在开发中融入保护理念;冻土维度则分享了 “冰脉分层开发法”,既满足能源需求,又不破坏地脉结构。

论坛持续了三天,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逐渐缓和,各文明开始意识到:不同理念的核心,都是 “守护地脉以延续文明”,只是路径不同。正如星灵长老所说:“没有绝对正确的理念,只有是否适合地脉现状的选择 —— 而万维共振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能结合各文明的经验,找到最适合万维地脉的共生路径。”

论坛结束后,20 个维度的代表共同前往混沌地脉核心考察。当众人站在散发着本源能量的混沌核心前,看着万脉之心与核心共鸣产生的 “地脉起源投影”—— 从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地脉能量,到各维度地脉的逐渐形成,再到文明与地脉的共生演化,所有人都被震撼。雷啸看着投影中因过度开发而枯萎的地脉片段,沉默良久后说:“雷鸣维度愿意调整开发计划,将开发强度控制在不破坏地脉本源的范围内。” 木繁也表态:“木灵维度愿意共享共生藤的繁殖技术,但需与开发型文明共同制定‘修复 - 开发’同步方案,确保地脉生态平衡。”

基于考察共识,《跨维度地脉共生准则》的制定工作顺利推进。准则明确了 “地脉本源保护优先”“开发强度不超过地脉再生速度”“技术共享需附带生态评估” 等 10 条核心条款,还设立了 “地脉开发审核委员会”,由 20 个维度各选派 1 名代表组成,所有开发计划需经委员会全票通过方可实施。

当 20 个维度的代表共同在准则上签下文明符号时,万维共振场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 这不是能量的共振,而是 “精神共鸣” 的体现,各文明的理念共识通过万脉之心传递至每个维度,共振场的能量协同效率瞬间恢复至 99%,甚至提升至 100%,形成一道 “理念共鸣光带”,环绕在混沌地脉区外围。

“我们成功了!理念共识让万维共振达到了真正的完美状态!” 阿雪的声音带着激动,监测数据显示,所有维度的地脉能量都处于最佳稳定状态,晶光维度的光脉水晶林恢复了璀璨光芒,雷鸣维度的雷暴地脉也实现了 “开发 - 稳定” 的动态平衡。

随后,联盟将 “跨维度地脉论坛” 定为年度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及时调整共生准则;同时启动 “地脉文化融合馆” 建设,展示各维度的地脉守护历史、文化符号与技术成果,让文明理念在交流中进一步融合。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中写下新的篇章:“成功化解跨维度文明理念分歧,共同制定《跨维度地脉共生准则》,实现从技术协同到理念共识的跨越。从楚玄武前辈的文明共生准则,到 20 个维度的理念碰撞与融合,我们终于明白:万维共生的核心,不仅是技术的兼容,更是理念的共鸣 —— 只有所有文明真正认同‘万脉同源、永续共生’,跨维度地脉守护体系才能真正坚不可摧。”

小萤站在万维共振中枢旁,看着《跨维度地脉共生准则》的全息投影悬浮在中枢上方,与 20 个维度的本源晶核相互辉映。暗紫、木繁、雷啸等代表走到她身边,手中拿着各自维度的地脉文化信物,共同放入 “地脉文化融合馆” 的奠基盒中。

“未来,还会有新的维度加入,新的理念出现。” 小萤轻声说,目光望向宇宙深处,“但只要我们始终以地脉本源为根,以理念共识为魂,就一定能接纳所有差异,共创更广阔的万维共生未来。”

万维共振中枢的光芒与各维度地脉的光芒交织,形成一道覆盖全维度的 “理念共鸣网”,将不同文明的信念、智慧与希望紧密相连。而这条始于技术协同、终于理念共鸣的万维共生之路,也终将在 “万脉同源、永续守护” 的信念指引下,走向所有维度文明共同期盼的永恒和平,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所有维度的永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